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艳峰回忆道,有一天放学后,一年级只剩少数小女孩在校门口等家长,孩子还仰头问他:“校长,现在到爸爸来学校还要等多久呀?”
“校长,3000秒大概是多少呀?”
“我今天和校长加上好友了!”
近日
在宝安区湖东小学校门口广场上
一位校长托着下巴
笑眯眯地和孩子们聊天互动
陪小学生“坐等”家长的画面
温暖了众多网友
画面中
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的
是湖东小学校长郑艳峰
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守候在校门口
陪伴那些还未被接走的学生
与他们轻声交流、共同阅读
郑艳峰回忆道,有一天放学后,一年级只剩少数小女孩在校门口等家长,孩子还仰头问他:“校长,现在到爸爸来学校还要等多久呀?”
考虑到一年级孩子对“分钟”的概念还不清晰,郑艳峰便想了个办法:“我们一起数数等爸爸好不好?数到2800左右,爸爸差不多就来了。”孩子立马跟着他数了起来,郑艳峰还笑着称赞:“她的数感特别好。”
视频的拍摄者
五年级学生的家长何先生回忆道
“当时来接孩子,
看到校长和孩子们聊得特别认真,
我就盯着看了很久。”
还有家长表示
“校长很接地气,孩子都喜欢他”
“很多孩子还和校长加上好友了”
听到这些讨论
郑艳峰说自己在孩子面前
既是爱聊天的“话痨”
也是带着“放大镜”
关注细节的“观察员”
谈及与孩子的相处
郑艳峰有着自己的坚持:
“我特别喜欢和孩子交流,
教育就是对话。”
他始终以笑眯眯的神态和孩子沟通
方式也格外松弛
对话从来没有既定框架
“想到什么就聊什么,
只有不设限,
孩子才能真正放松下来。”
为方便学生放学后等待家长来接
每到放学时间
该校便会在校门前广场
摆上一些小塑料凳
流动小书吧也立即上岗
且每隔三五天便更新一次书目
郑艳峰谈及学校以广场为载体,开发了“广场第一课”,学校老师坚持值守,风雨无阻。“我们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规范学生上下学时的文明礼仪,维护安全秩序,同时了解并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
4年多来
郑艳峰在广场上坚持日常值班
很多家长把他当成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孩子叛逆了不知道怎么沟通
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
请求帮助调解等都及时告诉他
郑艳峰说
“我也乐当桥梁,
矛盾都得以及时化解。”
这些细微之举看似平常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