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在身 农民就业有术致富有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03:34 3

摘要:“当时,看到身边不少朋友进了家政服务行业,在‘江源巧姑’劳务品牌下的家政企业学了技能,我也报了名,跟着参加了护理技能培训。”汪永雄一边帮老人按摩腿部,一边回忆转行时的经历。

护工帮老人按摩。

西海新闻记者 吴予琴 文/图

8月26日上午,汪永雄轻手轻脚走进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病房,将暖水瓶稳稳地放在地上后,从护理包里取出一块干净毛巾。

“奶奶,咱们先擦把脸,舒服些。”她弯下腰,声音格外柔和。轻轻擦拭老人的脸颊、脖颈,她又熟练地帮老人调整靠枕角度。

今年55岁的汪永雄,当护工已经3年了。每天的工作,她都从这样细致入微的照料开始。

3年前,家住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景阳镇的汪永雄还在老家打零工,每月收入不稳定。

“当时,看到身边不少朋友进了家政服务行业,在‘江源巧姑’劳务品牌下的家政企业学了技能,我也报了名,跟着参加了护理技能培训。”汪永雄一边帮老人按摩腿部,一边回忆转行时的经历。

接受培训时,她系统学习了基础护理、急救等知识,帮老人翻身、喂饭的细节和动作,对着模型反复练习了很多次。

正是这次转行,让汪永雄从“打零工的农村妇女”变身成“专业养老护工”,收入有了明显提升。如今,她的月薪稳定在6000元左右,比以前打零工时多挣了一倍多。

在西宁,像“江源巧姑”这样助力农村居民就业增收的特色劳务品牌,还有“夏都月嫂”。

8月26日9时许,西宁市城西区一户居民家中,青海乐众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金牌月嫂藏存红,正忙着给小宝宝做日常抚触,动作娴熟且专业。

藏存红的职业之路,也经历过“体力活”到“技术活”的转变。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夏都月嫂”劳务品牌,便果断决定转行。

来到乐众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后,从基础的母婴护理知识,到产后康复指导,再到月子餐制作,藏存红一点点学、一遍遍练,技能水平不断提升,还成功考取了金牌月嫂证书。

“上个月照顾一位宝妈坐月子,一家人特意给我送了面锦旗,说我照顾宝宝和大人都特别细心。”说起这些,藏存红的脸上满是自豪。

藏存红还主动把自己的护理经验分享给同村的姐妹,带动她们加入月嫂行业,一起靠技能挣钱。

在“江源巧姑”“夏都月嫂”等劳务品牌的带动下,靠着一技之长过上安稳生活的人还有很多。近年来,全省家政服务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万余个,促成3.2万余名妇女在家政服务、养老护工、母婴护理等领域实现新增就业。其中,“夏都月嫂”“大通护工”等品牌直接带动1.6万余名妇女就业,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

来自国家统计局西宁调查队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宁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853元,同比增加526元,同比增长6.3%。这一增速不仅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还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出2.0个百分点。按收入来源看,上半年西宁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193元,比上年增加348元,增长6.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70.0%。

随着“东西部劳务协作招聘会”“e就业直播带岗”等就业服务持续深化,“夏都月嫂”“江源巧姑”等特色劳务品牌逐步出圈,越来越多的西宁农村居民靠着一技之长,走上增收的快车道,为西宁市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注入了强劲动能。

《西海都市报》(2025年09月09日 第A4版:财经观察)

来源:青海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