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行情的活跃,市场的分歧也在加大,不仅是行业之间的差异大,个股之间的分化也很大,这个时候,股民就会比较焦虑,看着指数像牛市,股民却感觉赚钱难了。其实,这个并不奇怪,历次的规模反弹行情中,都有类似的阶段,只不过很多股民没有经历过,不知道;或者说市场以讹传讹
随着市场行情的活跃,市场的分歧也在加大,不仅是行业之间的差异大,个股之间的分化也很大,这个时候,股民就会比较焦虑,看着指数像牛市,股民却感觉赚钱难了。其实,这个并不奇怪,历次的规模反弹行情中,都有类似的阶段,只不过很多股民没有经历过,不知道;或者说市场以讹传讹,导致大家对真相的忽略。所以,消除这样的误区,懂得相关规律,才能获得对应的收益。
决定高点的在于场外,决定低点的在于场内
股市中有很多的误区是利用了股民不愿意思考的惰性,以及以偏概全来传播的,且往往误区因为更舒服,反而比真相更容易传播。比如说存款搬家这个事儿就很有意思。“存款搬家”?说白了,惦记着存款就是希望场外资金来抬轿。股市有一个大原则,是需要股民重视的。决定行情上限的不是场内满仓的人,而是场外拿着钱的人,什么时候场外没人了那就见顶了,而反之,决定行情下限的人才是场内拿着股票的人。
不过银行存款也是有头脑的,其大概率只在“固收”的圈子转悠。我们将这几个图叠加一起就懂了,住户存款的曲线始终长期缓慢上升的,住户存款每年差不多增加14万亿元的水平;期间有过一些波折,不是说存款大幅流出,而是增速放缓,绝对值还是长期上升的。所以,作为股民要明白,的确是有资金看到行情好了来股市的,但不是温顺的存款资金,而是猛如狼的热钱,他们不是来抬轿的,而是在各个市场收割的,他们是武装到牙齿的。
热钱是助涨助跌的,所以当市场繁荣,高交投的时候,必然是有热钱的,而想要留住资金,就需要市场有长期、稳定、持续性的赚钱机会,这是未来A股发展的方向,但过去30多年还没有实现。我们看到的就是市场急涨、疯牛、脉冲反弹很多。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研究市场的热点,如果说有基本面支撑的,有行业大周期的,那持续性自然就好。如果仅仅是热钱炒作,那么行情的持续性就会相对有限,这就是从资金角度理解行情。
即便牛市,行业差距也很大
实际上,在牛市里面,各个行业之间的涨幅差距也是非常大的,这个可能和很多股民的认知不一样。我们举一个案例,在A股历史上涨幅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牛市中,尤其是在2006-2007年,我们按照31个申万行业做一个涨幅排名。首先,可以发现,前十名和后十名的差距,平均在2倍以上;前三名和后三名的差距,在4-5倍。要知道这一波行情已经是A股最丰厚的牛市了,显然不是股民想的那样,只要是牛市,就能躺赢。
我们看到涨幅最大非银金融涨幅为1166.5%,涨幅近12倍;涨幅最小的电子行业涨幅仅为214.2%,涨幅2倍,这两者差距的确是很大的。当然,大家也看到了如今这一波行情,电子行业的涨幅又是领先了,这就是时代的变化。从这一年开始,大家有一个思维,那就是牛市行情中,券商领涨,毕竟这个周期中,行业指数涨了12倍,佼佼者更是近20倍。其实,大家忽略了,这一波牛市的核心还是股改、汇改等因素。
股改受益最大的当然是券商,又是权证,又是送配股,又是交投活跃等,几乎都是利好券商。而汇改等受益最大的资源股,外资重新定价了这个行业,当时外资看到A股大量的资源股股价很低,纷纷增持,行业指数涨了11倍。但随后的几次反弹行情中,这样的时代因素变化了,所以领涨的行业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券商随后几次行情中,都不是领涨了,是31个行业的中后排名了。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热点行业的规律因素。
来源: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