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冠脉支架术后,吲哚布芬可替代阿司匹林!OPTION研究事后分析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22:37 2

摘要:2022年,上海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在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公布的OPTION研究提示,在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心肌肌钙蛋白阴性的中国患者中,当与氯吡格雷联用时,与阿司匹林相比,吲哚布芬可显著降低1年净临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主要是显著降低了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2022年,上海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在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公布的OPTION研究提示,在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心肌肌钙蛋白阴性的中国患者中,当与氯吡格雷联用时,与阿司匹林相比,吲哚布芬可显著降低1年净临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主要是显著降低了出血事件发生风险,而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并未增加。

近日,该研究团队发表的OPTION研究事后分析进一步证实,在接受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的糖尿病患者中,以吲哚布芬为基础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作为以阿司匹林为基础的双抗策略的合理替代方案,特别是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

OPTION研究是一项在中国多中心开展的随机、开放标签、非劣效性研究,纳入4551例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心肌肌钙蛋白阴性的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入吲哚布芬组(吲哚布芬100 mg bid+氯吡格雷75 mg/d)或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共治疗12个月。

结果显示,在1570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主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明确或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或出血学术研究联盟(BARC)2、3或5型出血的1年复合终点]的发生率为5.92%(吲哚布芬组 vs. 阿司匹林组:HR=0.72,95%CI:0.47~1.08);而在2981例无糖尿病的患者中,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4.96%(吲哚布芬组 vs. 阿司匹林组:HR=0.73,95%CI:0.53~1.01),糖尿病状态和治疗效果之间无显著相互作用。

在糖尿病患者(HR=1.31,95%CI:0.60-2.84)和非糖尿病患者(HR=0.95,95%CI:0.51~1.76)中,吲哚布芬组和阿司匹林组在次要疗效终点(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明确或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风险方面也均无明显差异(P=0.526)。

类似地,在糖尿病患者(HR=0.56,95%CI:0.34~0.92)和非糖尿病患者(HR=0.66,95%CI:0.45~0.98)中,吲哚布芬组的次要安全性终点(包括BARC 2、3或5型出血)发生风险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

作者指出,目前关于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最佳抗血小板方案的随机数据有限。与阿司匹林持续约1周的不可逆血小板抑制作用不同的是,吲哚布芬的抗血小板作用比较短暂,在24小时内几乎消失。因此,在降低糖尿病患者出血风险方面,吲哚布芬可能比阿司匹林更合适、更有效。

既往研究发现,在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或血糖水平较高者发生缺血和出血事件的风险较高。但该研究提示,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和随机血糖水平的患者中,复合终点和个体终点的发生风险在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来源:Indobufen Versus Aspirin Plus Clopidogrel in Patients After Coronary Stent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 Post Hoc Analysis of the OPTION Trial. J Diabetes, 2025, 17(9): e70152.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