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规定” 拒付奖励?宁夏首例职务发明奖励报酬纠纷调解破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10:27 1

摘要: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的背后,是科研人员无数心血;一纸“内部规定”的拒绝,却让科研人员李工(化名)的创新成果与劳动价值被忽视,陷入维权困境。9月8日,记者从自治区知识产权局了解到,我区首例职务发明创造报酬纠纷,经银川市知识产权局多轮专业调解破局,实现了从“对立争执”

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的背后,是科研人员无数心血;一纸“内部规定”的拒绝,却让科研人员李工(化名)的创新成果与劳动价值被忽视,陷入维权困境。9月8日,记者从自治区知识产权局了解到,我区首例职务发明创造报酬纠纷,经银川市知识产权局多轮专业调解破局,实现了从“对立争执”到“协商共赢”的转变。此案不仅是宁夏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和调解办法》调解成功的同类案件,更为全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据了解,李工在我区一公司任职期间,深度参与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的设计研发与申请全流程工作,该专利后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然而,李工因工作调整离职后,依据相关规定向原公司申请职务发明创造奖励与报酬时,却被公司以“内部规定离职人员不享受职务发明奖励”为由拒绝。在多次协商无果后,李工向银川市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对纠纷进行行政调解。

银川市知识产权局受理后,在充分尊重双方意愿的基础上,创新采取“双轨推进”策略。一方面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法律法规“释法明理”,明确双方在职务发明创造奖励报酬方面的法定权利与义务;另一方面耐心疏导对立情绪,引导企业正视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与劳动价值。经过多轮协商沟通,双方最终就奖励报酬金额、支付方式及专利权属划分达成共识。签订调解协议后,该公司当场向李工支付了奖励款项。

自治区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以此次案例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和调解办法》全面落实,持续深化“行政调解+司法衔接+社会协同”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同时,通过强化普法宣传、优化调解方式、健全保障机制等举措,加大科研人员职务发明创造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我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筑牢制度屏障,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宁夏日报记者 陶涛)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