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部剧刚吹灭庆功蛋糕上的蜡烛,余烟就呛得三位演员直咳嗽。10月28号深夜庆功结束,7天不到:杨幂被说黑脸,蓝盈莹被质疑抢功劳,73岁的迟蓬默默坐在角落被忽略。
一部剧刚吹灭庆功蛋糕上的蜡烛,余烟就呛得三位演员直咳嗽。10月28号深夜庆功结束,7天不到:杨幂被说黑脸,蓝盈莹被质疑抢功劳,73岁的迟蓬默默坐在角落被忽略。
我就一句话——这剧没把人物拍崩,先把活人关系崩了。
杨幂一坐下来就是话题靶。
有人说她脸僵得像被后期扣图,有人说她故意离镜头远点是怕特写漏怯。
真相?
我亲眼见她彩排三小时,庆功前还被拉去补直播数据,嗓子冒烟还被cue唱歌,脸能不崩?
她不是不开心,是没力气装开心。
后来流出的那张“黑脸”抓拍,其实是她听见导演在现场改剧本,本能地皱了下眉,结果修图都来不及。
蓝盈莹更惨。
团队想冲个热度第一,把十分钟峰值截成全日第一,发了个“银子顶流”战报。
网友一看,笑了:这不是偷摸把午饭时间的高光当冠军?
蓝盈莹本人连这条微博都不知道怎么发出去的,工作人员一句“先冲再道歉”害得她口碑滑铁卢。
有人说她心比天高,我看她是心太软,不敢当场拦人。
最冤的还是迟蓬。
老太太演“大脚娘”出圈那几集,是她在农村跟真种地的大姐学劈柴学点灶半个月磨出来的。
庆功海报却没有她名字,理由是“尺寸不够”。
她没闹,悄悄站在最后一排,手机都没掏。
直到现场观众喊“老太太别藏了”,镜头才补拍她挥手。
第二天热搜:迟蓬演技封神。
封神?
人家只是用一辈子把配角演成了角色本身,而不是流量标签。
数据造假、海报裁人、角色纹身穿帮……这些事听起来各自独立,其实是同一根线:剧组把观众当成了投票机,把演员当成了数字。
真正干活的被挤压,会说话的占版面,最后买单的是观众。
我们看的不是剧,是看一台精算器在屏幕上跑代码。
杀青不等于体面,庆功不等于和好。
要是《生万物》还想翻身,先把迟蓬名字补上海报,再跟杨幂补个道歉晚饭,跟蓝盈莹一起撕掉那张假战报。
做戏先做人,人没做好,再好的剧本也只是废纸。
来源:稻田边写生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