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接过我的行李,嘴里念叨着:"瘦了,又瘦了,在城里吃不好吧?"
我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院子里的槐花开得正盛,香味一阵阵地往鼻子里钻。
我妈正在厨房里忙活,听到动静就探出头来,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
"回来了!"
她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计,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迎了出来。
我注意到她的头发又白了许多,腰也比上次见面时更弯了一些。
"妈,我回来了。"
我心里涌起一阵酸涩,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她接过我的行李,嘴里念叨着:"瘦了,又瘦了,在城里吃不好吧?"
其实我并没有瘦,只是她总觉得我瘦。
这么多年来,每次见面她都要这么说一遍。
晚饭很丰盛,都是我爱吃的菜。
红烧肉、糖醋鲤鱼、凉拌黄瓜,还有她亲手包的韭菜饺子。
我知道这些菜她准备了一整天。
"多吃点,多吃点。"
她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自己却只是看着我吃,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我问她最近身体怎么样,她总是说很好很好。
问她有什么需要的,她也总是说什么都不缺。
其实我心里明白,她一个人在家,能有多好。
前几个月村里的王婶说,经常看见我妈一个人在院子里坐到天黑。
有时候和邻居唠嗑,说着说着就掉眼泪,问她为啥哭,她就说眼睛进沙子了。
这话传到我耳朵里的时候,我正在公司开会,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但我还是告诉自己,工作要紧,等忙完这阵子就回去看她。
可这一忙,又是大半年过去了。
吃完饭,我们坐在院子里聊天。
夜风很凉,她给我披了件外套。
月亮很圆,像个大饼子挂在天上。
"城里的月亮也这么圆吗?"她问。
"差不多吧。"我随口答道。
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抬头看过月亮了。
每天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路上,哪有时间看月亮。
她又问我工作忙不忙,有没有对象,什么时候能稳定下来。
我一一回答着,心里却想着明天要早点回去,后天还有个重要的会议。
其实那个会议并不是特别重要,只是我习惯了给自己找理由。
聊着聊着,她突然说:"要不我跟你回去住一段时间吧?"
我愣了一下,手里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
"你跟我回去?"
"是啊,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意思,想去看看你住的地方,帮你收拾收拾房子,做做饭。"
她的眼睛在月光下亮亮的,像个小孩子在期待什么。
我心里立刻涌起一阵慌乱。
城里的房子很小,只有一室一厅,她来了住哪里?
而且我的生活习惯她肯定不适应,晚睡晚起,经常加班到深夜。
还有,我的朋友们都不认识她,带她出去多不方便。
最重要的是,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突然多个人,会让我觉得束缚。
"妈,城里生活节奏快,你可能不习惯。"
我试图劝她打消这个念头。
"我能适应的,我又不娇气。"
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固执。
"而且房子太小了,你住着不舒服。"
"我不怕,打个地铺就行。"
我发现她已经想得很周到了,显然这个想法在她心里已经存在很久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她,只能含糊地说:"等过段时间吧,等我工作稳定一些。"
她没有再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但我能感觉到她的失望,就像月亮被云遮住了一样。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每次我央求她买什么东西,她都是这样点头的。
明明心里舍不得花钱,但从来不会直接拒绝我。
那天晚上我躺在小时候的床上,听着她在隔壁房间轻微的翻身声,心里五味杂陈。
这张床我已经很久没睡过了,感觉又硬又窄。
墙上还贴着我小时候的奖状,已经泛黄了。
我想起小时候每次生病,她都会守在我床边一整夜。
我想起每次考试考得不好,她总是安慰我说下次努力就行。
我想起每次我要出远门,她总是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各种东西塞进我的行李箱。
可现在,她只是想跟我住一段时间,我却觉得是负担。
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起来到院子里坐一会。
月亮还在那里,但云多了,一会儿明一会儿暗的。
这时候听到隔壁房间传来轻微的哭泣声。
我的心一下子紧了,蹑手蹑脚地走到她房门外。
"老头子啊,儿子不愿意让我去城里住,我是不是很没用啊?"
