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上在群里面聊天,有朋友说「看不懂AI未来的人,等美联储降息的时候,一定会错过大机会」,这刚好和我们过去一个月的布局完全相反,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主要策略是「价值为王,远离AI股」。
早上在群里面聊天,有朋友说「看不懂AI未来的人,等美联储降息的时候,一定会错过大机会」,这刚好和我们过去一个月的布局完全相反,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主要策略是「价值为王,远离AI股」。
我看到的是,NVDA在过去一个月明显滞涨了,80%以上的AI股高位回撤了30%,纳指跑输了道指接近5%,大量资金从科技股流出。这些信号足以证明我的判断,整体趋势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小盘股、价值股和超跌大盘股可能会迎来补涨行情,相对比在高位的AI股可能更加值得持有,这是历史数据告诉我们的答案。
这位朋友因为重仓了AVGO,恰好AVGO这几天股价创下了历史新高,他看到的是AI板块正在涌现积极的做多机会,他进一步这样对我进行了反击,「你只看到NVDA,你知道NVDA跌的原因吗?NVDA涨不动是因为AVGO,并不是说AI不行,AI后面不仅有NVDA,还有核电和数据中心一揽子行业」。
我们今天更多想罗列的是一个事实,最近创新高的AI股不能说没有,不过我自选股里面差不多150家AI股里面,有且只有AVGO、ALAB、APP、NTAP、NET、MU、ANET、NBIS这几家公司创下了阶段性新高,至于其他的AI股呢,大多都是在8月5日已经阶段性见顶。
像这位朋友比较看涨的核电行业,诸如OKLO、NNE、VST、SMR,大多都已经连续下跌了一个多月,事实上并没有走出所谓的强势行情,液冷板块的VRT、DELL等等也是回撤了20%,芯片板块除了AVGO创下了历史新高,TSM在高位滞涨2个月,AMD和NVDA回撤了10%以上。
这位朋友和我的争议点在于,他是把少数成功的特例公司,当成了整个行业和板块的代表。其实,很多时候我更喜欢看指数,因为指数往往更能说明问题,像IWM在过去一个月跑赢SMH差不多8%,跑赢纳指6.5%。XBI的涨幅比IWM还要更大一些,黄金和白银更是全面涨疯了,通过这些指数的强弱,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结论。
今天花这么大篇幅来讨论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关系我们接下来一个月应该如何布局?到底是继续沿用之前的思维继续买入AI股,而是考虑降息周期,资金会进行大轮动,价值股会迎来补涨行情。去年差不多时间段,IMW跑赢了QQQ差不多23%,一旦判断错了,中间的收益差距可能会很大,这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现在最大争议的地方实际在于AVGO,毕竟大多数AI股都在高位回撤很多了,基本都在8月5日阶段性见顶了,接下来只要AVGO补跌的话,那AI板块肯定还有更大的回撤在酝酿。那么现在的AVGO值得继续买入吗?当前的估值,在接下来一个月能不能继续有更好的表现。
花旗分析师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博通上周公布的XPU( 各种处理单元的总称,包括TPU、DPU、CPU等)业务加速增长,主要由新老客户共同推动,反映出谷歌等公司正从间接与英伟达竞争转向直接为其竞争对手提供算力服务。这一战略转变可能重塑AI芯片市场格局。
花旗预计2026年XPU市场将实现53%的同比增长,显著超越AI GPU销售额34%的同比增速。这一增长主要由谷歌、Meta和亚马逊的产能爬坡推动,这对英伟达先前2320亿美元的2026年商用GPU销售额预测造成约5%的冲击。
回看AVGO三季度财报,第三财季营收创同期新高、同比增22%;四财季营收指引同比增近24%强于预期,AI芯片收入料环比加速增19%至62亿美元、较分析师预期高6%以上。CEO称,上季度,一家AI加速器的潜在客户向博通发出生产订单、价值100亿美元。
陈福阳称,三季度博通的AI半导体营收同比增长63%至52亿美元,这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1.1亿美元。而且增速高于前一季度。博通第二财季的AI芯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6%。四季度AI半导体营收增至62亿美元。这一指引较分析师预期的58.2亿美元高6.5%,相当于环比增长19%,环比增速也超过三季度的约18%。
问题已经出现了,今年AI芯片营收满打满算就200亿美元,明年就算继续保持50%的增长,无非也就是300亿美元的AI芯片营收,这和NVDA明年差不多2000亿美元的AI芯片营收比起来,AI芯片营收是1:7,但双方市值现在是1.6万亿美元 vs 4.1万亿美元,这个位置说AVGO存在泡沫都毫不为过。
我们这里并不是在唱空AVGO,只是从估值对比的角度去尝试预测未来的走势。从过去AVGO的五次财报来看,这家公司只要财报当天暴涨,接下来就会迎来长达2个月的回撤,财报当天暴跌,接下来就会迎来长达数个月的大涨,有非常明显的套路,这一次会不会复制过去两次财报大涨后的行情,值得我们警惕起来。
复盘历史走势的话,当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生物科技和中小银行是表现最强势的两大板块,这些板块对利率比较敏感,本身这两大板块如今都处在低位,配置的性价比还是可以的,至于科技股,反而表现一般般。
无论我和这位朋友接下来的判断谁对谁错,我们的判断都不会有错,这其实是我和这位朋友战略层面上的差别。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假如接下来继续是AI为王,指数加速创新高,那在低位的板块肯定要有一段补涨行情的,我判断错了也不会亏钱。假如接下来是价值股补涨呢,那我布局的那些公司肯定会表现不错,可AI股就要补跌了。
有意思的是,我和这位朋友谁也说服不了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交易体系里面,各自的交易策略都赚了钱。人一旦处于赚钱的状态中,那就会不断强化自己的逻辑。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到了老鼠,那都是一只好猫。
当然,这是两种观点的激烈碰撞,到底谁对谁错,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这仍然需要时间去证明。
来源:太保财评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