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慕尼黑IAA车展(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前夕,宁德时代第一次选择在欧洲召开新品发布会,这还是非常有价值的:把在中国迭代的最新技术带过去,改变欧洲现在的电池使用格局。
芝能汽车出品
在慕尼黑IAA,宁德时代想改变的不只是电池。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在快速提升,而在全球范围内,跟得上中国的可能只有欧洲。
在慕尼黑IAA车展(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前夕,宁德时代第一次选择在欧洲召开新品发布会,这还是非常有价值的:把在中国迭代的最新技术带过去,改变欧洲现在的电池使用格局。
发布会的主角是NP3.0安全技术体系与神行Pro电池。NP3.0致力于实现极致的安全,神行Pro是改变欧洲三元为主的使用格局,这两个都值得我们来详细讲讲。
Part 1
电池热失控的对策
NP“No Propagation”技术体系
一直以来,电动汽车的安全就是一个重要课题,而电池热失控是动力电池最大的安全挑战,触发因素可能来自电芯内部缺陷(内短路、锂枝晶刺穿)、外部机械冲击、过充过放或高温环境。
确保在某种情况下即便一个单体出现了热失控,电池系统也不会出现连锁反应,这就是 “不热扩散”, NP(No Propagation)。
这里分成三代技术。
◎ NP 1.0(被动防护):实现不扩散、不起火、不爆炸的安全效果。
◎ NP 2.0(主动隔离):在NP1.0的基础上还能做到热电分离,并且系统可安全放电。
◎ NP 3.0(烟气控制):在NP2.0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无明火不冒烟。
这里也比较好理解,NP1.0是基本的,NP2.0主要是进一步能让电池工作,第三代NP3.0技术有哪些特点和价值呢?当电动汽车电池发生“热失控”这一极端故障时,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还能开一会,一个不能开,代际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 高压电力供应:高压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核心,之前的NP技术遇到一颗电芯热失控的时候采取的策略是立即断电,为防止热失控传播事态扩大,整车高压电系统会瞬间被切断。NP3.0技术的策略是持续供电,高压电系统可继续稳定工作超1小时。
◎ 车辆操控:在失去高压供电之后,电动汽车动力归零,车辆瞬间失去所有动力,只能依靠惯性滑行,驾驶员无法控制车辆进行避险。而NP3.0的技术,驾驶员可以正常加速、减速,将车开到安全地带。
车主感知,在之前的热失控中可能起火冒烟,消费者第一时间能感觉到这车不行了,热失控可能导致电池包外部出现明火和浓烟,因为烟雾起来以后,你看都看不清别说开车了。而NP3.0的技术无明火无烟,不向外扩散,避免了火焰和烟雾的产生。
可以说,NP3.0相比之前的方案进步了很多,之前是被动地“切断一切”,让车辆停下来;而这一代的NP3.0技术是主动地“保障控制”,让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将车安全开走。
很多人就会问,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材料 → 结构 → 系统,形成了一个“安全铁三角”:
◎ 材料上的变化主要有这么几个(阻燃电解液、隔膜、正极表面纳米级的包覆),主要是在电芯内部的材料层面来调整,阻燃电解液实现界面膜自动修复强化,将产热削减至极限,电解液自熄灭可以切断化学反应链,从源头消除起火风险。安全隔膜自带阻燃、耐热特性。
即便在高温燃烧时,隔膜微孔结构、宏观尺寸仍不发生显著变化,杜绝因隔膜破裂引起的电池短接热失控,通过纳米点缓包覆技术,在正极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级的包覆层,这样能够稳定正极材料的结构,减少热失控的风险。
◎ 结构电池系统层面(电芯安全装置、气凝胶隔热垫、防火喷涂层,多层隔绝热失控)主要包括电芯安全装置,被触发电芯的相邻电芯,它的温度和压力迅速降低,鼓胀不明显,电芯状态更稳定、更安全。
气凝胶隔热垫,极致隔热、主动吸热和均摊热量,在电池热失控以后能够把热量锁在一定的范围,均热和降热。防火喷涂层能够实现隔热和抗热失控冲击的功能,从而保护电池外壳。
◎ 系统层面(系统监测、控制+高压主动冷却),电池管理层面的技术包括高压电路稳定控制技术和系统控制策略,自动检测当前的绝缘、温度、电压、气压等信号,确认电池持续稳定放电,动力系统状态安全可控。
