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保障市民的用餐安全,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专项检查“三步曲”监管模式,通过事前规范指导、事中精准监管、事后动态评级,实现对网红餐饮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助力网红餐饮从“流量”到“留量”的可持续发展。
最近,在江苏南京建邺区一批“网红”食堂火了,每到用餐时段总能看到居民有序排队的景象。
为保障市民的用餐安全,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专项检查“三步曲”监管模式,通过事前规范指导、事中精准监管、事后动态评级,实现对网红餐饮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助力网红餐饮从“流量”到“留量”的可持续发展。
规范指导“提前一步”
针对餐饮筹备阶段易出现的布局不合理、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建邺区市场监管局将服务端口前移,在网红餐饮筹备初期即启动专项指导机制。
以阿里中心“未来食堂”为例,该项目筹备初期即因“科技感就餐环境+亲民价格”定位引发多方关注。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对接企业,成立专项指导小组,围绕食品加工区“生进熟出”流程优化、智能设备合规性验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搭建三大核心开展“全要素体检”:硬件上,对操作间的分区布局、通风排烟系统、留样冰箱等设施设备提出多条建议,确保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软件上,指导食堂建立“食材溯源电子台账”“员工健康智能监测”“餐食留样数字化记录”等管理制度。该食堂开业后,顺利承接“千人用餐”高峰,开业首月食品安全零投诉,有效避免了网红餐饮常见的“开业即整改”的困境。
日常监管“走近一步”
“金陵图书馆不仅书好看,饭也好吃。”这是很多读者对位于金陵图书馆食堂的评价,“金图小食堂”也被广大读者朋友戏称为“民间米其林”食堂,成为河西新城的“网红”食堂之一。
为推动“网红”食堂可持续发展,更好更安全地为读者服务,建邺区市场监管局日常监管“走近一步”,用有温度的执法监管不断提升“金图小食堂”的食品安全水平。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实地现场规范金图食堂食材采购、贮存、加工等关键环节,并指导食堂重点做好虫害“三防”、餐饮具清洗保洁等操作,同时保持与食堂管理人员的“线上”沟通,随时答疑解惑,及时普及食品安全方面的新资讯、新法规。市场监管总局第60号令《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正式颁布后,为进一步提升食堂管理水平,建邺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指导金图食堂参照《规定》要求,落实了“三类人”“三件事”“三本账”,通过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营造更加安全、健康、美味的就餐环境,温暖着每一位前来用餐的读者。
走上正轨“后退一步”
对于信誉良好、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的餐饮服务单位,市场监管部门坚持“后退一步”,即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这也是建邺区市场监管局对区域内企业、单位的郑重承诺。自今年5月份运营以来,阿里中心食堂逐渐走上正轨,在了解到食堂管理方在食品安全方面已游刃有余,且社会反响较好的情形下,建邺区市场监管局将阿里中心食堂列入日常监管的“白名单”,在监管中“后退一步”。
下一步,建邺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优化监管“三步曲”制定个性化监管方案,让“网红”餐饮在严格监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陈世友)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