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行新风尚·文明我先行 | 播州区惠民社区:乡村振兴“幸福密码”来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23:30 1

摘要:“社区里的老房子,如今变身成为‘坡坡上’‘清风雅居’等特色民宿,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我们不仅能收租金,在家门口还能就业。”新民镇惠民社区的梁文开高兴地说。

“社区里的老房子,如今变身成为‘坡坡上’‘清风雅居’等特色民宿,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我们不仅能收租金,在家门口还能就业。”新民镇惠民社区的梁文开高兴地说。

自“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新民镇惠民社区以民宿经济为切入点,推动人居环境实现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的转变,更让“环境好、产业兴、人心齐”成为乡村治理的鲜活实践。

党支部领航

擘画“民宿+整治”发展蓝图

“刚开始有部分群众不太理解,觉得投入精力改造老房子做民宿是浪费钱。”惠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郭吉礼回忆说。面对大家的疑虑,社区牵头成立了“党支部+包组干部+群众”工作组,通过走访调研,逐步明确发展民宿经济的思路。社区组织驻村干部和包组干部一同到村民家中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还通过党员大会、院坝会、群众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环境提升促进产业,产业反哺巩固环境”的发展理念。最终,确定对社区内32栋闲置老屋实施保护性改造。随着“坡坡上”“清风雅居”等一批民宿陆续亮相,产业落地的基础逐步夯实。

民宿撬动

激发“要我美”变“我要美”内生动力

惠民社区充分结合各村民组的区位特点和自然风光,选取部分闲置房屋作为首批改造示范点,使一栋栋老旧房屋“蝶变”成独具特色的民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居民通过房屋租金、参与民宿服务、销售农副产品等途径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真切体会到好环境带来的实惠。大家逐渐开始精心打理自家庭院,争相打造“民宿周边最美风景”,维护环境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现在每家庭院都种上花花草草,有人路过都会夸赞几句,自己住着也舒心,还能为村里增添光彩。”居民们笑着说。

目前,惠民社区已建成民宿32家,共计138间客房,另有5家正在建设中。村民人均年增收近万元,社区的美丽蜕变正在持续为居民带来可喜回报。

构建“共治共享”长效格局

惠民社区在落实“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这一传统“门前三包”机制的同时,结合本地民宿发展需要,积极鼓励村民进一步“包特色、包氛围”,引导大家主动利用房前屋后清理出的空间,种植花卉、果蔬等绿色植物。有的家庭在院墙边点缀上丝瓜、葫芦,有的则利用旧瓦罐巧妙布置小微景观,家家户户的庭院都逐渐成为点缀民宿环境的独特风景。

此外,社区还邀请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村民担任“民宿片区环境管家”,承担日常巡查、文明劝导和协调维护等事务,成为社区环境长效维护的重要力量。被聘为环境管家的老党员陈叔这样说:“我每天都会在民宿周边走一走、看一看,要是谁家门口摆放不太整齐,提醒一声,大家都很乐意整理。说到底,环境是咱们自己的,维护好了,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机制护航

实现“一时美”向“持久美”跃升

惠民社区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和设置“积分制”等方式,将居民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维护庭院整洁、参与公共区域美化及环境志愿服务等行为纳入量化积分管理。积分既可在社区“积分超市”兑换实用物品,也是优先推荐到民宿就业、享受村集体分红倾斜的重要参考。与此同时,社区还定期开展“美丽庭院”和“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借助道德红黑榜、微信群等渠道公开表扬表现突出的家庭和个人,并对个别屡劝不改、严重影响环境和民宿形象的行为进行告知与提醒,依据《村规民约》实行扣分处理,积极营造崇尚美善、鞭策后进的社区氛围。

今年以来,社区已累计为45户家庭完成积分兑换,兑换物品价值4000余元,评选出“美丽庭院”15户、“最美家庭”28户。返乡创办民宿的严云华深有感触地说:“环境是面子,产业是里子,人心是根子。惠民社区从根子上激发了动力,让面子更靓、里子更实,这种内生动力,正是乡村振兴最宝贵的财富。”

新民镇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龙化梅表示:“下一步,惠民社区将继续围绕‘党建定方向、民宿激活力、群众固根基、机制促长效’的主线,不断激活乡村治理的源头活水,努力实现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推动建设从‘点上开花’到‘全域风景’的美丽蝶变。”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