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1年,这支部队开始使用“100部队”这一秘密番号,从此在黑暗中更加肆无忌惮地开展罪恶活动。
在日本侵华那段黑暗且惨痛的历史中,除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
还有一支同样罪恶滔天的秘密细菌战部队——日本关东军第100部队。
它被称作731部队的“恶魔兄弟”,其累累罪行不容被历史遗忘。
日本关东军第100部队对外有着看似人畜无害的公开名称——“关东军马匹防疫部”(又称“关东军兽疫预防部”)。
它打着研究动物防疫的旗号,暗地里却在进行着细菌武器研制和细菌战准备。
妄图以这种隐蔽的方式实现其不可告人的战争阴谋。
1941年,这支部队开始使用“100部队”这一秘密番号,从此在黑暗中更加肆无忌惮地开展罪恶活动。
它的筹建可以追溯到1935年,1936年与731部队同期正式建立(也有说法称是1939年建成)。
其总部设立在长春市孟家屯,也就是如今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振兴路附近。
它的前身是1931年11月成立的“关东军病马收容所”。
从最初的病马收容逐渐演变成一个庞大的细菌战研究基地。
名义上,它隶属于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但实际上却由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直接指挥。
这种特殊的隶属关系也为其秘密开展细菌战活动提供了便利。
这支部队规模庞大,总部占地约10万平方米,工作人员最多时达900多人,平时也有600 - 800人。
其中不乏细菌、化学、兽医等领域的专家,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罪恶的科研群体。
为日本的细菌战计划出谋划策、实施实验。
日本关东军第100部队的核心任务是研制细菌武器、培训细菌战人员。
它的研究范围不仅针对牲畜、农作物,还涉及人畜共患的细菌。
并且进行了大量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
在它所研究的细菌种类中,有鼻疽菌、炭疽菌(人畜共患)、牛瘟、羊痘等专门针对牲畜的病菌。
锈菌、斑驳菌等危害农作物的病菌;甚至还包括植物性毒药。
这些病菌和毒药一旦被使用,将会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而这支部队的主要罪恶活动,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1. 活体人体实验:是最为残忍的行径之一。
他们将健康活人,包括中国人、朝鲜人和俄罗斯人,当作实验品,注射病菌(如炭疽、鼻疽)及毒药(如氰化钾)。
然后冷漠地观察他们的反应,最后进行残忍的解剖。
战后在遗址附近,人们发现了大量埋尸坑和人骨,这些冰冷的遗骸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惨痛。
2. 野外细菌战演习:1942年,他们在中苏边境的河流、草场播撒炭疽、鼻疽菌,完全不顾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这种在实战环境下进行的细菌战演习,充分暴露了他们妄图通过细菌战来达到侵略目的的险恶用心。
3. 大规模生产细菌武器: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他们进行了大规模的细菌武器生产。
年产量曾达到炭疽菌1000公斤、鼻疽菌500公斤,如此庞大的数量,一旦投入使用,将会造成无数无辜生命的消逝和巨大面积的灾难。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已成定局。
为了销毁罪证,这支部队的官兵们开始了疯狂的行动。
他们炸毁建筑设施,使用了3吨炸药,将原本的基地化为一片废墟。
焚烧档案资料,熊熊大火持续数日,试图将所有的罪行证据付之一炬。
运走或销毁大部分资料,妄图抹去这段黑暗的历史。
最后,人员撤回日本,以为可以逃避应有的惩罚。
然而,正义不会缺席。在1949年苏联进行的“伯力审判”中。
部分战犯(如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兽医部长高桥隆笃等)供认了100部队的罪行,提供了关键证据。
虽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未专门审判其罪行,但这些供词和证据已经足以证明他们的滔天罪恶。
如今,原址大部分建筑已被毁,仅存一座十多米高的烟囱,孤独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当年的惨痛。
这座烟囱已成为吉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见证了那段黑暗的历史,也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位于长春的伪满皇宫博物院内设有侵华日军第100部队罪证陈列馆。
馆内陈列了大量历史照片和档案扫描件,这些珍贵的资料生动地展示了这支部队违反国际公约、蓄谋实施细菌战的历史真相。
每一个参观者走进这里,都会被那段惨痛的历史所震撼,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的残忍和罪恶。
日本关东军第100部队的罪行,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略战争中违反国际法、进行细菌战准备的铁证。
虽然其规模和“知名度”可能不及731部队,但其残忍性和危害性同样令人发指。
由于日军战败时的大规模销毁证据,许多细节可能已永远被历史尘埃掩埋,但现存的确凿证据足以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
我们必须牢记这段历史,从中汲取教训,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同时,我们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让世界看清日本军国主义的真面目,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正义。
来源:臻情康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