摘要:它是苏威文化和风味中的核心元素——在数个世纪的威士忌工业演变中,麦芽品种不断改良,酒桶类型来来去去,只有泥煤还维持着威士忌发源之时的最初形态,可以说是整个苏格兰与爱尔兰威士忌的传承之根。
CY
天天骑车上下班
喝了一口酒,怎么就成了地球罪人了??
不管你喜欢哪种风味,都不得不承认,泥煤是苏格兰威士忌的灵魂。
它是苏威文化和风味中的核心元素——在数个世纪的威士忌工业演变中,麦芽品种不断改良,酒桶类型来来去去,只有泥煤还维持着威士忌发源之时的最初形态,可以说是整个苏格兰与爱尔兰威士忌的传承之根。
以高地群岛上燃烧的泥煤来烘麦,也铸就了苏威中最令人着迷的味道之一。
credited:whiskyadvocate.com
但是现如今,这种传承了数百年的特殊威士忌品类,
可能面临着巨大威胁??
credited:everglowspirits.com
最近,英国一家专门聚焦可持续领域的咨询公司A Healthier Earth.,其首席研发官大胆开麦:
泥煤威士忌,或许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被禁
至于原因……一言蔽之
威士忌行业变成了英国的“活靶子”。
credited:scotch-whisky.org.uk
随着客观原因(环境压力增大),以及人为催化(政坛左右两派的分裂加剧),泥煤/泥炭这一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使用,连年受限。
"
泥煤"卡脖子"
早在2023年,苏格兰政府就进行过关于全面禁售泥炭的公开征询。
不过那个时候,“卡脖子”的力度主要聚焦在另一个“泥炭用量大户”——园艺产业中。
从2021年开始,英国园艺产业开始大幅削减泥炭用量,并计划在明年实现全面无泥炭种植——这也成为英国环保部近年来的重要政绩之一。
"
credited:nottinghamshirewildlife.org
在园艺产业吸引主要火力的那几年,威士忌行业的泥炭用量相较而言还不咋显眼,仅占彼时全国用量的1%
但随着园艺泥炭被全面“清退”,威士忌就成为了下一位显眼包——在整体在整体开采量没有显著增加的同时,其用量比例直接飙升到了40%,成为了全英泥炭用量最高的行业。
credited:masterofmalt.com
于是,喜欢打环保牌的政客、利益组织和游说机构,自然也盯上了这块“行走的KPI”。虽然目前官方尚未计划禁止在威士忌中使用泥炭,但不乏来自政商界的声音在隐隐推助。
credited:whiskyadvocate.com
这里先插入一段科普:为什么泥煤用多了对环境不好?
因为蕴含泥煤的自然环境——泥炭沼泽,是目前地球上为数不多的自然福地。
它特别擅长封存碳,有“地球海绵”的美称,有巨大的潜力来对抗气候变化,尽管泥炭地仅占地球表面的 3%, 却储存了全球 30% 的土壤碳。
credited:liquor.com
以英国为例:
目前英国泥炭沼泽的碳储量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的森林总和。但与此同时,泥炭沼泽的状态其实十分糟糕,由于常年不合理开采,其破坏程度达到了80%以上。
我国的情况相比之下就好很多:
我们的内蒙、青藏高原,均分布着广袤的泥炭沼泽,是水草丰美的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这些自然资源,国家严禁任何形式的开采。像我们工农业生产中用到的泥炭原料,大多是从欧洲进口的原料
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将泥炭这种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放在酿酒上,似乎确实有些奢侈了。
换算下来,酿造一瓶700ml的威士忌
需要用到5克干泥煤
但另一方面,把“破坏环境”的帽子一口气全扣在威士忌和酒友们的头上,也是十分不合理的。
以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家咨询公司为例吧,他们把挖泥煤,烧泥煤,以及土地管理的所有碳排放量算到一起,得出结论——每打开一瓶泥煤威士忌,对大自然的损害相当于坐了几分钟短途航班,进而提出了一个简洁有力的口号——
“燃烧泥煤=气候犯罪”。
超市里出售的泥煤燃料,8镑一麻袋
credited:thehardwarestores.co.uk
这个逻辑就很难让人信服——节能减排不去限制大宗开采、不去优化工业排放、甚至不去卡一卡全球富豪们私人飞机出行的次数,光盯着我杯子里那几十毫升威士忌来“清算罪恶”,未免也太不公平了!