她在跟我爸的照片说话。
我爸十年前就去世了,但她还是习惯跟他说话。
"我想他想得厉害,可又不敢说,怕给他添麻烦。"
"我知道城里生活不容易,我不是想去享福,我就是想给他做做饭,看看他瘦成什么样了。"
听到这里,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原来她不是想去城里享福,她是想照顾我。
而我,竟然把她的关心当成了负担。
第二天一早,她很早就起来给我做早饭。
小米粥、煮鸡蛋、咸菜丝,还有她自己烙的饼。
"慢点吃,不着急。"
她坐在对面看着我吃,眼睛里满是慈爱。
昨晚的哭泣像是没有发生过一样,她又恢复了那个坚强的母亲形象。
但我知道,那些眼泪是真的。
吃完饭,她又提起昨天的话题。
"我真的想去看看你住的地方,哪怕住几天也好。"
她的声音很轻,像在小心翼翼地试探。
我心里一阵烦躁,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妈,我真的很忙,没时间照顾你。"
"我不用你照顾,我自己能照顾自己,还能照顾你呢。"
她的话让我更加不安。
我不想让她看到我的生活有多混乱,不想让她知道我经常吃泡面,不想让她为我操心。
更重要的是,我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等以后吧,等我换个大点的房子。"
我又一次用借口搪塞她。
她沉默了很久,然后说:"那你什么时候再回来?"
"过年吧,或者中秋节。"
其实我心里也没底,工作那么忙,能不能抽出时间都不一定。
就在这时候,村里的广播响了起来。
"各位乡亲们,现在播报一则寻人启事,咱们村的李大娘走失了,八十三岁,患有老年痴呆症......"
我妈听到这里,脸色一下子变了。
"李大娘?那不是住在村东头的李大娘吗?"
她站起来就往外走。
"我得去看看,她家儿子在外地打工,家里就她一个人。"
我跟着她出去,看到村里很多人都在往东头走。
到了李大娘家,看到她儿子已经从外地赶回来了,正在院子里哭。
"我就是前天晚上打了个电话,我妈说她挺好的,没想到今天早上邻居发现她不在家了。"
李大娘的儿子一边哭一边自责。
"早知道这样,我就把她接到城里去了,哪怕挤一点也没关系。"
我听着这话,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
我妈在旁边安慰他:"别着急,大家都在找呢,肯定能找到的。"
但我看得出来,她的眼神很复杂。
她是在想,如果有一天她也出了什么事,我会不会也像李大娘的儿子一样后悔。
下午,我本来计划第二天再走的,但心里越来越不安。
她那期待的眼神让我无法承受,我怕她再次提起要跟我回去的事。
于是我撒了个谎,说单位临时有急事,需要马上回去。
"这么急啊?"
她显然很失望,但还是开始帮我收拾行李。
她往我的包里塞了很多东西:她做的咸菜、土鸡蛋、还有一袋子她亲手晒的干菜。
"路上饿了就吃点。"
她一边收拾一边说。
突然,她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包裹。
"这是我给你织的毛衣,城里冷,穿着暖和。"
我接过来一看,是一件深蓝色的毛衣,针脚密密麻麻,很规整。
"妈,这得织多长时间啊?"
"也没多长时间,就是晚上看电视的时候织织。"
她说得轻松,但我知道,以她的眼神,织这件毛衣肯定很费劲。
村里只有两台电视机,她晚上看电视的时间加起来也没多少。
大部分时间,她都是一个人在昏暗的灯光下织这件毛衣。
想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阵酸涩。
我站在门口等车,她也站在门口送我。
夕阳西下,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路上小心,到了给我打个电话。"
"知道了。"
车来了,我匆匆上车,没有回头看她。
但是在车窗的反光镜里,我看到她一直站在门口,直到车子消失在拐弯处。
在回城的路上,我一直想着她失望的表情。
我想起刚才李大娘走失的事,想起她儿子的懊悔。
我想起她昨晚对着我爸照片说的话。
她养育我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要求过什么。
现在只是想和我住一段时间,我却觉得是麻烦。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时候我大概七八岁,有一次发高烧,烧得迷迷糊糊的。
那时候村里还没有医生,最近的卫生院在十几里外的镇上。
她背着我走了十几里路,走一段歇一段,累得气喘吁吁。
到了卫生院她累得几乎站不住了,但还是坚持陪着我看完病。
医生给我打针的时候,我哭得很厉害,她就在旁边一直哄我,给我讲故事。
整整三天三夜,她就睡在卫生院的椅子上,一步都没有离开过。
还有一次,我考上县里的重点中学,需要交一笔不菲的学费。
家里当时很困难,我爸在建筑工地干活,一个月也挣不了多少钱。
她东拼西凑了很久才凑够,还向邻居借了不少。
交学费那天,她把钱用手绢包了一层又一层,小心翼翼地藏在内衣口袋里。
"这是妈妈所有的积蓄了,你一定要好好读书。"
她那时候说这话的表情,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那种期待,那种不舍,还有那种坚定。
而现在,她只是想和我住一段时间,我却连这点要求都不能满足她。
车上的收音机在播新闻,说是城里又涨房价了。
我想,也许我应该换个大一点的房子,这样她来了也有地方住。
但马上又想,换房子要多花很多钱,而且手续很麻烦。
算了,还是等等再说吧。
这样想着,我又给自己找了个理由。
回到城里的出租屋,看着这个空荡荡的房间,我突然觉得很孤独。
冰箱里除了几瓶啤酒什么都没有,桌上堆着一摞摞的文件。
墙上挂着一个钟,滴答滴答地响着,特别刺耳。
这就是我的生活,忙碌、单调、没有温度。
我想起她说的话:"我帮你收拾收拾房子,做做饭。"
也许有个人帮我做饭,陪我说话,生活会温暖一些。
也许我应该让她来,哪怕只是住几天。
但是内心深处,我还是觉得不方便。
我害怕她看到我生活的真实状态,害怕她为我担心,更害怕自己的生活被打乱。
这样想着,我给她打了个电话。
"妈,我到了。"
"这么快就到了?路上还顺利吧?"
