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全链条助力药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助力福田区企业打通准入壁垒、链接海外资源,由深圳市福田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主办的“破浪出海·聚势共赢”——深圳市福田区生物医药企业出海策略研讨会将于9月9日在河套科创中心举办。会上将齐聚60多家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金融机构、行
为全链条助力药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助力福田区企业打通准入壁垒、链接海外资源,由深圳市福田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主办的“破浪出海·聚势共赢”——深圳市福田区生物医药企业出海策略研讨会将于9月9日在河套科创中心举办。会上将齐聚60多家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代表,共同见证发布6项福田区医药和医疗器械创新成果、成立福田区医药和医疗器械出海企业联盟、促成4家国内外服务平台签约福田区医药和医疗器械出海服务团等一些列产业活动。
过去四年多,从“CBD”迈向“CBD+科创区”的动力转型在深圳福田如火如荼,新能源、智能终端、软件信息服务业等创新产业,在这片都市型科创的沃土上拔地而起,成长为千亿级新质产业集群。在这些“参天大树”之下,生物医药本是角落里一株不那么受关注的“嫩芽”,却坚强破土攀升、蓄势勃发,倍增为百亿级产业集群的中坚力量,共同支撑起中心城区的产业雨林生态,让人们连连惊叹它的韧性与潜力——福田“药”有大作为!
拔节生长:百亿级产业集群蔚然成型
“十四五”期间,福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可谓“狂飙突进”,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170亿元,是“十三五”末2020年的6倍有余,如今已集聚百余家生物医药企业,涌现出包括信立泰、晶泰科技、君圣泰、业聚医疗、倍轻松等上市企业,华润九新、希格生科、莱芒生物等一系列高潜力创新药企业,成为大湾区生物医药版图中不容小觑的力量。
产业发展,空间是基础,在河套深圳园区,福田先后打造了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二期,河套科创中心共3个近30万㎡的专业化生物医药产业园,获批首批“深圳市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专业园区”、“AI+”药械专业园区等荣誉。
产业提级,资源聚集是关键。目前已集聚70余个国家、省市级创新载体,落户了“一所三中心”等一批国家级服务平台,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离不开高效率的成果转化。这几年,福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快速建设布局了12家市级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数量位居全市第二;在河套建成了河套智能化自动化药物发现、河套智慧医疗机器人概念验证2个重点中试平台。在这些转化平台的助力下,2025年上半年,新增创新药、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2个以上,上市申请中、临床试验中的管线超20个。
硕果涌现:“AI+制药”频频刷新视野
在当下的人工智能产业革命浪潮中,福田作为业态多元且成熟的中心城区,孕育了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处在高速成长期的福田生物医药产业,自然而然与之“一拍即合”,成了“人工智能+”当仁不让的先行示范场景。由此,一幅“AI+医药”的崭新画卷在福田徐徐展开,一批海内外瞩目的产业创新成果在福田不断涌现,并将在本次出海研讨会上集中亮相——
“AI制药第一股”晶泰科技拿下470亿港元全球最大AI制药领域出海订单刷新中国AI制药领域出海订单最高纪录。
老牌上市企业信立泰获批中国首个ARB+噻嗪样利尿剂复方降压药物复立安,以及我国原研第一款、全球第二款ARNI类药物信超妥。
上市企业君圣泰发布全球首创新药熊去氧胆小檗碱,在治疗糖尿病领域实现“一药多效”。
全球首家“类器官+AI”创新药公司希格生科被提名“医药界诺贝尔奖”盖伦奖,其全球首个针对弥漫性胃癌的靶向药SIGX1094R获得中美IND批件。
华润九新药业摘得《2025中国医药CRO/CDMO企业FNS101》榜单“最佳客户满意度CDMO企业”奖项。
“潜在独角兽”莱芒生物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其Car-T细胞治疗产品在IIT阶段达到100%CR(完全缓解)。
拓局未来:加速驶向全球创新赛道
从“十四五”期间的厚积薄发,到当下AI赋能、企业出海的“多点开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福田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创新活力以及政策支持,有信心、有能力在生物医药这片蓝海中乘风破浪,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为深圳乃至全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贡献“福田力量”。立足这样的愿景,福田发展生物医药还有哪些新趋势、新机遇?
要不断完善生物医药出海服务体系。目前福田区已有超12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开拓海外市场,接下来,福田区要紧抓“技术大航海时代+中国效率+AI赋能”带来的全新市场机遇,用好“一所三中心”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国际接轨的临床试验服务、产品审评辅导服务,拓展海外临床试验和注册代理网络,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生物医药服务平台体系,助力辖区企业打通准入壁垒、链接海外资源、拓展全球市场。
要更深入地探索推进深港生物医药创新政策。作为深港生物医药创新政策探索区,福田应当紧抓全市试点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契机,持续优化河套合作区特殊物品通关流程,推动建立河套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出入境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探索制定“白名单”与特殊物品正面清单制度,通过先行先试、制度创新,实现科研用生物物质在河套便利跨境流通,逐步构建生物医药领域跨境流通的“深圳标准”,以独一无二的机制体系优势吸引创新主体加速集聚。
要加快打造生物制造“AI+”研发区。今年8月,《深圳市培育发展生物制造产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其中明确福田区为生物制造“AI+”研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制造+AI研发创新等方向。目前,晶泰科技、中农海稻、早知道等企业在AI药物研发、基因检测、生物育种等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接下来,福田要坚定立足“AI+”研发区定位,推动生物制造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速布局AI创新药械新赛道、挖掘“AI+”药械应用场景、谋划“AI+”药械重大项目,重点布局智能生物设计、自动化实验平台和高效生物制造工艺开发,推动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高效应用,争创人工智能药械创新高地。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