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群高大俊朗的演员中,有一个身高只有1米28的男人却毫不逊色。
在北京某片场,灯光闪烁人声鼎沸。
一群高大俊朗的演员中,有一个身高只有1米28的男人却毫不逊色。
他站在那里气场全开,一句台词脱口而出,声音铿锵眼神有戏,瞬间抓住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就是陈三木——被称为“中国第一矮星”,却也是国家一级演员;
曾在《天仙配》中饰演土地公令人捧腹,也在《水浒传》里演活了武大郎,但鲜有人知,这个在荧幕上诙谐有趣的小个子,背后藏着十年北漂的苦、四段婚姻的坎坷、以及无数熬过的夜。
他凭什么从煤矿工人走到聚光灯下?接下来咱们就好好聊一聊。
01 1米28的身高
1960年在煤矿职工家属区,一个看似普通的男孩降生,父母是煤矿工人,日子紧巴但温馨。
儿时的陈三木和其他孩子并无二致,甚至更活泼聪明。
可8岁那年,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脑垂体发育不良,意味着他的身高将永远停留在1米28。
在北方重工业城市,个子矮是被无数次议论的开始。
操场上打篮球他在一旁看,同龄人嬉闹他被当成笑料。但母亲从不允许别人嘲笑儿子。
每次有人口无遮拦,她都会冲上去护着他,“我儿子不比谁差,将来肯定有出息!”
陈三木记住了这句话,他没有选择躲起来,只是把热情投向文艺。
唱歌、跳舞、武术,只要是舞台上的他都喜欢。
在学校演出中,他常常站在凳子上高唱,台下总是掌声雷动。
尽管身体有缺陷,依旧用表演赢得尊重。
02 31岁北漂追梦
初中毕业后他进了煤矿,随后成了一名话务员,工作安稳收入也不错。
但他心里知道,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
1988年,枣庄成立话剧培训班,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因天赋突出被破格录取。
结业后,他获得了第一个镜头机会——在《九九密令》里客串角色,只有5秒钟。
但那一刻,他彻底爱上了“当演员”这件事,于是31岁的他做出决定:
辞职卖掉家当、带着500元只身前往北京,可现实比梦想更冷酷。
没有背景没有学历,身高又是天然“减分项”,他常在北影厂门口站一天,也没有人给他机会。
白天做酒店门卫,晚上睡桥洞、啃发霉馒头,有时连热水都喝不上。
最难的时候他靠着报纸御寒,连续几天没吃上一顿饱饭,但他从不抱怨。
别人劝他放弃他笑着说:“我个子虽然矮,但演的是别人演不了的角色。”
哪怕父亲病重,他回家守孝一年后,还是毅然回到北京,重新站在剧组门外。
十年如一日,他终于熬出头。
2006年,他参演《七品钦差刘罗锅》,与陈小春王宝强同台,一举吸引观众注意。
2007年,他在热播剧《天仙配》中,一人分饰三角:
憨态可掬土地公、滑稽张老爷、神神叨叨槐树精,表演可圈可点。
自此,他成为导演们的“御用小角色”,接连出演《水浒传》、《愚公移山》、《搜神记》等剧。
2010年他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舞台上他终于站稳了脚跟。
03 四段婚姻终觅良人
演艺事业逐渐稳定,但感情之路却颇为坎坷。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老家煤矿认识的姑娘,身高1米6温婉大方。
两人曾是真心相爱,奈何北漂艰难,长期聚少离多,感情最终耗尽。
第二任是北京认识的模特,个高貌美,却因性格差异而草草收场。
第三任也是一位漂亮女孩,虽有甜蜜期,但终因柴米油盐和平淡分手。
三段婚姻都以遗憾告终,有人笑他:“你就这条件,还挑?”但陈三木没自卑更没将就。
直到他遇到现在的妻子,一位身高1米58的女演员。
两人在剧组相识,同样是底层打拼,相互理解彼此扶持。
他追得很用心也很真诚,最终感动了女方,也感动了她的父母,婚后他们生活稳定,妻子不仅是他的伴侣,也是他的工作伙伴,帮他打理演出、照顾生活,陪他走过人生最难也最暖的时光。
陈三木曾在节目上动情地说:“她不是看我有钱,也不是图我长得帅,是我这个人让她觉得安心。”
04 小个子大舞台
从煤矿到片场,从话务员到国家一级演员,陈三木走了一条常人难以坚持的路。
他的角色大多是配角,甚至是工具人。
但他演得极其认真,哪怕只有几秒钟也绝不敷衍。
在导演眼中,他是“最专业的小个子演员”,在同行眼里,他是“台上用命演台下却谦虚”的前辈。
有人说他矮,却忘了他比谁都挺拔;
有人觉得他“长得不行”,却忽略了他凭实力演进无数家庭的电视机。
他从不抱怨起点低,只是拼命往前跑,他说过一句话:
“老天发牌不讲公平,但你得学会怎么打”,这句话用整个人生践行着。
05 矮小却有大气场
如今65岁的陈三木,依然出现在荧幕上。
他没有被年龄击退,也没有被身体限制,比起退隐他更愿意活在角色里。
他用一个个鲜明的小角色,走进观众心中;
也用一段段真实的经历,激励了许多同样身处困境的人:
不完美的身体,不是束缚梦想的理由,微不足道的开始,也能走出不凡的结局。
他是土地公、是武大郎、是无数“被忽略的配角”;
但他更是那个活得最体面、最真实、最有骨气的男人。
“谁说小个子不能当演员?”这句他曾被嘲笑的话,如今成了他人生最响亮的回应!
来源: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