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删帖道歉只是开始,美国这些群体,可能要倒霉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14:01 4

摘要:在比佛利山庄酒店,前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正接受洛杉矶大屠杀博物馆颁发的“勇气奖”,而此时,该博物馆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则帖文,正引发一场围绕“永不再犯”这一庄严誓言适用范围的轩然大波。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前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

在比佛利山庄酒店,前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正接受洛杉矶大屠杀博物馆颁发的“勇气奖”,而此时,该博物馆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则帖文,正引发一场围绕“永不再犯”这一庄严誓言适用范围的轩然大波。

2025年9月8日,一个周六,洛杉矶大屠杀纪念馆删除了其社交媒体上的一条帖文。这条引发争议的帖文,配以一幅不同肤色人手交叠的插图,用粗体字庄严宣告:“‘永不再犯’不能仅指犹太人。”随后的幻灯片进一步阐释:“与全人类站在一起并非背叛同胞,而是对他们的致敬。”

然而,这则发布不到一天的内容,最终被博物馆撤下,并附上了一则致歉声明。声明中,该机构解释道:“我们近期发布的社交媒体内容本是预先策划的推广包容性与社区凝聚力的活动,却被部分人误解为反映中东局势的政治声明。这绝非我们的本意。”声明还补充道:“为避免引发更多争议,该内容已予删除。我们承诺将改进工作。”

这一“自我审查”的举动迅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Dropsite News联合创始人瑞安·格里姆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了该帖文的截图,并配文:“无语。对此无话可说。”他进一步指出:“想想有多少人投诉了这条首帖,才迫使他们删除甚至公开道歉。若谴责种族灭绝,有人可能认为你在批评以色列,这可不行。

这场争议并非个例,它折射出“永不再犯”这一口号在美国犹太社群内部及更广泛社会语境中的复杂张力。

加沙地带持续近两年的军事行动,在当地已造成逾64000人丧生、160000人受伤,并导致难民营人满为患、卫生条件恶劣、饥荒肆虐与集体墓穴的出现。这些画面,在许多人看来,与全球各地大屠杀博物馆的展品,形成了令人心痛的呼应。多位以色列历史学家、学者及人权组织,均将这场在加沙的冲突定义为“种族灭绝”。

联合国前援助事务负责人马丁·格里菲斯曾直言,他确信以色列对加沙的袭击是“21世纪最严重的罪行”。然而,一些亲以色列的声音,包括美国强硬派福音派基督徒,始终坚称不应将巴勒斯坦人纳入种族灭绝的讨论范畴。

政治分析家穆因·拉巴尼曾撰文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许多将否认大屠杀定为犯罪的国家,真正被定罪惩罚的并非公开否认,而是反对加沙种族灭绝的行为。”他强调,人们正因公开谴责而“遭解雇、失去生意、断送职业生涯与教育机会,甚至被实际监禁”。

历史学家兼媒体评论员阿萨尔·拉德认为,巴勒斯坦人已被“彻底非人化”,以至于在普世的反种族灭绝叙事框架中,他们失去了应有的位置。作家里姆·阿尔哈米则直言不讳地批评洛杉矶大屠杀纪念馆的声明,称其为“高级别的精神操控”。他指出:“过去700天的屠杀——饥饿儿童的照片、支离破碎的平民遗体、全球首场直播的种族灭绝——洛杉矶大屠杀纪念馆却将其描述为‘中东持续存在的局势’。”

目前,洛杉矶大屠杀纪念馆因翻修工程关闭,直至2026年6月重新开放。但这场围绕“永不再犯”的争议,以及纪念馆最终的选择,无疑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困境:在西方世界,命名一场大屠杀是犯罪,而命名另一场,则可能充满风险。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