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编温静导读:短剧需平衡“爽感”与品质,破解“剧情悬浮”“逻辑漏洞”难题。创作要扎根现实,挖掘生活戏剧张力,贴合大众情感与时代情绪;打磨剧本,让人物行为、剧情转折有合理依据,确保叙事逻辑严密;同时提升制作水准,并配合行业监管,才能产出优质作品,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主编温静导读:短剧需平衡“爽感”与品质,破解“剧情悬浮”“逻辑漏洞”难题。创作要扎根现实,挖掘生活戏剧张力,贴合大众情感与时代情绪;打磨剧本,让人物行为、剧情转折有合理依据,确保叙事逻辑严密;同时提升制作水准,并配合行业监管,才能产出优质作品,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爽感过后,短剧如何避免“剧情悬浮”“逻辑漏洞”?
这些问题,成为短剧创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短剧需平衡“爽感”与品质,破解“剧情悬浮”“逻辑漏洞”难题。创作要扎根现实,挖掘生活戏剧张力,贴合大众情感与时代情绪;打磨剧本,让人物行为、剧情转折有合理依据,确保叙事逻辑严密;同时提升制作水准,并配合行业监管,才能产出优质作品,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短剧市场的“爽感”热潮
近年来,短剧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观众对于碎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旺盛,短剧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无论是在通勤路上、午休间隙,还是睡前片刻,观众都能轻松观看短剧,获得短暂的娱乐与放松。
“爽感”成为短剧吸引观众的重要法宝。为了在短时间内抓住观众眼球,大量短剧以密集的“爽点”为卖点,追求15秒一次反转,30秒一个冲突,3分钟演尽爱恨情仇。比如一些古装短剧,女主角原本是身份卑微的丫鬟,受尽欺凌,但突然发现自己拥有神秘身世或特殊技能,从此开启逆袭之路,将曾经欺负她的人踩在脚下;又或者是现代剧中,平凡无奇的女主角偶然结识霸道总裁,在总裁的宠爱与帮助下,一路开挂,走向人生巅峰。这些爽感剧情让观众获得了极大的情绪满足,仿佛在剧中实现了自己的“白日梦”,从而吸引了大量观众。
像《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便是典型的爽剧代表。该剧讲述现代女大学生司念穿越回20世纪八零年代,嫁给离异带两娃的养猪场老板周越深,与极品亲戚们斗智斗勇并把生意做大做强的故事。女主角司念双商在线,面对养父母的翻脸不认人、大娘的虐待孩子等情况,毫不退缩,凭借超级无敌的怼人功夫和做卤味的好手艺,一路升级打怪。她有嘴有脑子,面对刁难总能迅速反击,让观众看得十分过瘾。而男主角温柔多金,是个“护妻狂魔”,一言不合就送钱,给足了女主角底气,也满足了观众对于浪漫爱情的幻想。这种从头爽到尾的剧情,加上上世纪80年代的复古背景设定,以及男女主角因撞脸明星带来的话题度,使得该剧在春节期间拿下抖音短剧热力榜榜首,热度居高不下 。
“爽感”背后的隐患:
剧情悬浮与逻辑漏洞
虽然爽感短剧收获了高流量,但很多作品存在剧情悬浮和逻辑漏洞的问题。剧情悬浮,即故事脱离现实生活,人物行为和情节发展缺乏合理依据,让观众感觉像是在看一场荒诞的闹剧。比如某些短剧为了制造爽点,让女主角在毫无音乐基础的情况下,一夜之间成为知名歌手,轻松赢得各种音乐比赛,获得无数粉丝追捧;或者是让男主角在没有任何商业经验的情况下,迅速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打败所有竞争对手。这些情节严重违背常识,使得故事缺乏可信度,难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逻辑漏洞则是指剧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前后矛盾、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在一些悬疑短剧中,凶手的作案手法十分拙劣,警方却长时间无法破案;或者是在情感短剧中,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毫无铺垫,前一秒还互相看不顺眼,下一秒就突然深情告白,陷入热恋。这些逻辑上的混乱让观众在观看时感到困惑和出戏,大大降低了观剧体验。
以曾经流行的一些“霸道总裁爱上我”类型短剧为例,女主角往往是平凡普通甚至有些“傻白甜”的形象,在与霸道总裁相遇后,立刻成为总裁的心头挚爱。总裁对女主角的感情来得毫无缘由,仅仅因为女主角的一次偶然举动,如不小心撞进总裁怀里、在总裁面前出糗等,就对其一见钟情,展开疯狂追求。而且在追求过程中,总裁不惜动用各种资源,为女主角解决一切问题,甚至不顾公司事务和家族反对。这种剧情不仅悬浮,脱离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感情发展的正常轨迹,而且在逻辑上也说不通,霸道总裁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因为如此简单的原因就对一个人全身心投入。
