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八场硬仗” 深化六个改革丨“山货”变身“抢手货”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09:55 1

摘要:“白露前后采摘的核桃,成熟度就越好,青皮也更容易剥。”临潼区小金街道欠湾村村民任东锋戴着手套、拿着小刀,娴熟地为刚打下来的核桃褪去青皮,“家里100多株老核桃树已经全部嫁接成了新品种,挂果周期短,产量也高。”

“白露到,竹竿摇,小小核桃满地跑。”当下,正是采食核桃的时节。

9月6日,在西安市临潼区小金街道欠湾村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一颗颗饱满的核桃挂满枝头。

“白露前后采摘的核桃,成熟度就越好,青皮也更容易剥。”临潼区小金街道欠湾村村民任东锋戴着手套、拿着小刀,娴熟地为刚打下来的核桃褪去青皮,“家里100多株老核桃树已经全部嫁接成了新品种,挂果周期短,产量也高。”

“以前种植的核桃都是以传统的晚食品种为主,商品性差、上市晚、抗病能力低。”任东锋说:“现在街办和区林业局每年都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为我们培训核桃种植管理技术,成功引进核桃新品种,还教我们嫁接技术。掌握了这些实用方法,我们种植核桃也越来越有信心。”

欠湾村是小金街道林果核心产区之一,主要种植核桃、石榴、花椒等特色农产品。其中,核桃种植面积达800余亩,品种以“香玲”为主。

“‘香玲’这个品种因其抗病性好,壳薄仁饱,香而不涩,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青睐。品质再好,卖得出去才是硬道理。”临潼区小金街道欠湾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闫文哲说,过去,很多农户依赖传统的“在家等待收购”模式,销售渠道很单一,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为了破解农户销售难的问题,欠湾村积极联系收购商,同时借助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不断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户收入。

小金街道位于临潼区东南角的浅山丘陵区,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产业。截至目前,全街道核桃种植总面积达5300余亩,年产量约290吨,覆盖多个村庄,其中欠湾村、炮岭村、小金村为核心产区。

“我们按照‘党建+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核桃、花椒、石榴等特色产业。同时,精心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数字化营销推广模式,通过电商直播、消费帮扶等渠道,让‘山货’变身‘抢手’货。”临潼区小金街道办事处主任王向宏说。

据了解,临潼区核桃种植面积近3万亩,主要以“香玲”“辽核”为主。近年来,临潼区立足骊山沿山周边独特的气候特征和资源优势,推动核桃产业品种改良,相继示范引进了红仁核桃、鲜食核桃“玉香”“金薄丰”“礼品2号”等核桃新品种,让农户足不出区就能感受到核桃品种的更新换代、看到新品种带来的效益,不断增强品种意识,积极生产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产品。

“2024年与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成功引进‘礼品2号’核桃品种并完成示范嫁接。经过一年精心管护,首批果实于近期成熟上市,因其优良品质迅速打开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深受市场和林农欢迎。”临潼区林业工作站站长陈智明介绍,“礼品2号”核桃自引进嫁接以来,在临潼长势良好。特别是在今年前期干旱的条件下,该品种果实品质丝毫不减,核桃果个大,果仁饱满,味道鲜美。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有效规避了常见的核桃黑斑病,较传统品种发病率降低80%以上,大大降低了种植风险,提高了核桃产量和品质。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强新品种的生长、结果、产量、抗病性、果实品质等试验观察,加大选育推广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通过项目支撑、技术培训和嫁接改良,帮助更多林农掌握技术并扩大种植规模,推动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特色林业产业提质增效,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临潼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还将整合技术力量,依托“阶梯型”技术服务模式,围绕鲜食核桃、无刺花椒、特色甜柿等经济林木,强化林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切实解决农户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经济林及乡村产业丰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记 者:罗文艳)

来源:临潼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