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震碎西方“玻璃心”,全球瞩目彰显和平决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9 10:17 3

摘要: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铿锵有力的正步、科幻到“离谱”的新型武器装备,不仅展现了中国国防力量的飞跃,更成为一块试金石,映照出国际社会截然不同的反应。

铿锵正步与尖端武器勾勒中国力量,某些国际政客的焦虑却在此刻无处遁形。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铿锵有力的正步、科幻到“离谱”的新型武器装备,不仅展现了中国国防力量的飞跃,更成为一块试金石,映照出国际社会截然不同的反应。

海外主流媒体密集报道这场阅兵,多国领导人出席。中国坚持“不称霸、不扩张、不搞军备竞赛”的原则,阅兵旨在缅怀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中国大阅兵吸引了全球目光。路透社、美联社、英国广播公司(BBC)等海外主流媒体高度关注阅兵式中的武器装备细节,指出这些军事装备表现出极高的技术水平,表明中国构建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能力和决心。

阅兵式向国际社会发出信号:中国正成为世界和平的保障者

国外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达震撼之情。“中国的阅兵式!这才是真正的力量与自信”、“不再是科幻小说了……这是真正的战场科技”,这样的评论随处可见。

甚至一位韩国网友感叹“该认可的就该认可!这样(韩国)才会进步”。

面对中国阅兵盛况,一些西方政要和媒体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前澳大利亚军队少将米克·瑞恩在接受采访时声称中国正在开展所谓“极为复杂的宣传攻势”,渲染“中国威胁”。

瑞安甚至对出席活动的本国政界人士、维多利亚州前州长丹·安德鲁斯进行攻击,称中国会“利用”安德鲁斯开展宣传。

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也将阅兵称为对菲律宾等小国的“恐吓”,并展开一连串对中国历史观、地缘行为的批评。他甚至荒谬地提出“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以菲律宾为代价”。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则宣称“中俄朝结盟对抗西方”,将中国阅兵说成是“专制联盟对西方的挑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对这类言论作出明确回应,指出中方邀请外国嘉宾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为了携手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对于卡拉斯的不当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当场回应了十二个字:“充满偏见,缺乏常识,坚决反对”

中国始终坚定阐释自身军事发展和国际角色,坚持“不称霸、不扩张、不搞军备竞赛”的原则。中国的军事建设是防御性的,目标是保家卫国,捍卫和平,并以强大实力遏制战争的发生。

军事评论员张军社指出,中国是核大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

国际社会不乏理性之声。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赞叹:“中国展现出力量和勇气,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瑞士前联邦主席于利·毛雷尔向中国致敬,表示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承受了深重苦难,“我们在欧洲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点”。

美国CNN评论道: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盟军的重要伙伴,但却常常被忽视。

与瑞安一同受邀前往中国出席庆典的澳前外长鲍勃·卡尔表示:“中国战胜日本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历史事件。”他强调维护好对华关系符合澳大利亚的利益。

伊拉克籍记者方浩明在观看阅兵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甚至流下泪水。他说:“我出生后遇到过两次战争,多希望中东人过上和中国人一样的生活。”他的泪水,是为故土和平的期盼,也是对中国展现的国家力量与和平信念的触动。

一位伊拉克记者在阅兵现场泪流满面:“我出生后遇到过两次战争,多希望中东人过上和中国人一样的生活。”

他的眼泪映照着和平的可贵,也折射出中国力量带来的安全感。欧洲媒体一边盘点着“屈辱的夏天”,一边将欧盟比作19世纪被列强欺凌的中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用十二字回应欧盟言论:“充满偏见,缺乏常识,坚决反对”。这十二个字,不仅是对荒谬指责的有力回击,更是对和平初心的事实重申。

来源:唐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