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国乒混双新生代这次还不能挺过“决胜局魔咒”,巴黎周期最后一班车就真错过了。
如果国乒混双新生代这次还不能挺过“决胜局魔咒”,巴黎周期最后一班车就真错过了。
谁也没想到,一场普通挑战赛的首轮,能在凌晨两点把球迷吓出冷汗。
黄友政/石洵瑶2-0领先被拖进决胜局,像极了去年他们在多哈先拿冠军点却被张本/早田翻盘的剧本。
心脏不好的人,看完第三局11-3的溃败就已经关直播了。
好在这一次,他们没有复制悲剧。决胜局11-4,干脆得像把碎玻璃一口气吞下。
真正让人长舒一口气的,是比分之外的细节。
1. 暂停时刻。
第四局结束后,镜头扫过教练席,肖战没讲战术板,只说一句:“发长球,她(阿布拉米安)退台就退到西伯利亚去了。”石洵瑶听完猛点头,第五局果然连续三个长球直接得分。
2. 黄友政的拧拉。
过去他拧拉弧线高,容易被对手反拉,今年夏训教练组让他改“劈长+快撕”组合技。
昨晚他试了三次,两次直接得分,一次造成对面回球冒高。
新东西第一次上战场就见效,年轻人心里有了底。
3. 对手其实并不弱。
很多人以为俄罗斯组合无名小卒,一查才知道,卡特斯曼的教练是老帅马祖诺夫——当年带梅兹打王励勤的那位。
阿布拉米安的正手贴防,在多哈资格赛把头号种子逼到决胜局。
所以3-2一点都不丢人,反而像一次实战压力测试。
把视线拉高一点,这场球还藏着一条暗线:国乒混双正在悄悄“换血”。
王楚钦/孙颖莎牢牢占据奥运一号,二号位置悬而未决。
林诗栋/蒯曼之前呼声最高,可连续两次输给台北组合,稳定性被教练组打问号。
黄友政/石洵瑶此刻冒出来,等于把选择题重新扔回桌面。
下一轮对韩国的朴奎炫/金娜英,是个更硬的钉子。
金娜英的反手生胶弹击,节奏怪异,去年把蒯曼弹得原地打转。
如果黄友政/石洵瑶能连过两关,教练组就很难再把他们当“观察对象”,而是直接写进备选名单。
再往远看,本次阿拉木图站国乒一共19场外战,输了6场,其中4场输给日韩。
看似正常,但仔细扒一下输法:
男单两败,都是被对手发抢三板直接拉穿;
男双两场一轮游,全是接发球摆短摆高了被挑打。
问题集中到一块——前三板的老毛病又犯了。
混双这边,黄友政/石洵瑶恰恰是前三板最简洁利落的一对。
正手冲、反手撕、接发直接拧,三板之内解决战斗,不给对手怪节奏的机会。
所以昨晚的惊险,不只是两张年轻人的心跳,更像是一面镜子,把国乒最焦虑的短板照得清清楚楚:越是奥运临近,越怕年轻人顶不上来。
接下来24小时,黄友政/石洵瑶如果跨过韩国这对怪拍手,话题就会从“小将险胜”变成“国乒混双二号位真来了”。
反之,一旦崩盘,所有关于换血的讨论都会被按下暂停键。
球迷能做的事其实很简单:把闹钟定好,明晚继续熬一次。
毕竟,巴黎名单的暗战,从来不是在大赛决赛,而是藏在阿拉木图这种“普通周三”里。
来源:悬崖顶观景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