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买陪嫁房只写自己名,男友急了:写岳父母名,我父母怎么养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4 00:26 1

摘要:建军刚才在电话里几乎是吼出来的那句话,还在我耳边回响:"写岳父母名,我父母怎么养老?"

我放下那部黑色的诺基亚手机,手还在微微发抖。

建军刚才在电话里几乎是吼出来的那句话,还在我耳边回响:"写岳父母名,我父母怎么养老?"

这是我们交往三年来第一次这样激烈地争吵。

事情要从上个月说起。

我和建军都是1982年生人,在这个房价蹭蹭往上涨的年代里,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简直是痴人说梦。

我父母都是国营纺织厂的工人,我爸是车间主任,我妈在后勤科,两人每月工资加起来不到三千五。

建军家条件稍好些,父亲承包了个小装修队,母亲在百货大楼卖布料。

我们原本计划2006年结婚,可房子的事一直悬在心头像块石头。

那天晚上,我妈突然对我说:"小慧,我和你爸商量了,咱家这些年攒的六万八千块钱,再加上找你大伯借两万,给你买套房子当陪嫁。"

我愣在那儿,半天说不出话来。

六万八千块钱,那是我父母十八年的血汗钱啊。

我爸放下手中的《参考消息》,推了推那副在眼镜店配的老花镜:"闺女要嫁人了,当爹妈的总得表示表示。"

我妈接着说:"现在不买,过两年更买不起了,听说明年要涨到一千二一平米呢。"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家三口坐着公交车去了城南的售楼处。

那是个叫"阳光花园"的小区,六十五平米,均价八百五一平米,总价五万五。

我妈掏出那个用了十几年的军绿色帆布包,里面装着一沓沓用橡皮筋捆着的钞票。

售楼小姐穿着时髦的小西装,问房产证写谁的名字时,我妈想都没想就说:"写我闺女的。"

回到家,我把这事告诉了建军。

原以为他会高兴,没想到他的脸色一下子变了。

"小慧,这样不合适。"他皱着眉头说。

"怎么不合适?"

"按理说,这房子应该写你父母的名字,他们出的钱嘛。"

我心里一暖,觉得这个男人考虑得挺周到。

可接下来他的话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或者,咱们结婚后,把房产证过户给你父母。"

"为什么要这样?"

建军坐在我家那张老式的三人沙发上,认真地说:"小慧,你想想,咱们将来有了孩子,这房子不是要留给孩子的吗?可如果房子在你名下,万一你父母有个什么事需要用钱,把房子卖了,咱们一家三口住哪儿?"

我当时就火了:"你这话什么意思?我父母会卖我的房子?"

"我不是这个意思。"建军赶紧摆手,"我是说,万一他们年纪大了需要看病什么的,房子在他们名下,他们处理起来方便,也不用麻烦咱们。"

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可心里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回家后,我把建军的话转述给父母听。

我妈正在厨房里择韭菜,听完后停下手里的活计,琢磨了一会儿说:"这小伙子倒是想得挺远。"

我爸坐在小马扎上修收音机,头也不抬:"既然是给闺女的陪嫁,写闺女名字理所当然。"

我妈放下菜,走到客厅:"老头子,你听我说,人家小伙子说得也不是没道理。咱们年纪大了,万一真有个病灾的,总不能让孩子们为难。"

我爸这才抬起头:"那你的意思呢?"

"我觉得,要不就写咱们两口子的名字得了。"

我急了:"妈,这房子本来就是给我的陪嫁,怎么能写你们的名字?"

我爸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闺女说得对,陪嫁就是陪嫁,哪有往外推的道理。"

就这样,我们还是按原计划把房产证办在了我的名下。

可建军似乎一直对这事耿耿于怀。

这个月初的一个周末,他又提起这事。

"小慧,我越想越觉得不妥当。"

"又怎么了?"我正在看《还珠格格》重播,有些不耐烦。

"我昨天跟我妈唠嗑,她说了一句话,让我一宿没睡着。"

我把电视声音调小:"什么话?"

"她说,将来咱们结婚后,我父母的养老主要靠咱们小两口,可你父母有房子在手,至少衣食无忧,不用咱们操心了。"

我一下子明白了他家的如意算盘。

在他们看来,房子在我父母名下,就意味着我父母有了养老的保障,而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把养老的重担全部推给我们。

这种想法让我既愤怒又寒心。

"建军,你们家的意思是,我父母有了房子,我就可以撒手不管了?"

"哪能呢,小慧。"建军急忙解释,"我妈的意思是,这样安排对两家都公平。"

"公平?"我冷笑一声,"我父母辛辛苦苦攒了十几年的钱给我买房子,到头来还要自己解决养老问题,你告诉我这叫公平?"

建军的声音也高了起来:"那你说怎么办?我爸妈没钱给我买房,将来老了光靠我一个人怎么养得起?你家有房子,至少有个保障不是?"

就是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我心中的怒火。

"建军,你给我听清楚了,我父母买这套房子,是为了让我在婚后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不是为了给你们家减轻负担!"

"那我父母怎么办?难道就活该受苦?"

我们越吵越凶,最后我直接摔了电话。

坐在那儿哭了半天,我开始怀疑这个男人到底爱的是我,还是我家的那套房子。

晚饭时,我妈看出我眼睛红肿:"怎么了,闺女?跟建军吵架了?"

我把今天的争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母。

我爸听完后沉默了很久,最后放下碗筷说:"这小伙子想得倒是挺实际。"

"爸!"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先别急,听我说完。"我爸摆摆手,"养老这事,确实是个大问题。我和你妈现在身体还硬朗,可再过十几年呢?"

我妈也点头:"你爸说得对。咱们不能光想着给你减负,也得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可是妈,这房子是你们给我的陪嫁啊!"