毕竟,就算我每天喝一瓶泥煤威士忌,一年的碳排量都抵不上贝索斯大婚那几天的零头。
credited:whiskyadvocate.com
虽然霍霍地球的罪名不该安到普通酒友的头上,但客观现实就是,“威士忌生产中的泥炭用量会越来越少”
"
2023年,苏格兰威士忌协会(SWA)发布《负责任的泥炭使用承诺》Commitment to Responsible Peat Use (CRPU),旨在从泥炭供应链上进行改革,减少威士忌生产过程中的泥煤用量。
2024年,最古老威士忌酒厂陀仑特Glenturret宣布将停止泥煤威士忌的生产。(虽然他们坚称这是产品线调整,而非环保举措)
2025年上半年,英国政府将两处面积颇广的泥炭地划定为自然保护区,并颁布了开采禁令。
"
虽然感到遗憾,但在环境问题日益明显的今天,这些措施确实有其必要性。
那么,泥煤威士忌的未来会在哪里呢?
波摩的泥煤炉
credited:cigaraficionado.com
首先,物以稀为贵。
完全取缔泥煤威士忌,几乎是不可能的。别说我们这些爱好者不答应,艾雷岛及周边岛屿=上靠着威士忌产业生活的居民们,以及整个英国的GDP也都不会答应。
但是,它的价格一定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随着获取泥煤的途径日益收窄,威士忌酒厂在近几年可谓是挖空心思,试图把有限的泥煤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
提高泥煤的燃烧效率,用最少的泥煤烧出最足的味道
把减少泥煤用量当作KPI来完成。甚至把陈放过泥煤威士忌的酒桶翻出来给其他新酒“沾沾味儿”
有实力的企业 ,则在积极参与泥炭沼泽的修复活动,投入大量资金资源建设自然保护区。
"
而这些额外的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酒厂逐年减产的客观趋势,都最终会投射在泥煤威士忌的价格上。
credited:theconversation.com
有专家预测,在实现泥煤的可持续使用的同时,泥煤——尤其是重泥煤威士忌将成为市场重的“奢侈品”。
于此同时,淡泥煤和无泥煤产品会迅速补位中档市场,和NAS迅速补位年份酒的趋势如出一辙。
此外,人们也一直在寻找泥煤的替代品。
比较执着于原教旨的机构——苏格兰威士忌研究所 (SWRI) 和我们熟悉的“酒界哈佛”赫瑞瓦特大学研究了挺多年,试图捣鼓一种味道和泥煤差不多的“食品级生物碳”,不过目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研究成果。
顺带提一句,我也就这个问题咨询过中国腐殖酸工业协会,得到的回答是,其实咱们中国也在研发可以替代泥炭的生物碳,但我国主攻方向在农林种植。
当然,也有很多酒厂就地取材,采用各种当地传统燃料给麦芽赋予风味
"
肯塔基不少酒厂都尝试过用樱桃木和胡桃木烘麦,Waterford就出过樱桃木熏麦的威士忌;
新西兰酒厂则用上了毛利人祖传的“马努卡”灌木,用嫩芽中丰富的油脂赋予麦芽厚重的滋味;
加拿大也烧泥煤,但有些酒厂会把一种甜味的海带掺在泥煤里一起烧;
丹麦冰岛这些北欧地区,使用的材料更猎奇,像是苔藓,荨麻, 还有羊粪蛋什么的……
"
我们也曾提出过假设,中国特有的熏料诸如松柏、辛夷,茶叶、陈皮甚至蜂窝煤……理论上来说都可以充当烘麦的原料。
不过这些材料既没有广泛的受众市场,也没有标准化的工艺流程,更重要的是,没有经过数百年时间验证积累的,公认的风味评判体系。所以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只能停留在“小众试验”的阶段。
归根结底,无论再新奇的替代品,都没有办法取代泥煤的位置。
所以,那些我们喜爱多年的泥煤威士忌,别把它们当成理所当然,
真得(dei)且喝且珍惜啦!
P.S,
编辑团队前两年做过一版全球泥煤调查,并与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和国际泥炭地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专家探讨了中国泥炭/泥煤的应用领域,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复习一下↓
来源:慧哥可真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