又如一些穿越短剧,主角穿越的原因和方式常常十分随意,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或合理设定。有的主角只是睡了一觉就穿越到古代,醒来后没有任何适应过程,就能迅速融入古代社会,还能利用现代知识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甚至改变历史进程。在古代的生活中,也常常忽视古代的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等因素,做出一些不符合时代背景的行为,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或质疑,这些都让剧情充满了逻辑漏洞。
品质微短剧的成功范例
在众多陷入“剧情悬浮”“逻辑漏洞”泥沼的短剧中,也有一些品质微短剧脱颖而出,为行业树立了榜样。它们在追求爽感的同时,注重剧情的合理性与逻辑性,以精彩的故事和深刻的内涵赢得观众的喜爱。
《好一个乖乖女》便是这样一部成功的作品。该剧讲述12岁的鹿鸣野父母双亡后被大伯收养,改名为鹿鸣于,遭受长达十年的精神折磨。为实现成为画家的梦想,她主动接近段休冥,利用他逃离鹿家并为自己铺路,两人关系从利用转变为灵魂共鸣 。
这部剧的成功首先在于其深刻的主题。它通过女本位的剧情和女性自救的意识,强调了女性主体性,呼应了当下女性价值观的变革。女主不再被动等待救赎,而是在承认脆弱与欲望后,主动夺回人生选择,不被道德绑架,为女性的事业野心和人生目标正名,完成人生自救。这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让观众在观看时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
在剧情设置上,该剧采取复仇线和情感线并轨推进的方式,始终把女性的主体性作为核心,把女性自救命题和双强关系放在叙事中心。女主“外柔内锋”和男主“外刚内柔”的人设反差,构成强烈的情绪碰撞与高密度剧情反转,高度适配短视频的强冲突镜头语言。
例如女主画出《嫉妒》这幅画的剧情,是全剧的高潮之一。女主内心对男主的感情并非单纯爱情,她难以相信世上有男主这么好的人,也羡慕男主肆意妄为的生活方式,从而引起强烈的竞争野心,嫉妒他、成为他、超越他。而男主在发现这一点后,选择托举和成全,不仅为女主的事业铺路,还说出“鹿鸣野,与我并肩战斗”这句名台词,展现了他的胸襟和引导型恋人的吸引力,让整个故事形成双强闭环。这种剧情的发展既符合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又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没有丝毫悬浮和逻辑混乱的感觉。
再如《虚颜》,这部短剧以独特的剧情和精美的制作赢得了观众的赞誉。故事讲述了相国府大小姐沈沁不愿嫁给将军萧寒声,于是设计与拥有倾城之貌的画师十七互换容貌。然而,在与将军相处的过程中,假“沈沁”(实则是十七)逐渐与将军产生感情,而真沈沁却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屡屡受挫。该剧的剧情紧凑,逻辑严密,每一个情节的发展都有其合理的铺垫和动机。
在人物塑造方面,每个角色都性格鲜明,形象饱满。将军萧寒声正直勇敢,对感情专一,他在与假“沈沁”相处中,通过一些细节逐渐发现她的真实身份,但并没有因此而嫌弃,反而更加欣赏她的善良和聪慧;沈沁虽然自私任性,但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让人对她产生了一丝同情;十七则聪明伶俐,坚强独立,在困境中不断成长。这些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构成了精彩的故事主线,吸引着观众一步步深入剧情。
此外,《念念有词》聚焦传统文化传承,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诗词的故事。剧中的主角们通过对诗词的热爱和传承,不仅解决了生活中的各种难题,还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和爱情。该剧在剧情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知识,让观众在观看短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剧情的发展自然流畅,没有为了强行植入诗词而显得生硬突兀,逻辑上也十分严谨,每个情节都围绕着诗词传承这一主题展开,让观众在欢笑与感动中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还有以宠物狗帮助爷爷找回孙女为故事的《小狗来福》,在温馨和可爱的氛围之中,呼唤观众对农村留守老人、儿童拐卖等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北京市西城区“接诉即办”真实案件为故事原型创作的《西城无小事》,积极探索创新法治文化传播路径,让观众在看剧的同时,也进一步接受法治教育的熏陶。