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影视艺术的浩瀚长河中,八一厂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初闪耀出格外耀眼的光芒。那段时期,堪称八一厂的盛世,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电影如同一颗颗珍珠般被打造出来,同时也孕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旅明星,他们的故事与情谊,成为了影视史上
在影视艺术的浩瀚长河中,八一厂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初闪耀出格外耀眼的光芒。那段时期,堪称八一厂的盛世,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电影如同一颗颗珍珠般被打造出来,同时也孕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旅明星,他们的故事与情谊,成为了影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八一厂演员汇聚的开端
那时,八一厂演员剧团刚刚成立,按照要求,各大军区需提供 5 名演员,就这样,来自广州军区的刘江、南京军区的于纯绵、沈阳军区的田华、王心刚、王润身、李炎、王孝忠等,纷纷汇聚到了八一厂,一支实力强劲、群星璀璨的演出队伍就此组成。这些军旅出身的演员们,作风硬朗,组织纪律性极强,用王心刚的话说,他们就是 “一个整体”,配置齐整,彼此相互衬托、相互成就,在日常的相处与合作中,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张勇手的演艺起步与名字由来
张勇手踏入八一厂的演艺之路,有着别样的经历。那是在 1957 年年初的时候,他被八一厂借调到《黑山阻击战》剧组拍摄电影,当时他还叫张永寿,在片中扮演勇猛顽强的连长王海龙。年仅 23 岁的他,初次登上大荧幕,虽青涩却充满了冲劲。他仔细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反复练习,力求展现出连长的英勇无畏。
拍完《黑山阻击战》后,张永寿又被严寄洲借调到《英雄虎胆》剧组,出演侦察参谋耿浩一角。在摄制组乘坐火车前往外景地的途中,张永寿的表现给严寄洲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主动和大家一起做好事,穿梭在车厢过道里,拿着扫帚认真清扫着地面,帮列车员整理着杂乱的物品,还热情地为乘客提供各种服务,那真诚热情的模样,让整个车厢都充满了温暖的氛围。严寄洲看在眼里,觉得他不仅表演称职、入戏快,为人更是让人欣赏,便向组织推荐,将张永寿正式调入八一厂。不过,严寄洲认为 “张永寿” 这个名字不太合适,经过斟酌,建议改成了 “张勇手”,从此,张勇手这个名字便在八一厂乃至整个影视界逐渐被大家熟知。
与诸多同仁的深厚情谊
在八一厂,张勇手与刘沛然、严寄洲、王心刚、曲云、王润身、李炎、张良、邢吉田、黄焕光等众多导演和演员都建立起了真挚而深厚的友情,每每提及他们,张勇手心中都满是感恩。
张勇手与曲云合作颇多,两人共合演了《英雄虎胆》《县委书记》《奇袭》《林海雪原》《哥俩好》《柏油路上的战争》等 6 部电影,是极为默契的老搭档。其中,电影《奇袭》里那对 “母子档” 让人印象深刻。在这部影片中,张勇手扮演志愿军某侦察分队连长方勇,曲云则扮演朝鲜大娘阿妈妮。剧中有一场阿妈妮舍子救下方勇的戏份,拍摄现场的氛围格外凝重。曲云全身心地投入表演,她的眼神中满是慈爱与坚定,那饱含情感的动作,仿佛她就是那位舍己为人的朝鲜大娘本人。周围的工作人员看着这一幕,无不眼含热泪,被深深打动。曲云一生塑造了诸多母亲形象,演技精湛,而且生活中的她为人很好,生活十分简朴。遗憾的是,曲云已于 2020 年 3 月 23 日因病去世,享年 92 岁。
在《奇袭》影片中,和张勇手扮演的方勇共同组成 “侦察小分队” 的,还有邢吉田扮演的 “一班长” 以及黄焕光扮演的 “机灵小队员” 唐虎。邢吉田是一位非常认真的演员,他与张勇手有着多次合作。在《黑山阻击战》里,邢吉田演师长,张勇手演连长,角色地位有别,但邢吉田都用心演绎,将师长的威严与睿智展现得淋漓尽致。到了《奇袭》中,张勇手演排长,邢吉田演班长,他同样一丝不苟,把班长的沉稳与干练诠释得恰到好处。70 年代中期,邢吉田去了位于广州的珠影厂,尽管两人合作机会变少了,可每次见面,依然有说不完的话,那份战友情丝毫未减。
