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泽连斯基宣布乌克兰获得胜利,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9 11:21 1

摘要:不是因为战场尘埃落定,也不是因为和平协议即将签署,而是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亲口宣布“乌克兰获得胜利”的那一刻,新的叙事方式已经悄然确立。问题是,谁信?

文 | 果冉多

编辑 | 果冉多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说句扎心的话,这场已经打了三年的战争,终于在一句“我们赢了”的话语中,走到了某种意义上的终点。

不是因为战场尘埃落定,也不是因为和平协议即将签署,而是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亲口宣布“乌克兰获得胜利”的那一刻,新的叙事方式已经悄然确立。问题是,谁信?

2025年9月8日,美国广播公司(ABC)发布的一段对泽连斯基的专访片段迅速在全球传播开来。乌克兰总统在镜头前面不改一贯的坚定语气,声称“只要乌克兰的国土没有全部被俄罗斯控制,我们就赢了”。

这句话听上去似乎无懈可击,逻辑闭环,立场明确,甚至还有些令人动容。但如果把它放在当前的战场地图上,再对比俄乌冲突的起点与现状,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泽连斯基口中的“胜利”,已经不再是2022年时乌克兰政府口中那种“收复全部领土、赶走侵略者”的胜利。也不是2023年夏季反攻时西方媒体鼓吹的“战略反转”。

甚至连2024年冬季在哈尔科夫陷入苦战时乌军喊出的“坚守就是胜利”都不是。现在的胜利标准,被降到了一个几乎无法失败的地步,只要不亡国,就是赢。

这是在为什么做准备?答案显而易见:为失败包装,为妥协铺路。事实上,从2025年春季以来,乌军在顿涅茨克和赫尔松方向几乎陷入全面防守。

西方武器供应断断续续,兵员缺口日渐扩大,而俄罗斯则逐步巩固了对“乌东四州”的控制。再加上克里米亚早在2014年就已名义上并入俄罗斯版图,至今未见有任何现实意义上的收复动作。

如果不改变胜利的定义,那泽连斯基政府将很难对国内交代,更遑论在国际社会维持正当性。这种操作并不新鲜。

早在2022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曾公开表示,“如果乌克兰能够维持国家独立,那就是一种胜利”。这类“降低门槛”的胜利标准,早就被西方政治精英们作为应对战争长期化、成本高企、舆论疲劳的舆论工具。

但当泽连斯基亲自选择走这条路时,它的象征意义就完全不同了。这意味着乌克兰官方开始从根本上调整对战争成果的定义,准备接受一个“非理想”的结局。

从“全面胜利”到“避免彻底失败”,这是一种心理防线的后撤,也是一种政治话术的重新布阵。而真正的问题是:俄罗斯到底想要什么?

泽连斯基在访谈中预设了一个前提——俄罗斯的目标是“全面吞并乌克兰”。这个陈述本身就值得质疑。回顾2022年2月俄罗斯发动所谓“特别军事行动”时的官方话语,其核心诉求是“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以及“乌克兰中立化”。

虽然这些说法本身就模糊不清,但从未有哪位俄罗斯高层明确提出要“消灭乌克兰国家本身”。在战场推进上,俄军也从未试图占领乌克兰西部大片地区。

其战略重心始终集中在东南部的工业区与战略水域,包括顿巴斯地区、赫尔松、扎波罗热及克里米亚。从2023年开始,俄罗斯便转向巩固现有控制区,试图将其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而非向基辅推进。

因此,泽连斯基设定的这个“吞并论”前提,本质上是一个被故意夸大的稻草人,用于证明一个并不存在的胜利。

在现代战争中,舆论战早已成为国家生存战略的一部分。泽连斯基的这番话术,不光是对内的稳定剂,更是对外的谈判信号。

他在主动制造一个“我们赢了”的幻象,为未来的停火谈判或者领土妥协提供政治台阶。而这个过程的最大受益者,恐怕不是乌克兰,而是美国。

拜登政府曾试图通过长期援助拖垮俄罗斯,却在2024年失去了连任机会。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后,迅速调整对乌政策,要求“停止无底洞援助”,并多次公开暗示乌克兰应“作出现实让步”。

泽连斯基的胜利论调,正好为特朗普政府“叫停战争”提供了一个体面的出口。这样一来,每个人似乎都赢了。

俄罗斯控制了更多土地,建立了战略缓冲地带,得以宣称“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乌克兰虽失地,但保住了国家主权,还能宣称“抵抗到底”。

拜登政府可以说自己“帮助乌克兰击退了俄罗斯的扩张”;而特朗普政府则可以宣称自己“终结了战争、避免了核冲突”,皆大欢喜。

每一方都在用自己的话语构建胜利叙事,哪怕事实早已不再支持他们原本的目标。泽连斯基说“我们赢了”,但他其实已经接受了“我们无法赢”。

俄罗斯说“我们打击了北约代理人”,但他们也清楚自己无法彻底击败乌克兰。美国说“我们捍卫了自由世界”,但他们其实只是找到了一个不再付出代价的下车点。

而最悲哀的,其实是普通乌克兰人。他们看到的是房屋被毁、亲人伤亡、未来不确定。他们或许会问一句:如果这就是胜利,那失败又是什么?

战争还没有真正停止,谈判尚未启动,局势依旧混沌。但从泽连斯基的语言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现实的转向。不是因为战场上发生了什么,而是因为语言的战场已经决定了谁能掌握未来的定义权。

如果“光明的未来”只是建立在替现实找借口的语言游戏上,那这场战争留给世界的,恐怕不只是废墟与教训,更是一次关于真相与操控的深刻演示。

信息来源:泽连斯基:只要俄罗斯没有“全面占领”乌克兰,就是乌克兰胜利 参考消息2025-09-08 19:15

来源:观律鸣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