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挺顺利的。"
我想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对了,李大娘找到了吗?"
"找到了,在河边的草丛里,幸好没出什么事。"
"那就好。"
"她儿子说了,过几天就把老人接到城里去,再也不让她一个人在家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里带着一丝羡慕。
我听出来了,但还是装作没听见。
"那你早点休息吧,别熬夜了。"
"知道了。"
挂了电话,我坐在沙发上发呆。
窗外是城市的夜景,霓虹灯闪烁,车水马龙。
我想起老家的夜晚,安静得只能听到虫鸣声。
我想起她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月亮,等着我的电话。
突然,手机响了,是一条短信。
"儿子,妈刚才想起来忘了告诉你,你的毛衣如果小了就拿去改一下,别勉强穿。还有,城里天气变化大,记得多穿点衣服。"
看到这条短信,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她总是这样,总是想着我,从来不为自己考虑。
而我呢?
我为了自己的方便,自己的舒适,冷漠地拒绝了她唯一的要求。
突然,我意识到自己有多自私。
她辛苦养育我这么多年,现在老了,孤独了,只是想和儿子住一段时间,这有什么错?
而我却因为自己的方便,冷漠地拒绝了她。
我想起她眼中的失望,想起她小心翼翼的试探,心里一阵阵地疼。
她已经六十多岁了,还能有多少时间?
而我却在计较这计较那,把最珍贵的时光都浪费了。
我想起李大娘的儿子,想起他的懊悔。
如果有一天我妈也出了什么事,我会不会也像他一样后悔?
会的,我一定会后悔一辈子。
我拿起电话,又放下,又拿起。
我想告诉她,我改主意了,我想接她来城里住。
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怎么说?说我刚才是骗她的?说我其实很想她来?
这样会不会让她觉得我很虚伪?
算了,明天再说吧。
可是明天她会不会以为我又是随便说说?
我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拨通了她的电话。
"妈?"
"怎么了?这么晚了还不睡?"
她的声音里带着关切。
"妈,你如果真的想来城里住,那就来吧。"
电话那边沉默了很久,久得我以为电话断了。
"真的吗?"
她的声音里带着不敢置信的惊喜。
"真的,我明天就回去接你。"
"不用不用,我自己坐车去就行,你工作忙。"
"那怎么行,我去接你。反正也没什么急事。"
我突然发现,那些我以为很重要的工作,其实都可以推一推。
"那......那我收拾收拾东西?"
她的声音颤抖着,像个得到糖果的小孩子。
"收拾吧,我们一起在城里住一段时间。"
挂了电话,我感觉心里轻松了很多。
也许生活会因此而改变,也许会有一些不便。
但是,能让她高兴,这些都不算什么。
毕竟,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而我,已经欠了她太多的陪伴。
我开始收拾房间,把沙发整理一下,明天去买个折叠床。
冰箱里要买点菜,她来了肯定要给我做饭。
还要买点她爱吃的东西,她喜欢吃甜食,城里的糕点她应该会喜欢。
想着这些,我突然觉得生活有了盼头。
有个人等着我回去,有个人要跟我一起生活,这种感觉真好。
我想起她织的那件毛衣,想起她包在行李里的咸菜和鸡蛋。
那些东西里面,包含着她所有的爱。
而我,终于准备好接受这份爱了。
来源:就喜欢说三道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