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11月17日,风带着雨来了,起初只是零星几点,像是试探,像是低语,一滴,两滴,三四滴,轻轻落在屋檐和泥土上。没过多久,雨势骤起,如花瓣般在空中散开,淅淅沥沥洒向大地。侧耳倾听,已是万马奔腾,千军万马敲击着楼下的瓦楞,发出清脆而绵密的声响。乡间的土地久
2017年11月17日,风带着雨来了,起初只是零星几点,像是试探,像是低语,一滴,两滴,三四滴,轻轻落在屋檐和泥土上。没过多久,雨势骤起,如花瓣般在空中散开,淅淅沥沥洒向大地。侧耳倾听,已是万马奔腾,千军万马敲击着楼下的瓦楞,发出清脆而绵密的声响。乡间的土地久旱,裂纹纵横,此刻终于得以舒展,仿佛每一寸泥土都在张开毛孔,贪婪地吮吸着这久违的甘霖。那是大地的呼吸,是生命的复苏,是自然最本真的欢愉。
下午还看见那位殷勤的农人,在菜畦边弯腰施肥,脸上带着泥土的质朴与希望。这场雨,对他而言,来得恰到好处,既滋润了新播的种子,也抚慰了辛劳的心。他或许正坐在屋檐下,望着雨幕微笑,心中盘算着秋收的光景。这样的雨,是上天的恩赐,是季节的馈赠,更是农人最贴心的伙伴。
我凭窗而望,楼下那条宽阔的街道此刻泛着湿润的光,路灯低垂,昏黄的光线在雨雾中晕染开来,像撑开了一把浅色的伞。雨水在地面积成小片水洼,倒映着微光,仿佛城市也在静静沐浴。街道空无一人,车辆稀少,只有风偶尔摇动窗下的铁制挂件,叮当轻响,像是大自然在低吟浅唱。这声音不扰人,反添几分宁静。
街道尽头,是一座不小的公园。我搬来此地已两月有余,却从未踏入其中。此时想来,公园里想必一片幽暗,草木静默,小径湿滑,四下寂寥无人。公园是城市里的造物,是在钢筋水泥的缝隙中,人为辟出的一方绿意,为的是让疲惫的心灵有个喘息之所。它承载着都市人的乡愁与向往,是喧嚣中的一点清静,是浮躁里的一抹安宁。
然而,乡野从不需要这样的刻意营造。那里的树木是自然生长的,人也是自然生活的。天地自在,云卷云舒,风来则歌,雨落则舞。走在乡间的公路上,不必刻意寻找风景,因为每一步都是风景。一片稻田,一排老树,一缕炊烟,都足以让人心旷神怡。相比之下,城市的压抑,往往源于空间的逼仄。人们被困在高楼之间,被各种声音、节奏、人际关系所包围,压力被无限放大,心灵难以真正放松。
真正的休养,不在远行,而在心静。心若安宁,闹市亦可如山林。不为虚名所累,不为浮利所困,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真诚对待每一个相遇的人。不负清风明月,不负内心良知,活得坦荡,行得潇洒。这样的生活,才是对生命最深的敬意。
来源:玲儿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