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米集团职业道德委员会发布通告,宣布将对中国区市场部员工王腾因存在失职等违规行为,因此将予辞退处分。
近日,“小米王腾被辞退”的新闻引起了不少人关注。
据媒体报道,小米集团职业道德委员会发布通告,宣布将对中国区市场部员工王腾因存在失职等违规行为,因此将予辞退处分。
根据目前所公开信息显示,王腾在此之前担任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职级为21级,属于公司中层管理干部。
正因此次事件,也体现了小米在职业道德管理上的坚硬立场。
不过也有一些人会感到好奇,为何信息保密能力,对于科技企业而言,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
信息泄密,为何科技公司难以容忍?
要知道,对于一家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主要集中这3点:技术积累、产品路线以及商业策略。
试想一下,如果一家企业的战略意图暴露,就会往往被竞争对手预先布局,抢先一步去获取市场份额。
而对于产品创新点、专利细节出现泄露,那么市场上就会很快出现雷同产品,反而会让产品失去市场独占优势。
商业策略一旦泄露,就会引起资本市场信任,不利于企业股价和融资能力,而且还容易破坏内部协作信任,不利于组织管控。
面对这些后果,大多数科技类公司都会对于信息泄密违规行为都是零容忍态度,更何况像小米这种高度依赖技术迭代与营销策略的公司。
而作为21级中层管理者,王腾本身访问权限高、涉及业务广,一旦泄密公司核心机密很可能会多层次、跨部门影响,所以小米选择辞退他也是很好起到止损、警示等作用。
数据化办公时代,核心机密安全该如何守护?
事实上,像小米信息泄露事件并不罕见,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企业数据遭受外泄,尤其是随着企业逐渐进入数字化办公,对于敏感数据存储、使用以及流转等都面临巨大挑战。
2014年,摩根大通美国分行就出现一起严重的数据泄露事件,超过8300万客户出现信息泄露,然而最初银行选择三缄其口,直到2014年10月才被报道出来。
而由于遭受黑客重创,2700万客户数据遭受泄露,根据调查发现才知道,是因为服务器含有大量遭受未保护的Excel电子表格,这些表格含有高度敏感客户数据,导致黑客破解而引起泄露危机。
作为办公数据处理工具,Excel虽然在数据处理上灵活易用,但在安全性能就存在一定短板。
比如文件容易被本土存储与传播,权限控制比较薄弱;而且操作日记和审计机制缺乏完善,即便泄露了也难以追溯。
比如部分文件还不支持细颗粒度的权限分配,进而容易引起数据越权访问,而且版本管理比较混乱,容易发生误删、篡改且很难恢复。
有什么类似的Excel电子表格,能够填补其安全性能漏洞呢?
有,那就是---云表。
作为领先的国产无代码平台,不仅能帮助企业管理结合自身需求开发属于自己的管理系统,不必依赖于编程技术,而且在数据安全性能上也填补以往传统Excel漏洞。
1.权限体系严密:云表支持从表格、视图再到行列级别的精细化权限控制,避免信息过度泄露;
2.操作全程留痕:云表会自动记录所有修改、查看以及分享等痕迹,方便进行审计与溯源;
3.数据加密备份:云端存储支持配合端到端的加密,从而降低数据丢失与泄露;
从“人防”到“技防”,构建企业数据免疫系统
王腾此次事件,不仅只是惩戒员工那么简单,更是对企业数据整体处理能力的一次警示。
随着企业进入数字化高度发展,若仅仅依靠制度、培训的“人防”还远远不够,还需结合云表这类有高度控制数据处理能力的““技防”工具。
唯有这样,才能更好为企业敏感数据真正建立起“免疫系统”,确保在安全可控环境中核心信息得到创造价值。
文/康
来源:云表无代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