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蒙合兵一处,打响首次边防演习,刚谈妥的管道合作,不容有失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9 11:59 1

摘要:9月的中蒙俄边境草原上,无人机嗡嗡地贴着草尖飞,装甲车碾过戈壁的声音几公里外都能听见,三国士兵拿着对讲机喊着不同语言,却能同步扑向同一个目标 ——

9月的中蒙俄边境草原上,无人机嗡嗡地贴着草尖飞,装甲车碾过戈壁的声音几公里外都能听见,三国士兵拿着对讲机喊着不同语言,却能同步扑向同一个目标 ——

这场 “边防合作 - 2025” 演习,可是三国头一回把边防力量拧成一股绳。

而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来看,中俄蒙三国军队这次合兵一处,打响联合演习,守的不只是边境线,更是一条刚敲定的 “能源大动脉”。这背后的门道,得慢慢说。

中俄蒙首次举行边防合作联合演练

这次演习最有意思的规矩,是 “在谁境内、由谁牵头”。

9 月 8 号到 9 号,三国在中方这边搭了个联合指挥中心,各式装甲车以及坦克等无人装备混在一块儿编队。

从联合统筹、联合侦察、再到联合封控、联合打击、最后是联合移交,整套流程走下来行云流水,有效提高了三方联合打击边境地区恐怖破坏活动的能力。

而在这次演习的前两天,中俄蒙三国刚刚定下一件合作大事:敲定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项目。

管道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出发,穿过蒙古国,进入中国境内,建好后每年能给中国送 500 亿立方米天然气。

再加上已经升级的 “西伯利亚力量 1 号”和远东管道,三条管道连起来,就是一条严密的能源网。

天然气管道

而“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对三国来说,可不止是送气这么简单。

中国能多些天然气来源,能源供应更有保障了;

俄罗斯能把天然气卖出去,带动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发展;

蒙古国更实在,收过境费不说,还能给本地人创造几千个工作岗位。

而要想能源合作保持稳定,边境安全这道关口必须要把好。

就在近日,美媒福克斯新闻的主播杰西·沃特斯,就在电视节目中公然拿中俄蒙能源管道合作说事,并且恐吓称“有人可能会像当年炸毁北溪管道一样,炸毁这条管道”

要知道,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北溪管道被蓄意破坏,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担忧。

福克斯新闻主播杰西·沃特斯

曾获得过普利策奖的美国资深记者赫什,就指出这次爆炸事件“是由美国一手策划的”。

尽管美国政府多次否认,但种种细节都表明,北溪管道被炸事件的背后,绝不简单。

这也从侧面说明,跨国管道的安全,至关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中俄蒙会在敲定管道合作之后,立刻启动联合演练,严格防范并打击地区恐怖破坏活动。

之前 “西伯利亚力量 1 号” 运行时,中俄边防就常一起在管道沿线巡逻。

这次演习更直接,中俄蒙三方劲儿往一处使,共同给这条能源线加上一道“保险栓”。​

北溪管道事件

其实中俄蒙早就想明白了,要干事,安全和经济得一起抓。“中蒙俄经济走廊要建设好,推进安全合作机制必不可少”!这次联合演习和管道合作凑一块儿,就是把这话落到实处。​

往远了看,这种 “安全护着经济,经济反过来撑安全” 的模式,还能让三国合作范围更大。

除了边防和能源,最近三国还商量着一起搞农业、做旅游,但这些事要成,没个安稳的边境环境可不行。

现在全球不少地方还被裹挟在地缘冲突之中,中俄蒙这波操作却让人看到:好好商量、一起干事,真能实现 “1+1+1>3”的效果。

就说这次演习,没谁争着当 “老大”,而是 “谁的地盘谁牵头,大家一起商量”;

管道合作也没谁吃亏,而是把三国的需求都考虑到了。

中俄蒙深化合作

这种 “互相尊重、都能得利” 的态度,才是合作能长久的关键。​

正如中方一贯强调的那样,“中俄蒙的边防和经济合作,给地区安全发展提供了‘自己选、一起谈’的新路子。”

以后随着联络办公室正常运作、演习变成常态、管道慢慢建好,三国还可能一起搞生态保护、应对突发灾害 ——

比如一起灭草原大火、一起保护跨境的水资源,让更多人享到合作的好处。​

从草原上三国士兵一起训练,到管道里流淌的天然气,中俄蒙其实是在用行动告诉大家:合作不是说说而已,得拿出实在的办法,让每个参与的国家都能得着好处。

草原上,中俄蒙三国士兵一起训练

在现在这个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这种不搞 “你输我赢”、只讲 “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的合作,或许才是最该被看重的。​

来源:莱茵船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