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上七点半到达台东六路小学准备演讲,上午十点到达市南区实验小学,下午还有一场。”在这个开学季,青岛市北区退役军人、宣讲员张旭可能是最忙的人之一。他收到了数不尽的邀约,到各大中小学校进行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演讲。一周五天,平均一天到四五个学校,这周他已经走了20多
“早上七点半到达台东六路小学准备演讲,上午十点到达市南区实验小学,下午还有一场。”在这个开学季,青岛市北区退役军人、宣讲员张旭可能是最忙的人之一。他收到了数不尽的邀约,到各大中小学校进行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演讲。一周五天,平均一天到四五个学校,这周他已经走了20多所学校,下周的日程也已经排满。
10000个小时是多久?简单换算过来,是416天、将近60周、近14个月。但在张旭身上,这是他参加志愿活动以来的服务时长。
1984年出生的张旭,身上有很多种标签——青岛市青年音乐人联盟团支部书记、理事长,青岛市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市北区民兵应急连战士……但在这些标签之中,张旭最常提及的还是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位志愿者。“我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热心肠的人,总想把自己的一身热情,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对自己的志愿活动,张旭说得轻松,可1000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却记录着这个“简简单单”志愿者的不简单之处。
2012年起,张旭便心系乡村留守老人,个人累计捐助帮扶10万余元,先后帮助200余名留守老人改善生活状况。组织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在青岛即墨王村中学、平度市上甲小学、大泽山小学开展一对一助学帮扶困境学生360余名。同时,他还组织筹划为平度幸福庄村、平度冷戈庄小学、胶南灵山岛小学建立三处乡村爱心图书馆,捐赠图书2.1万册。2018年,他又联合8支共建单位党支部在平度市大泽山镇与8户贫困家庭结对,帮助贫困家庭农产品销售,为老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生活和学习保障。
“这些乡村生活的孩子们,物质生活现在并不匮乏,但他们缺少专业的音乐教育和丰富的文化生活。”认识到这一点后,作为独立音乐人的张旭,在团市委的“牵桥引线”下,携手音乐路上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组建起青岛市青年音乐人联盟,并把专业的演出和音乐课教学带进了乡村。2018年,张旭在大泽山小学建立“乡村爱心音乐教室”与“困境少年爱心奖学金”项目,为学校开设免费教授声乐和葫芦丝的音乐课程。2022年,张旭在大泽山小学创办的“乡村爱心音乐厅”正式开始演出,高雅音乐走进乡村小学,在青岛的田野间续写着“放牛班的春天”故事新篇。
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为了集合更多的爱心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2012年6月,张旭正式注册,组建起掌上青岛爱心志愿者协会……大集上的志愿服务“五花八门”,满足着社区居民各种需求。而在广场一旁的活动室内,悠扬的乐器演奏声夹杂着听众们的喝彩声时不时地传出,飘散在整个活动大集的每个角落。张旭说,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已经组织了近200次。
“志愿活动不仅需要一颗热衷于公益的心,还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业余时间,要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志愿服务。”张旭说,为了更好地调配志愿服务资源,他们开通了“青岛网络志愿服务平台”,平台上提供了助残、敬老,教育等30多个志愿服务需求项目,志愿者只需登录志愿服务平台,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技能和时间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如此,作为独立音乐人的张旭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集合岛城青年音乐人们,他曾经推出原创音乐作品《等你回家》,随后,又创作了《武汉加油,中国必胜!》。这些本土原创音乐作品在青岛地铁循环播放,“作为一名志愿者,也是一个音乐人,我希望能用我有限的专业力量,释放无限的公益爱心,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张旭说道。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对于张旭来说,军旅生涯是他人生旅途中一段宝贵的经历。“我们家上下四代都是从军的。”张旭自豪地说道,如今,他已经把全部精力投入红色宣讲工作,从2023年开始,他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开展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先后走进全市210所中小学,受益人数达20万余人。
“我要求自己做到一课一准备,给小学的孩子们讲,就以单个故事为主,不能有太多理论。”张旭说,“一个宣讲员,只有熟知听众想听什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把高质量的宣讲课程送到听众的心里。”这些年来,他从田间讲到社区,从学校讲到军营,以小故事展现大党史、用小道理阐释新思想,他的宣讲曾经登上了《求是》杂志,他还曾创新国防教育模式策划“解放军叔叔写封家信”“红领巾小小楼栋长”征兵在楼栋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军拥军的浓厚氛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将牢记初心本色,认真备好每一节国防教育课,用‘童言童语’讲给孩子们听,唤醒他们爱党爱国爱军的朴素情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来源:鲁网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