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发布《2025年7月新蓝领人群终端品牌及价格分布》报告,揭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蓝领群体(含网约车司机、同城维修员等)的手机使用偏好。
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发布《2025年7月新蓝领人群终端品牌及价格分布》报告,揭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蓝领群体(含网约车司机、同城维修员等)的手机使用偏好。
数据显示,vivo以21.8%的活跃占比稳居第一,华为以19.5%超越小米(12.3%),成为该群体中第二大活跃品牌,而苹果、荣耀等品牌紧随其后。
vivo夺冠:续航与全价位布局成制胜关键
vivo在新蓝领群体中的高人气,与其产品策略高度契合该群体需求密不可分。报告指出,新蓝领人群日均工作时长超10小时,手机需满足导航、接单、通讯等高频使用场景,因此续航能力成为首要考量。
vivo旗下多款机型搭载大容量电池与快充技术,例如其X系列与iQOO子品牌的中端机型,普遍配备5000mAh以上电池及66W以上快充,可满足全天候使用需求。
此外,vivo的全价位段覆盖策略也助力其扩大市场份额。从千元入门机到高端旗舰,vivo通过子品牌iQOO精准切入中端市场,同时以S系列、X系列巩固中高端用户,形成“低、中、高”全链条产品矩阵。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7月新蓝领人群中,2000-2999元价位机型占比达29.9%,较2024年显著上升,而vivo在该区间的多款机型成为热门选择。
华为逆袭: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重塑竞争力
尽管华为在新蓝领群体中的整体占比(19.5%)略低于vivo,但其TGI指数(目标群体指数)为86.1,表明其用户忠诚度与品牌溢价能力突出。更值得关注的是,华为在高端市场与折叠屏领域的突破,正逐步渗透至新蓝领群体中的高收入从业者(如货运司机、区域快递站长)。
2025年第二季度,华为以18.1%的份额重返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榜首,并在折叠屏领域占据72.6%的份额,形成“双线领跑”格局。其Mate 70系列搭载自研麒麟芯片与5G技术,nova系列则以年轻化设计填补2000-3000元价格带空白,满足新蓝领群体对“品质与性价比”的双重需求。
此外,鸿蒙OS的生态整合能力(如手机、平板、车机无缝联动)显著提升用户粘性,尤其对依赖多设备协同的网约车司机、同城配送员具有吸引力。
小米失意:高端化受阻,中低端市场承压
与华为的逆袭形成对比的是,小米在新蓝领群体中的占比(12.3%)跌至第四,甚至低于荣耀(10.1%)。尽管小米在全球市场仍保持第三的排名,但其国内市场份额从2025年第一季度的18.8%下滑至第二季度的16.8%,手机均价同比下降48元至1073元,暴露出高端化战略的瓶颈。
分析指出,小米核心用户仍集中于中低端市场,其主力机型REDMI Note系列虽以性价比著称,但续航、防护性能等硬指标不及vivo、华为同价位竞品。
例如,新蓝领群体青睐的长续航、三防功能在小米机型中较为稀缺,而荣耀X70等机型凭借8300mAh电池、IP69K防水认证等配置,成为外卖员、快递员的“硬核首选”。
性价比与品质并重成主流
报告还揭示了新蓝领人群的价格偏好变化:2025年7月,3000元以上机型占比38.5%,较2024年有所下降;而2000-2999元价位占比升至29.9%,成为最热门区间。这一趋势表明,新蓝领群体在消费升级中更注重“性价比与品质的平衡”,而非单纯追求低价或高端。
例如,华为畅享80(6620mAh电池、鸿蒙OS)与OPPO K12 Plus(6400mAh电池、骁龙7 Gen3)在2000元价位段表现抢眼,而vivo Y系列与iQOO Z系列则通过“大电池+快充”组合巩固千元机市场。相比之下,苹果iPhone在新蓝领群体中的占比仅12.0%,TGI指数低至56.3,反映出其高价位与该群体需求错位。
vivo、华为等品牌已通过技术积累与生态布局占据先机,而小米若想重夺失地,需在高端技术自研与中端产品差异化上加速突破。这场“新蓝领市场争夺战”,或将重塑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版图。
来源:科技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