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秋高气爽”,济南昼夜温差逐渐加大 本周气温最低17℃最高33℃,周四有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9 02:30 1

摘要: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从近期济南天气来看,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天空有了“秋高气爽”的感觉,但是午间气

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从近期济南天气来看,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天空有了“秋高气爽”的感觉,但是午间气温依然较高,徘徊在30℃左右。济南市气象台9月7日16时预报称,8日白天多云间阴,长清、平阴、南山、莱芜、钢城有分散性小雨,降水概率40%,南风2~3级,最低气温市区22℃左右,其他区县21~22℃,最高气温28℃左右。高温中暑气象等级2级,一般不会中暑。

8日夜间到9日(周二)多云转晴,南风2~3级,最低气温市区20℃左右,其他区县17~20℃,最高气温32℃左右。10日(周三)晴转多云,南风2~3级,最低气温市区22℃左右,其他区县18~22℃,最高气温33℃左右。11日(周四)阴转中雨,南风转北风2~3级,最低气温17~20℃,最高气温29℃左右。12日(周五)阴有小雨,北风2~3级,最低气温20~22℃,最高气温28℃左右。13日(周六)晴,北风转南风2~3级,最低气温17~20℃,最高气温31℃左右。14日(周日)晴间多云,南风2~3级,最低气温18~21℃,最高气温31℃左右。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赵璐)

相关链接>>局地降温超10℃,白露时节如何“秋冻”?

一场秋雨一场寒,近期受冷空气影响,多地秋凉显现。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华北、东北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了10℃。7日至8日,新一轮降雨将无缝衔接,南方高温天气逐步收敛,北方早晚时段凉意加重,多地最低气温将创今年立秋以来新低。

9月7日迎来白露节气,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说法,意味着自此开始自然界寒气将逐步增长,冷空气“转守为攻”。天气转凉,不少人开始念叨“春捂秋冻”,不急着添衣。不过,要怎么“冻”才科学?

为啥要“秋冻”?“秋冻”是指在秋天气候变凉后不要过早、过多地增添衣服,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通过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人体锻炼耐受寒冷的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做好准备。这样的防寒锻炼能提高人体的抗御机能,对一些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起到预防作用。

但“秋冻”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初秋、仲秋气温不那么冷的时候(如日照温度在15℃至20℃)可以适当“秋冻”,帮助人体提高对寒冷空气的适应能力。不过,入秋后,早晚气温较低,需及时添加外套或长袖,避免身体受寒。当早晚气温降至10℃以下时,应停止“秋冻”。

“秋冻”≠“挨冻”。“秋冻”并不意味着盲目裸露身体“挨冻”,以下这些部位不适合“秋冻”,需要做好保暖。

头颈:头部受冻,寒气会入侵体内,引发其他基础性病症。在气温低、风大时,一定要做好头部保暖,儿童、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者外出可佩戴帽子防风防寒。而脖子一旦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头颈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双脚:中医里有“寒从脚生”的说法,脚冷则全身冷,身体抵抗力下降,疾病就有可能乘虚而入,所以要注意脚部保暖。白露节气后应避免穿凉鞋,外出时要穿上袜子,注意不要裸露脚踝,做好保暖。

腹背:人体的背部、腹部、脐周是寒气容易入侵的部位,即使在初秋,也应适当保暖。随着气温下降,一些脾胃阳虚、脾肾阳虚、阳气不足的人在受凉后容易出现腹痛、腹胀、不消化或大便不成形等问题,需要格外注意腹部保暖。(据国家应急广播)

来源:灰尘雷暴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