黄焕光原本是舞蹈演员,形体优美,容貌清俊,少年感很强,常以在电影中扮演性格活泼开朗的小战士为主。张勇手和他合作过《海鹰》《赤峰号》《奇袭》《分水岭》《打击侵略者》等多部作品,配合默契。比如在《海鹰》中,张勇手演李雄,黄焕光演马如虎,两人将角色的性格色彩展现得十分鲜明,仿佛他们就是从那个战斗场景中走出来的真实人物。在生活中,张勇手和黄焕光也是很好的朋友,时常相互走动,分享生活中的点滴。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邢吉田和黄焕光这两位老战友,分别于 1996 年和 2000 年离世,着实走得太早了。
说到《打击侵略者》这部电影,张勇手对在其中扮演李军长的李炎赞誉有加。李炎在生活中脾气好、修养好,演技更是出色,堪称 “三好演员”。他们两家还是隔壁邻居,平日里走动频繁,关系颇为亲近。可惜的是,李炎早在 1997 年就离开了人世,这让张勇手倍感失落。
《林海雪原》中的难忘经历
1960 年春节之前,张勇手接到了在电影《林海雪原》中出演参谋长少剑波的表演任务。这部影片由刘沛然根据曲波同名小说中 “智取威虎山” 一节进行改编并执导。刘沛然原本是 47 军文工团长,进入八一厂后自学成才,执导了大量优秀影片,像《黑山阻击战》《金铃传》《林海雪原》等,他对《林海雪原》的节奏把控十分讲究且严谨。刘沛然对张勇手有着知遇之恩,张勇手参演的第一部影片《黑山阻击战》就是由刘沛然和郝光共同执导的,此次拍摄《林海雪原》,刘沛然又指定由张勇手出演少剑波,可谓是张勇手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领路人之一。
在《林海雪原》中,出演剿匪英雄杨子荣一角的是王润身。张勇手觉得这个角色非王润身莫属,他的表演堪称一绝。王润身的父亲王魁武是著名西河大鼓北口 “王派” 的传承人,受家庭熏陶,王润身打小就耳濡目染,很会讲故事,表演也惟妙惟肖。他在民间走街串巷演出西河大鼓的过程中,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这些都巧妙地运用到了《林海雪原》的表演中。有一场杨子荣化装成土匪的模样来见少剑波的对手戏,两人你来我往,对白和亮相都精彩绝伦,仿佛火星迸发,那种 “棋逢对手” 的感觉让张勇手大呼过瘾。
当时拍摄《林海雪原》的条件极为艰苦,1960 年春节之后,张勇手和王润身以及摄制组全体工作人员来到了吉林外景地。那时林海中的积雪已经开始融化,白天,他们要一起到山上去运雪,众人扛着工具,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艰难前行,将雪收集起来运到拍摄场地,只为营造出合适的雪景效果。到了晚上,他们只能睡在学校的草堆里,靠着乌拉草来保暖,那草堆有些潮湿,还散发着淡淡的草腥味,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乐在其中,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圆满完成了表演任务。
只是后来王润身遭到不公正对待,被 “赶” 出了八一厂,回到了原籍河北雄县昝岗镇务农,直到 1979 年 10 月才又调入长影演员剧团。2007 年,这位老战友与世长辞,享年 83 岁。
电影《林海雪原》剧组还有一位优秀演员张良,他在参演这部电影时也历经坎坷。他因为在 “反右” 运动中为执导电影《董存瑞》的导演郭维鸣不平,遭到了 “内部处理”。但张良性格乐观,丝毫没有因思想包袱而影响工作和表演。张勇手当时是演员组副组长、党小组长,他觉得张良对待工作认真,思想积极要求进步,便召集大家开会,提议恢复张良的党籍,没想到这一提议得到了全组通过。在张勇手的记忆里,张良是个非常实在的好战友,身上有着孩子般的纯真和淳朴。记得在外景地拍完一天的戏后,大伙回到宿舍会打一会扑克调剂生活,张勇手和张良打对家,事先约定好谁摸到 “大王” 就唱某首歌,可张良就算摸到 “大王” 也不愿 “作弊”,坚守着这份质朴,给张勇手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张良和邢吉田等战友一起去了珠影厂,并且在导演领域成绩斐然,拍出了《梅花巾》《雅马哈鱼档》《少年犯》等一系列优秀影片,张勇手也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地道战》中的合作与回忆