"陪嫁怎么了?"我妈放下筷子,"房子在谁名下不重要,一家人和和气气才是正经。"

我爸站起身,背着手在屋里走了两圈:"小慧,你男朋友考虑得很现实。现在养老压力这么重,年轻人确实不容易。"

我被父母的话感动得眼泪又下来了。

他们总是这样,宁愿自己吃亏也要为我着想。

可建军的话里话外那种精明算计,真的让我心凉。

第二天下午,建军拎着一兜苹果来我家。

一进门,他就对我父母深深鞠了一躬:"叔叔阿姨,昨天的事是我考虑不周,说话也不合适,您二位别往心里去。"

我妈赶紧扶起他:"哎呀,这孩子,快起来快起来。"

我爸也说:"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坐下说话。"

建军在沙发上坐下,深吸一口气:"其实我昨天一夜没睡,想了很多。我觉得房产证还是写小慧的名字最合适。"

我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以为他想明白了。

可接下来的话又让我愣住:"但是,我希望能在房产证上加上叔叔阿姨的名字。"

"这是为什么?"我爸问。

建军认真地说:"这样一来,房子既是小慧的,也是您二位的。将来无论谁遇到困难,都可以合理合法地动用这笔财产。"

我妈和我爸对视一眼,都没说话。

建军接着说:"我知道我昨天的话让小慧伤心了,可我真的不是在算计什么。我只是觉得,既然两家人要成为一家人,就应该把话说开了,把账算明了。"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有些发颤:"我父母确实没能力给我买房,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不希望因为这个,就让小慧你们家承担所有的压力。"

我爸站起身,走到建军面前:"小伙子,你的心思我理解。但你要明白一点,我们给闺女买房子,不是为了减轻你的负担,而是希望她嫁过去后能抬得起头。"

"叔叔,我明白您的意思。"

"房产证的事,你们年轻人商量着办就行。"我爸拍拍建军的肩膀,"但有一条你得记住,我闺女嫁给你,不是带着房产去给你们家当保障的,而是去和你一起过日子的。"

建军眼圈红了:"叔叔,我知道错了。"

我妈这时插话:"其实,我和他爸昨晚商量了一夜。房产证就写小慧一个人的名字。"

"阿姨,那不合适......"建军想说什么。

我妈摆摆手:"你听我说完。我们两口子还能干十来年,暂时用不着靠房子养老。但将来真的有困难了,我相信小慧不会不管我们。"

她看看我,又看看建军:"同样,你父母将来有了难处,我们也不会袖手旁观。因为到那时候,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建军听完这话,眼泪刷地就下来了:"阿姨,您这样说,我更过意不去了。"

我爸也动容了:"孩子,房子是死的,人心是活的。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那天傍晚,建军走的时候,我送他到楼下。

"小慧,我想了很久,觉得我们应该重新考虑一下房子的事。"他突然说。

我心一沉,以为他又要变卦:"你还想怎么样?"

"我想,等我们结婚后,我也在房产证上加上我的名字。"

"为什么?"

"因为我要和你一起承担养老的责任,不管是我父母还是你父母。"

这话说得我鼻子一酸。

三个月后,我们领了结婚证。

房产证上写着我一个人的名字,但我们说好了,等过完年就去加上建军的名字。

然而,春节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们改变了想法。

我公公因为工程款被拖欠,资金链断了,眼看着十几个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建军急得团团转,我主动提出用房子抵押贷款。

"小慧,这怎么行?房子是你的。"建军说。

"咱们是夫妻,还分什么你的我的?"

我们拿着房产证去银行,顺利贷出了八万块钱,解了燃眉之急。

那天晚上,我公公握着我的手,老泪纵横:"小慧啊,我这辈子没白疼你。"

今年夏天,我妈因为子宫肌瘤住院做手术,虽然是良性的,但手术费加上住院费也要两万多。

我父母正发愁呢,建军二话不说就从家里拿来了钱:"这是我和小慧这两年攒的,您先用着。"

我妈躺在病床上,抓着建军的手说:"好孩子,妈没看错人。"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关于房产证的那场争论,实际上暴露了我们对婚姻理解的肤浅。

建军那时候总想着要算清楚账,要分明白责任,却不明白夫妻本来就是一体的。

而我也太敏感,总觉得别人在算计,却忽略了他心里的压力和不安。

这几年下来,我们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夫妻,不是各自保护各自的利益,而是把对方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

前几天,建军跟我商量,准备在城北再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

"为什么要买那么大的?"我问。

"咱们要孩子了,而且我想把两边的父母都接过来一起住。"

"你想好了?四个老人住一起,会不会有矛盾?"

建军笑了:"肯定会有矛盾,但一家人住在一起,有个什么事也好相互照应。再说,我们年轻,多担待着点儿就是了。"

我听了心里暖暖的。

这个曾经斤斤计较的男人,现在想的是怎么让两家老人都过得舒心。

"那新房子的房产证写谁的名字?"我故意问他。

"写咱们一家六口人的名字。"他认真地说。

我愣了一下,然后笑了。

是啊,到那时候,我们就真的是一家人了。

昨天晚上,我把这几年的变化说给我妈听。

我妈正在给未出世的外孙织毛衣,听完后放下毛线针:"闺女,妈当初就看出来了,建军是个好孩子,就是想得太多。现在想开了,比什么都强。"

我爸在一旁看报纸,头也不抬地说:"房子算什么?人心齐了,家就稳了。"

我靠在我妈怀里,感受着从她身上传来的温暖。

想起三年前那场关于房产证的争吵,现在觉得好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那时候的我们,把房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却不知道真正重要的是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现在我们明白了,房子只是个住处,家才是我们要用一辈子去经营的地方。

来源:奋发书签r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