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通IPO:三年半亏损9200万,投资人转任CFO领天价薪酬,合规漏洞频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19:20 1

摘要:小鹅通的发展史堪称一部资本博弈史。2015年2月公司初建时,注册资本仅100万元,由鲍某健和唐某各持50%。一个月后,唐某将全部股权转让给鲍某健,为后来的资本运作埋下伏笔。

2025年8月22日,私域运营SaaS解决方案供应商小鹅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主板上市。

这家带着“腾讯系”光环的公司凭借44.92%的控股股东投票权和腾讯16.82%的持股比例,以及三年复合增长率32%的业绩,成功吸引了市场目光。

然而光鲜数字的背后,却是三年半累计近9200万元的亏损、高企的流动负债以及层出不穷的合规问题。

创始人为腾讯系“大神”,投资人“变身”管理者

小鹅通的发展史堪称一部资本博弈史。2015年2月公司初建时,注册资本仅100万元,由鲍某健和唐某各持50%。一个月后,唐某将全部股权转让给鲍某健,为后来的资本运作埋下伏笔。

2016年1月,小鹅通获得2025万元天使轮投资,投资方北京洛可可投资获得60%股权,鲍某健持股降至40%。此时,周某坤作为北京洛可可投资的法人代表,开始了与小鹅通的资本渊源。

随后的九年时间里,小鹅通完成了六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12亿元人民币。引人注目的是,周某坤在2016年5月以投资人身份加入小鹅通团队,最终在2021年12月出任公司CFO,完成了从投资人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IPO前,创始人鲍某健通过Bagbao Holding和Xiaoe Tech合计控制公司44.92%的投票权。腾讯作为最大的外部股东持股16.82%,其他股东还包括高成投资合计持股约13.21%、喜马拉雅持股7.01%、IDG资本持股3.85%、好未来持股5.16%。

小鹅通的创始团队带着浓厚的腾讯系色彩。创始人鲍某健现年45岁,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铸造专业,后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

2006年7月至2015年3月期间,鲍某健在腾讯担任数据中心总监,负责数据中心业务及日常管理,并跻身腾讯内部极为稀缺的T4专家工程师行列。

鲍某健的创业之路起步维艰。第一次创业项目“工作帮”仅7个月就烧光了他在腾讯9年攒下的500万元。随后团队转型做外包开发,曾开发过二手车平台、酒店保洁平台、健身房管理软件等7个APP项目。

2016年,鲍某健结识财经作家吴某波,为其开发知识付费系统,这才催生了小鹅通的雏形。2016年10月,吴某波持股的杭州大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向小鹅通注资600万元。

高管团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年仅26岁就被任命为首席运营官的樊某星。她于2016年11月加入小鹅通,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后获得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数字媒体硕士学位。加入小鹅通前仅有一年工作经验,却入职就直接上任首席运营官。

值得一提的是,小鹅通在高管薪酬方面呈现巨大反差。2022年至2024年,CFO周某坤从公司获得的总薪酬分别高达1191.7万元、1926.2万元和2021.6万元,其中绝大部分是以股份为基础的奖励。

相比之下,创始人兼CEO鲍某健同期薪酬仅为188.4万元、183.2万元和167.5万元,不及CFO的十分之一。这种薪酬结构在创业公司中极为罕见。

周某坤并非唯一获得高额股权激励的高管。小鹅通的股权激励计划共授予106名员工,合计605.015万股股份。其中首席运营官樊某星获得了约72.3万股股权激励,超过了许多创始团队成员。

这些股权激励开支直接推高了公司亏损。2022年至2024年,小鹅通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分别为1840.8万元、2513.5万元和3807.8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3109.1万元。

腾讯兼任重要股东、最大供应商和客户,公司身陷投诉及合规困境

小鹅通与腾讯的关系远非简单的财务投资所能概括。腾讯不仅是小鹅通的重要股东,更是其最大供应商和客户,构成了复杂的业务依赖关系。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小鹅通向腾讯采购云端资源的比例始终维持在40%左右。这些采购主要用于云服务器成本,而该成本占小鹅通销售成本的比例已从2022年的74.4%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2.0%。

同时,腾讯也是小鹅通的客户之一。2022年至2024年,腾讯每年向小鹅通采购约16万元的技术服务,2025年上半年采购额为8万元。这种双向交易模式让人质疑小鹅通业务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

业务上,小鹅通高度依赖微信生态体系,其SaaS解决方案需要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等基础设施实现交付。这种深度绑定既构成了小鹅通的竞争壁垒,也成为了其发展的潜在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小鹅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合规问题却频频发生。2023年11月,因未尽平台资质审核义务,放任平台内商户存在网络交易违法行为,小鹅通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5万元罚款。

2024年9月,媒体调查发现小鹅通平台上有商家售卖打着“神医”旗号的中医培训课程,声称“一针治癌”“念数字包治百病”,并诱导学员高价购买课程。这些课程被消费者投诉存在虚假夸大宣传、涉嫌无资质行医问题。

更严重的是,2024年广东证监局查处了一起通过小鹅通平台实施的非法证券荐股案。一吴姓男子借助小鹅通售卖股票分析课程、荐股收取费用,因属非法经营证券业务被罚款200万元,并被没收违法所得约255万元。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小鹅通的投诉累积达3237条,主要涉及服务质量、退费问题以及产品功能不完善等方面。在“电诉宝”的数字零售电商服务商领域用户有效投诉中,小鹅通排名第四位,评级为“不予评级”。

持续亏损与现金流波动,偿债能力不足

小鹅通成立于2015年,定位为私域运营领域的产品驱动型SaaS解决方案供应商。其核心产品是基于云端的一站式私域运营平台,包含电商、数字化营销和CRM三大模块。

简单来说,小鹅通帮助企业在微信生态、APP、小程序等私域场景中完成电商系统搭建、客户管理和数字化营销。这种业务模式最早源于知识付费工具,后逐步扩展至私域电商、直播、在线教育等多种场景。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交互型私域运营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53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1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1.6%。

然而该市场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2024年的渗透率仅为3.5%,这意味着小鹅通面临着需要教育市场的巨大挑战。

小鹅通的财务数据呈现出一种矛盾的局面:高增长与持续亏损并存。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2.99亿元增至5.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2.0%。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3.06亿元,同比增长26.4%。

毛利率方面,小鹅通从2022年的54.3%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5.5%,显示出较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然而公司却持续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分别约为3400万元、3705万元、1508万元和582.4万元。三年半累计亏损9195.4万元。

小鹅通的客户结构呈现出向关键客户集中的趋势。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838名关键客户。

这些关键客户的价值不断提升: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小鹅通每名关键客户的平均收入分别为7.77万元、10.26万元、11.16万元和12.82万元。

关键客户的收入占比也从2022年的7.1%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8.1%,显示出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度在不断加深。

这种客户结构变化虽然有助于提升营收稳定性,但也带来了潜在风险——一旦失去少数关键客户,可能会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小鹅通的财务状况中存在令人担忧的信号:短期偿债能力明显不足。

报告期内,小鹅通的流动资产净额均为负值,2025年6月末净流动负债高达18.38亿元。流动比率仅为0.24,远低于健康水平。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按年预收的SaaS订阅费造成的合同负债以及可换股可赎回优先股的影响。

现金流方面,小鹅通的表现波动剧烈。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76亿元、3018.3万元、1.08亿元和715.9万元。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同比下降47%,几乎腰斩,这种波动性为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带来了疑问。

声明:文中观点数据仅作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来源:新时代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