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晓峰:用沉稳的声音走红央视,阅兵解说背后的“国脸”故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06:57 1

摘要:谁能想到,2015年九三阅兵直播时那股铿锵有力、让全国观众热血沸腾的女声,其实并没有露脸?大家习惯性地把央视主持人和那些“熟面孔”联系在一起,却很少有人记得,那场庄严盛典背后,是宝晓峰一字一句撑起了气氛。她不是靠颜值,也没靠什么流量话题,而是用一口标准普通话和

谁能想到,2015年九三阅兵直播时那股铿锵有力、让全国观众热血沸腾的女声,其实并没有露脸?大家习惯性地把央视主持人和那些“熟面孔”联系在一起,却很少有人记得,那场庄严盛典背后,是宝晓峰一字一句撑起了气氛。她不是靠颜值,也没靠什么流量话题,而是用一口标准普通话和沉稳大气的风格,把自己变成了中国新闻界最可靠的一张“国脸”。

从内蒙古草原到北京大舞台,她一路走来没啥捷径,全凭实力硬杠。1978年出生在呼和浩特市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上班族,没有神秘背景加持。这种出身,不像电视剧里动不动就天降贵人,但也正因为如此,她每一步都踩得结实——小学成绩一般,却总被老师点名朗读课文;初中开始玩校园广播站,高中下定决心要考播音专业,因为觉得用声音传递信息挺酷。

高考那年,她直接拿下内蒙古文化课、专业课双第一,被北京广播学院(现在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你以为这就能一路开挂?想多了!进校之后,每天练发音练到嘴巴抽筋,还要努力改掉家乡口音。有网友调侃:“宝姐当年如果去选秀节目,导师估计会先问她‘你家牛羊几头’。”但她就是死磕,把自己磨成了一块金刚石。

毕业后进央视新闻中心播音组,从后台配稿子做起,两年时间几乎没人认识她。但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好的人——2003年终于主持《亚洲报道》,对亚洲各国新闻如数家珍。随后又顶住压力,在《新闻早8:00》《媒体广场》这些直播节目里拼命刷经验。“每天早上六点爬起来,比我妈催我吃早饭还准时!”有粉丝笑称。

2006年的《朝闻天下》和午间快节奏的《新闻30分》,再到全天候待命的《新闻直播间》和深夜档,《午夜新闻》,宝晓峰简直成了央视最忙碌的人之一。从清晨到深夜,她摸索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不花哨、不浮夸,只管把事情讲明白。这种踏实劲儿,在如今娱乐圈里算稀缺动物,比熊猫还珍贵。有网友留言:“别看现在小鲜肉满屏跑,有几个能像宝姐这样熬过凌晨?”

真正让全国人民记住她,是2015年的九三阅兵。当时,这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大型活动,全国直播,还面向全球观众。压力山大,但她提前准备几个月,把每个方队背景、装备型号研究透彻。在镜头外,用声音跟部队步伐完美同步,一句句介绍仪仗队、坦克方阵、空军梯队……全程无失误,“铿锵有力”的评价瞬间刷爆网络。“听着比喝咖啡还提神!”网友们纷纷点赞。

其实做阅兵解说远不是念稿那么简单,你得懂历史,又不能太学究,要抓住节奏,还不能抢戏。一旦出现纰漏,全国人民都盯着呢。但偏偏到了2020年,“嵩县捐葱支援武汉”事件中,由于提词器故障,她把“嵩县”读成了“蒿县”。第二天主动道歉,这事儿反而让当地火了一把。据说嵩县旅游业因此迎来小高潮,还有企业借机搞营销,可见偶尔的小插曲也可能带来意外收获。有网友调侃:“连错字都自带流量buff,这就是主播界‘锦鲤’吧。”

此后事业更上一层楼,《主播和你上天班》体验工人生活、《国家博物馆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采访参观者、《杭州亚运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大报道,都留下了她扎实靠谱的身影。不仅如此,2022冬奥会开幕式现场担任中文播报员,将各国运动员名字准确送达鸟巢,全程零失误,再次证明“中国声音”的力量。

工作之外,她极度低调,从不炒作感情或私人生活,只专注业务成长。这一点,在如今信息泛滥、“八卦比正事重要”的舆论环境下显得难能可贵。不少同行感慨:“做媒体这么多年,看过太多人追热点蹭流量,但真正在行业里站稳脚跟的人,就是像宝晓峰这样耐心积累、不折腾。”

回顾职业轨迹,从地方学校一路打拼,到中央舞台,每个节点都是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从配音员干起,到独立主持,再成为核心主播,无论是亚洲报道还是国家大事,都体现出极强的信息筛选能力与应变速度。《朝闻天下》的海量资讯,《新闻联播》的精确表达,以及两次重磅阅兵解说,让大家明白什么叫专业素养——遇突发状况镇定自若,该道歉绝不推脱,小错误转化为正面影响,这是责任心,也是人格魅力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国际大型赛事还是国内民生专题报道中,宝晓峰始终保持真实接地气,不装腔作势,更不会为了吸引眼球刻意制造噱头。在社交平台评论区,经常看到这样的留言:“喜欢听你的解说,因为感觉离我们很近。”“只要是你在,我爸妈都会认真看电视。”这份亲切感,其实源于长期积累与坚守本真的态度,就像老百姓买菜挑土豆一样,看重的是货真价实,而不是包装花哨。

当然,有些年轻朋友可能觉得这种路线太慢,“哪有网红涨粉快?”但事实证明,坚持本职才是真王道。如果只靠短期热度,很容易昙花一现。而能够十几年如一日站在主流平台前线,用稳定输出赢得大众信赖,那才是真的厉害。所以,如果想入行做传媒或者其他领域,与其天天琢磨怎么蹭热点,不如多看看类似榜样怎么厚积薄发。“人生没有白走路,每一步都算数”,这句话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该反思一下如何培养更多靠谱人才。不妨借鉴一下央视模式,多给新人实践机会,让他们从底层岗位历练,提高业务能力,而不仅仅盯着颜值或所谓流量数据。同时,对于公众来说,也应该多关注内容质量而非表象,以免被各种浮躁风潮牵着鼻子跑。当然啦,如果以后哪个综艺节目请来了宝姐客串评委,说不定还能掀起新一轮收视狂潮呢!

最后不得不佩服一句:47岁的宝晓峰依然活跃在荧屏前线,用沉稳真实感染无数观众。从2015到2025,两次大型阅兵见证历史,如今已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之一。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媒体人?是不是只有光

来源:嗨玩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