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展至9月25日!张永千15组紫砂雕塑诠释苏州河地标里的市民情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9 08:42 2

摘要:苏州河之于上海,就像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塞纳河之于巴黎,多瑙河之于维也纳……作为上海的母亲河,数百年来静静地流淌在上海人的血脉里,见证了上海的时代巨变。

苏州河之于上海,就像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塞纳河之于巴黎,多瑙河之于维也纳……作为上海的母亲河,数百年来静静地流淌在上海人的血脉里,见证了上海的时代巨变。

图片说明:展览海报

作为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的活动之一,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上海旅游时报社共同主办、上海卡咔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上海禹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特别支持的“紫气秀出苏河缘——张永千紫砂人物雕塑系列作品展”日前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二楼“盲盒空间”正式免费对公众开放。

图片说明:展览现场,张永千(左二)向嘉宾介绍展品

张永千,出生于浙江浦江,陶瓷艺术家,先后师从张祝三、唐世储、毛关福、高公博等名师,享受国务院津贴,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领衔人,中国轻工联首届非遗大国工匠,上海工匠,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技师,张永千紫砂人物技艺入选上海市传统技艺名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委员会陶瓷专委会委员,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非遗项目及传承人,闵行区金字塔杰出人才。

图片说明:《爱聆书声朗》

图片说明:《纺织时尚潮》

本次展览展出的15组紫砂雕塑作品涵盖了苏州河两岸的14处特色景点,由张永千花费整整两年时间设计、创作而成,作品彰显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洋溢着充满活力的新时代气息。

图片说明:《天安烟火气》

图片说明:《展翅蝴蝶湾》

整体创作形式以景点背景为浮雕和人物圆雕结合,在流动中寻求平衡与韵律。艺术家塑造的人物造型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呈现出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的特点,生动地刻画了上海国际大都市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图片说明:《八女同疏河》

值得一提的是,主题群像作品“八女同疏河”,代表上海黄浦、虹口、静安、普陀、长宁、嘉定、闵行、青浦八个区的“八女”在苏河畔梳妆。她们拿着“梳子”,有的“自梳”,有的和她“梳”,互相协调、配合,共同“梳理”苏州河;而强烈的浪花更衬托出她们的从容、自信。S型流畅的线型构图,暗喻了上海八区共同“梳理苏河”过程中碰到的艰难曲折,又体现了共谋共治苏州河、共筑城市新蓝图的决心与力量。张永千表示:“创作的过程是艰辛的,每一次创新都要触动自己的灵魂。我也希望来参观的市民朋友能给予更多的建议。”

图片说明:《欢乐九子园》

图片说明:《梦清龙舟赛》

图片说明《春满白渡桥》

紫砂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质朴拙,却可塑万千,色泽温润,亦能绚烂多姿,尤其善于以雕塑语言传递东方美学的意境与匠心。张永千从苏州河的历史变迁、沿岸风貌与市民生活中汲取灵感,通过紫砂雕塑这一艺术形式,刻画出一幅幅生动恢宏的“苏河长卷”。

图片说明:《河畔民歌手》

图片说明:《涂鸦创意新》

图片说明:《滑板腾空飞》

展览现场,牙刻大家、常州象牙浅刻“延陵派”创始人杨雪芳感慨:“这些作品技艺娴熟、栩栩如生,既有传统底蕴又不乏现代感。”

著名作家沙拉表示:“艺术就是要传承、传播、传扬,紫砂艺术从实用主义出发到艺术形态表现,张永千的作品也是一种时代的创新。”

图片说明:《古园夕阳红》

图片说明:《百年华政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条河流滋养一座城。作为“一江一河”的上海文旅地标,如今的苏州河已经实现了42公里岸线的贯通,成为绽放上海美好生活的城市秀带、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中国窗口、心享都市滨水旅游的全球坐标。本次展览的举办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献礼,更是一次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深情告白。那些与苏州河有关的往事记忆,将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在观众的脑海中慢慢浮现。

图片说明:《父子著名篇》

图片说明:《邮卡传五洲》

展览将持续至9月25日,无需预约,欢迎广大市民前来观展。

来源:名家有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