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国检察机关长达77年的集权时代正式落幕,一场旨在打破“检察官共和国”的权力重组正在这个亚洲国家全面展开。
韩国检察机关长达77年的集权时代正式落幕,一场旨在打破“检察官共和国”的权力重组正在这个亚洲国家全面展开。
韩国行政安全部长官尹昊重和执政党共同民主党政策委员会议长韩贞爱在9月7日宣布了李在明政府的政府组织改编方案。最具爆炸性的内容是:韩国检察厅被正式废除,新设立公诉厅和重大犯罪调查厅,彻底分离了检察机关的起诉和调查功能。
这项改革不仅关乎机构名称变更,更是对韩国权力结构的重大重组。公诉厅将隶属于法务部,而重大犯罪调查厅则归属于行政安全部,从此调查与起诉权分属不同部门,相互制衡。
改革核心:检察厅一分为二
韩国检察厅是韩国法务部下属的检察机构,成立于1948年。此次改革标志着该机构77年历史的终结。
根据改编方案,原来由检察厅统一掌握的职权将被拆分。公诉厅承接原检察机关的公诉职能,而调查职能则由重大犯罪调查厅承担。
改革后,法务部长获得了在“必要”时对具体案件起诉与否进行“指示”的权力。这意味着检察官起诉的独立性被大大削弱,变得更像一个执行上级命令的行政官员。
政治背景:终结“青瓦台魔咒”
这场改革背后有着深远的政治考量。共同民主党表示,改革旨在遏制检察官滥用职权,终结韩国政坛长年以来出于政治动机的调查。
韩国政坛一直存在着“青瓦台魔咒”——总统下台后不是坐牢就是自杀的怪圈。检察官系统在这一魔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进步派(文在寅、李在明派系)上台后,检察官就查保守派的前总统(李明博和朴槿惠);等保守派上台了,检察官就调转枪口调查进步派。
李在明的个人经历与改革动机
李在明本人曾多次被传唤调查,作为文在寅的亲信,他深切体验过检察官权力的威力。
前总统尹锡悦在就职韩国总统前长期从事检察工作。在其二十余年的检察官生涯中,他先后侦办两名前总统(李明博和朴槿惠)、三星掌门人(李在镕)以及前大法院院长梁承泰的案件。
这种经历使得李在明推动检察改革时有着强烈的个人动机和政治诉求,打破检察官对政坛的生杀大权。
政府架构全面调整
除了检察系统的重大改革外,政府组织架构还有其他重要调整。企划财政部将更名为财政经济部,负责税制、经济、金融等相关政策。
原企划财政部负责的预算及财政等功能将转由国务总理室下属的企划预算处负责。环境部将扩编为气候、环境、能源部。
扩展后的环境部还将负责现产业通商资源部负责的能源政策制定。广播通信委员会将被废除,新设“广播媒体通信委员会”。
改革方案的实施路径
根据调整方案,这些变化将列入《政府组织法》修正案中。修正案在国会通过并正式公布后,将在一年后施行。
为顺利推进改革,国务总理室将下设“泛政府检察制度改革工作小组”。该小组将通过执政党、政府和总统府的紧密协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共同民主党计划于9月25日在韩国国会表决包含最终内阁重组方案的法案。由于共同民主党在国会占绝对多数,该法案通过的可能性很高。
权力重组的深层意义
行政安全部长官尹昊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改革是在把国家财政负担最小化、确保政府组织高效运作的原则下进行的。
这次改革将韩国政府组织从目前的“19部3处20厅”改为“19部6处19厅”,不仅仅是部门调整,更是权力重新分配。
重大犯罪调查厅将隶属于行政安全部,而行政安全部是政府的内阁部门,部长是总统任命的。这意味着调查权实际上收归政府管理。
改革方案将在9月25日提交韩国国会表决。由于共同民主党在国会占据绝对多数席位,法案通过几无悬念。
韩国政府组织将从目前的“19部3处20厅”调整为“19部6处19厅”,这场大规模改组试图回答一个困扰韩国多年的问题:谁来监督监督者?
然而,用行政手段解决司法政治化问题,可能只是将权力从一个口袋转移到了另一个口袋。未来保守派重新上台,同样可以利用新体制下的“指示权”来打压进步派人士。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