这些品质微短剧都以其独特的视角、精彩的剧情和深刻的内涵,为短剧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避免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1. 深入生活,扎根现实。
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微短剧同样承担着以艺养心、以文铸魂的功能,要遵循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原则。创作者应将镜头埋进生活的褶皱里,找准社会痛点,捕捉真实生活本身的戏剧张力,把时代情绪转化为有温度的影像。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贴近观众生活、引起观众共鸣的作品,避免剧情悬浮。
比如《大妈的世界》将镜头对准中老年女性群体,用讽刺幽默的手法展现日渐被忽视的人生景色;《秋天日记》聚焦女性和家庭议题,展现生活中多样的情感关系和人生智慧。这些短剧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让观众在剧中看到了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2. 打磨剧本,注重逻辑。
剧本是短剧的核心,一个好的剧本应该有严密的逻辑和合理的情节发展。创作者在编写剧本时,要充分考虑人物的性格、背景和动机,让人物的行为和对话符合其身份和性格特点。同时,要精心设计剧情的起承转合,避免出现前后矛盾、漏洞百出的情况。
例如《好一个乖乖女》在创作时,编剧花了大量时间打磨剧本,从人物设定到剧情走向都进行了精心构思。通过复仇线和情感线的巧妙交织,以及对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的细腻刻画,使整个故事逻辑严密,情节跌宕起伏,吸引了众多观众。
3. 提升制作水平,追求品质。
制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短剧的质量。优质的画面、精美的服装道具、合适的音乐音效等,都能为短剧增色不少,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
像《虚颜》在制作上就十分用心,其精美的服装、细腻的妆容、逼真的场景布置,都展现出了较高的制作水准,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古代世界。同时,该剧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也十分讲究,通过巧妙的镜头切换和画面构图,增强了剧情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创作。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发布管理提示,明确指出微短剧创作应“接地气”,贴近生活、回归艺术本身,并给出具体提示,如“爽”不是微短剧的代名词,不能一味求爽;“穿越”“重生”不等于艺术想象,不能百无禁忌;“狗血”与“低俗”不应成为爱情的引线,不能脱离现实。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短剧市场的监管力度,对存在严重剧情悬浮、逻辑漏洞以及低俗内容的短剧进行严格审查和处理,引导创作者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念,推动短剧行业健康发展。
短剧市场在经历了初期的快速发展和“爽感”热潮之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避免“剧情悬浮”“逻辑漏洞”,提升短剧的质量和内涵,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借鉴《好一个乖乖女》《虚颜》《念念有词》等品质微短剧的成功经验,采取深入生活、打磨剧本、提升制作水平、加强行业监管等策略,短剧创作者们有望创作出更多既具有爽感又兼具品质的优秀作品,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推动短剧行业迈向新的高峰,在影视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成为传播文化、传递正能量的重要力量。
来源:传媒内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