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连卡佛」传闭店,网友:并不意外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9 11:43 1

摘要:近期,网上有消息传出:成都连卡佛将于2026年1月租约到期后停止运营。同时,亦有传闻表示该门店近期出现多名销售人员离职的情况。这些消息随即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对此,连卡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闭店传言予以否认,并表示近期的人员变动系本季度业务策略调整所致。

近期,网上有消息传出:成都连卡佛将于2026年1月租约到期后停止运营。同时,亦有传闻表示该门店近期出现多名销售人员离职的情况。这些消息随即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对此,连卡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闭店传言予以否认,并表示近期的人员变动系本季度业务策略调整所致。

这家处于传闻中心的门店位于成都IFS,于2014年开业。门店共有两层,占地约7600㎡。该店是品牌在成都的第一家门店,内地的第四家门店。

连卡佛成都IFS店丨图源连卡佛官网

事实上,连卡佛的调整并非仅限于成都门店。目前,连卡佛在内地的在营门店共有三家,分别位于成都IFS、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和上海大上海时代广场;原位于北京银泰中心的门店已于2021年停止营业。

其实,早在成都闭店传闻出现之前,就已有网友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帖称,上海连卡佛门店正在进行内部调整,据发帖内容显示:一楼原有的美妆品牌“消失”了,四楼的男士楼层迁移去了三楼,四楼则改为了奥特莱斯。

关于上海门店的调整动作,连卡佛在接受采访时解释,一楼美妆品牌的变动举主要源于原有的“专柜协议”经营形式,不再适配未来规划,经双方协商后终止了协议。目前,美妆品牌已经迁至三楼。

小红书网友分享的上海连卡佛门店情况笔记截图

无论是成都门店的闭店传闻,还是上海门店的内部调整,从社交媒体上的反馈来看,不少网友并未对这些消息感到诧异。有网友甚至直言“连卡佛可以一直不温不火开了几十年撑到现在也是厉害。”

这种冷静甚至略带平淡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连卡佛即便是在上海、北京这类商业重镇有所动作,也并未在消费者中激起太大水花。这一现象表明,在消费者心中,连卡佛可能正在逐渐褪去昔日的光环。

//

作为创立于1850的老牌高端百货,连卡佛最为人所熟知的tag之一是“买手制”。对于以“买手制”为核心的连卡佛而言,“选品”是其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连卡佛刚进入内地的前些年,连卡佛的产品在部分消费者心中几乎与品味和品质划上了等号。然而,近几年连卡佛的选品方向常常被消费者吐槽,诸如“选品越来越不怎么样”、“牌子越来越少,款式也不行了”,甚至还有网友直接开大,表示“连卡佛这几年的选款太迷了”。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来自多方面。

首先便是选品资源本身竞争力的相对弱化。

以往,诸如连卡佛这样具备一定影响力和自带客流的老牌百货,是许多国内外设计师品牌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选择之一。彼时的连卡佛在品牌筛选中占据主动,甚至可以说更多是品牌争取进入连卡佛的机会,而非相反。

然而,随着线上商业的发展,情况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品牌们通过各种线上渠道进行自主宣传和售卖,这种穿透空间的销售方式,提升了设计师品牌们独立经营的可能性和能力。也因此,连卡佛在选品过程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性,相比从前有所减弱。这就让连卡佛获得“独家”、“尖货”的难度大幅提升。

连卡佛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店丨图源连卡佛官网

除了选品困境之外,连卡佛还面临着“赶不上趟”的困境。在当下的环境中,时尚的变化不再以年、以季为单位,而是以更小的时间周期甚至是社交平台的热点更替来计算。而连卡佛的买手制模式,从选品、采购再到上架,需要一个不短的周期,这很容易造成“慢半拍”的情况,让品牌难以跟上消费者的节奏。

同时,消费习惯的改变也为连卡佛带去了新挑战。现在,许多消费者在购物时愈发理性,冲动消费的几率大大降低。甚至有人通过“虚空消费”来获得满足感,例如将心仪产品加入购物车,享受购物选择的过程,却在冷静之后选择删除,而非实际完成购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贯被贴上“高溢价”标签的高端百货,自然会受到冲击。面对这一变化,连卡佛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选品、价格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此来应对变化带来的冲击,保持竞争力。

写在最后:

连卡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品牌无退出中国内地市场的计划。但仅凭声明难以消除公众疑虑,甚至有可能被消费者视为稳定舆论的权宜之计。这一“不退出”的表态,需要更有力的商业行为来背书,比如内地现有三家门店长期持续运营的能力,以及未来是否会有明确的扩张计划。

毕竟,连卡佛在内地市场曾有“两年关闭三家门店”的经历。早在2000年,品牌就以特许经营的模式进军内地,并在上海、杭州、哈尔滨三地开出了门店。但,这三家门店在2006年和2007年相继闭店。

-END-

来源:马克Mal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