前几天,2025 年 8 月 2 日,曾在经典战争片《地道战》中出演过高传宝一角的朱龙广因病离世,享年 86 岁,这让张勇手悲痛万分。两人在电影《地道战》中有过合作,之后便成为了好朋友,经常在各类活动中见面,每次相见都有说不完的话。
1965 年,八一厂筹拍《地道战》时,一度传言让张勇手出演男主角高传宝,不过最终演出班子以工程兵文工团为主,朱龙广扮演高传宝,八一厂去了几位演员,分别是扮演区长赵平原的张勇手、扮演日军队长山田的王孝忠、扮演华北治安军汤司令的刘江以及扮演贾武工队员的谢万和。来自工程兵文工团的朱龙广是第一次拍电影,他十分虚心地向张勇手等 “明星” 请教表演技巧,张勇手等人也毫不吝啬,将自己积累的诸如如何站位面对镜头等经验倾囊相授,彼此间的合作非常愉快。
在拍摄过程中,有不少趣事和艰难时刻。比如剧中有许多骑马的镜头,演员们便集体学骑马。有一次拍汤司令骑着马跳过一堵矮墙的镜头,马跑过来了,刘江却不见了,大伙急忙跑过去一看,刘江摔在了墙根下,他却还强撑着连说 “没事没事”,那脸上虽带着痛苦的神情,却不想让大家过于担心。还有一次,刘江半夜起夜,院子里地面凹凸不平,他一不小心又摔了一跤,而且摔得不轻,当时张勇手和刘江、王孝忠都住在老乡家里,听到动静不对,赶忙起身查看,只见刘江躺在那里,口吐白沫,可把他们吓得不轻,幸好及时送往医院,才挽回了刘江的性命。刘江为了演好汤司令这个角色,还专门去做了假牙套,那造型虽然夸张,却极大地增添了汤司令的辨识度,他那句 “高,实在是高”,更是成为了观众最为熟悉的电影台词之一。王孝忠也是一位好演员,张勇手称赞他 “演鬼子队长,堪称一绝”。
与王心刚的一生情谊
在与张勇手合作过的众多男演员中,王心刚颇为有名,两人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同属于八一厂的 “银幕英俊小生”,在形象、气质、戏路等诸多方面都有相近之处,故而被称为八一厂的 “双子星”。按常理,他们属于同类型演员,似乎存在 “竞争” 关系,可事实恰恰相反,他俩的友情深厚无比。张勇手在出版口述作品《艺海兵魂》时,为他作序的就是王心刚,标题是《我的好兄弟张勇手》,可见两人关系之密切。
张勇手回忆说,他和王心刚都是在 1958 年正式调入八一厂的,但起初因为各自忙碌,交集并不多,直到 1959 年拍摄《海鹰》时才首次合作。在戏中,王心刚扮演中队长张敏,张勇手出演水手长李雄,王心刚算是张勇手的领导。而在剧组里,张勇手是党小组长、演员组副组长。那时开展 “一帮一” 活动,他俩被分配为 “一对红”,拍戏时相互陪伴,彼此作为客观评价者,琢磨镜头的对错,互相提醒。电影《海鹰》有众多在舰艇上的戏份,危险性比较大,两人便始终守在对方身边,一方面引导对方入戏,另一方面保障对方的安全。
1961 年,两人一起到 21 军 583 团下生活,张勇手代职当副指导员,王心刚代职当副连长,和战士们一同训练一起出操。刚去第一天,张勇手就病倒了,发起了高烧,王心刚赶忙找来酒精,细心地为张勇手擦身子降温,那专注的神情,仿佛照顾着自己最亲的亲人。过了几天,王心刚也病了,发起了高烧,张勇手同样如法炮制,为王心刚擦身子降温。这样的相互扶持,让他们的战友情愈发深厚,伴随了他们一生。
1973 年,张勇手同时接到了参演重拍片《南征北战》和《侦察兵》的表演任务,并且在电影《侦察兵》中扮演男主角郭锐已经拍了不少镜头,这时接到《南征北战》开拍的消息,定下由张勇手出演高营长,他分身乏术,于是向导演李文化推荐了正闷在家里的王心刚,出演《侦察兵》中的郭锐,这使得王心刚在阔别银幕好几年之后,终于有机会再次与观众见面。
此后几十年,张勇手和王心刚始终默默记挂着彼此,虽然退休后见面不多,但每次相见,都会喝上一盅,不醉不休。张勇手评价王心刚是个非常低调的人,除了拍戏,就是沉浸在书海中,不爱出风头,也不留恋名利。
如今,张勇手、张良、王心刚等都已步入暮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老兵”,但他们心中那份战友情,却如同往昔般炽热,那是岁月带不走的赤诚,早已将 “并肩” 二字融入生命,只要提及彼此的名字,眼中依然会闪烁着当年的光亮,那是属于他们的珍贵情谊,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来源:抚快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