高压主动冷却调用电池包高压电力驱动压缩机制冷,使电池温度得以长时间维持在最佳工作区间,降低热失控时排放物的温度与浓度。
NP3.0对于行业层面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次改变安全规则的技术。
你可以想象,哪怕是在高速的时候, NP3.0技术从电芯材料到系统层面保证了电池不起火、不冒烟、不断电,确保车辆在极端情况下也能操控,驶离危险区域。
对于驾驶者来说,哪怕遇到电芯出现热失控的最极端的情况,也不用再慌了,NP3.0技术能兜底,这一点就把安全提升到了整个“出行”场景的系统层面。从这点来看,社会价值很大的。
现在对于电池的安全,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的保证很多人寄希望于固态电池,但是现在来看NP3.0技术就能实现安全的跨越式前进。
Part 2
改变欧洲电池使用格局的
神行 Pro 系列电池
2025年,欧洲的电动汽车渗透率也在快速提升,但是普遍的问题我们也看到了,不管是Stellantis还是大众,出现了电动汽车卖得越多,越不赚钱的情况。
我们理解这个事情,主要是电池成本高,导致车辆成本高,哪怕欧洲各国给了一些补贴,整体的电动汽车消费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没有进入平价化的市场状态。
如果我们拆解这个核心问题,主要是欧洲车企之前选择三元电池,电池BOM成本处在高位。
这一次宁德时代在欧洲发布的神行 Pro 长寿命电池和神行 Pro 超充版电池,也是给欧洲的消费者、一个更具备性价比的方案,解决消费者最关心的四大问题——续航、寿命、快充和安全。
◎ 长寿命版电池瞄准的是“跑得远、用得久”,这是全球首款兼具 758 公里 WLTP 续航和 12 年或100 万公里寿命的磷酸铁锂电池。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核心在于材料和结构上的创新。
负极采用了“弓晶石墨”,通过特殊工艺让石墨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应力得到缓冲,从而延长循环寿命;再配合“无机化成膜”技术,电池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膜,保证在长期存储和使用中性能依然稳定。
这块电池不仅能跑得更远,还能跑得更久,大幅提升了电动车的保值率和长期使用经济性。
◎ 超充版电池则是“充得快、抗低温”,这个电池可以达到 12C峰值充电倍率,在欧洲都是3C的情况下,一下子提高了数倍。
换算下来就是 10 分钟能补能 478 公里,而且即便在零下 20℃的环境中,也能在 20 分钟内快速恢复 410 公里续航。
新一代“超晶石墨”和智能电解液设计,结合纳米超导技术降低阻抗,对于习惯快节奏出行的欧洲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一剂“续航焦虑”的解药。
我们的理解,欧洲的电动汽车是和中国是有代差的,宁德时代给欧洲带过去全新的 Wave 电芯设计,电芯顶部引入了“波浪”形肩部结构,空间提升能量密度(超过 3%),又通过六面涂胶技术让电池刚度提升 25%,耐久性能翻倍。
再加上升级版的 Cell to Body 技术,电芯直接融入车身结构,组装效率高达 76%。同样大小的电池包,现在能装下更多能量,同时还能更结实、更安全。
神行 Pro是宁德时代针对欧洲电动车核心需求的一次系统性方案,长寿命版让你不必担心电池寿命和残值,超充版则解决了补能焦虑和低温困境,而 Wave 电芯和 NP3.0 技术为这两者提供了共同的安全与性能基础。
欧洲市场想要低成本、高性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电动汽车,宁德时代的这款电池就是改变格局的最佳选择。
小结
这一次我们看到宁德时代拿着NP3.0无热扩散技术和神行 Pro 电池去欧洲,是具备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的。欧洲的电车渗透率提升,伴随着高成本和各种供应链的问题,而电车在中国快速迭代,现在已经达成50%以上的市场渗透率,我们走出的技术之路可以在欧洲进行普及。
宁德时代这次在欧洲发布的都是干货,全球首发 NP3.0无热扩散技术,在极端情况下依然保障动力不中断、驾驶可控、人员可安全撤离,为消费者带来极致的安全体验。。神行 Pro 电池,兼具 高安全、长续航、超快充,可以为欧洲车企抢占用户心智,极大提升欧洲的电车渗透率。
“欧洲电车、宁德心脏”这事看上去跑不掉了。
来源:朱玉龙的汽车电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