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区聚焦群众“就业难、办事远”的痛点,集中打造24家“家门口”的新时代就业创业服务站,将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事项“打包”送到居民身边,用“一站式”便捷服务打通基层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连日来,记者走进这些就业站点,探寻其服务模
银川市金凤区枫林湾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高明霞为居民办理业务。 本报记者 杨超 摄
银川市西夏区朔方路街道宁安巷社区“琴姐编织社”的成员赶制订单。 本报记者 马忠 摄
银川市贺兰山中路西湖社区举办“好宁嫂”就业培训。 本报记者 杨超 摄
近年来,我区聚焦群众“就业难、办事远”的痛点,集中打造24家“家门口”的新时代就业创业服务站,将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事项“打包”送到居民身边,用“一站式”便捷服务打通基层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连日来,记者走进这些就业站点,探寻其服务模式, 讲述群众身边的就业故事。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