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辛芷蕾威尼斯封后的背后:国际认可与内娱C位之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15:43 1

摘要:“大家晚上好,我是中国演员辛芷蕾。”北京时间2025年9月7日凌晨,辛芷蕾站在威尼斯电影节领奖台上,手握最佳女演员奖杯,从容自信地说出这句自我介绍。

大家晚上好,我是中国演员辛芷蕾。”北京时间2025年9月7日凌晨,辛芷蕾站在威尼斯电影节领奖台上,手握最佳女演员奖杯,从容自信地说出这句自我介绍。

这句简单的开场白随后被《人民日报》点赞转发,瞬间刷屏网络。

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这句话不再只是一个获奖感言,而是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引发了关于身份认同、艺术成就与娱乐圈地位的大讨论。

辛芷蕾的威尼斯封后之路堪称现实版“梦想照进现实”

七年前,她在社交媒体上写下“大家好,我是国际巨星辛芷蕾”时,迎来的是无数质疑和嘲笑。

当时的她,虽已有《长江图》等作品,但距离“国际巨星”似乎还有千里之遥。

然而,七年时间,她用坚持和实力将曾经的“狂言”变为现实。

在获奖感言中,辛芷蕾感慨道:“十几年前我刚入行时曾梦想成为国际巨星,尽管当时遭受了很多嘲笑,但她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

她鼓励所有女孩大胆追求自己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可能会实现”。

辛芷蕾在威尼斯的亮相,不仅凭借演技征服评委,更以一场东方美学的时尚盛宴惊艳全球媒体。

她身披Schiaparelli 2025秋冬系列深棕色露肩修身长裙,胸前那朵巨大的立体网纱玫瑰成为外媒笔下的“东方玫瑰绽放”。

这一造型与威尼斯水城自带的复古氛围完美融合,展现出刚柔并济的女性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辛芷蕾此次是以主演身份携作品《日掛中天》亮相,该片已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凭借此次入围,她成为85后华语女演员中唯一一位两度闯入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人物(柏林、威尼斯)。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与戛纳、柏林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其最佳演员奖项的含金量毋庸置疑。

在辛芷蕾之前,只有巩俐和叶德娴两位华人女演员获得过威尼斯影后殊荣。

辛芷蕾作为第三位捧起沃尔皮奖杯的华人女演员,也是第六位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殊荣的华人女演员。

电影《日掛中天》由蔡尚君执导,讲述了昔日恋人美云和葆树在数年后相逢的故事。

辛芷蕾饰演的美云是一个普通女性,她的爱恨情仇和无法释怀的情感打动了观众和评委。

恰在辛芷蕾威尼斯封后的同时,内地娱乐界正因一场 “C位之争” 闹得沸沸扬扬。

《VOGUE》2025年金九封面邀请了11位女星齐聚拍团封,包括刘亦菲、杨幂、迪丽热巴、宋佳、倪妮、辛芷蕾等一线女星。

封面中,刘亦菲占据C位,杨幂和宋佳担当双副C位。

然而,这一安排引发网友热议。

有人指出,刘亦菲是“全场唯一一个没有获得任何演技奖项的女星”,却占据了最封面中心的位置。

更微妙的是,杨幂和宋佳被曝光是“这11位女星当中没有转发本次封面的女星”,疑似对自己没拿下封面C位表达不满。

刘亦菲虽然占据C位,但她在内娱的处境确实尴尬。

从奖项实绩来看,她确实是封面女星中少数没有获得过国内主流演技奖项的演员之一。

2024年,她曾凭借《去有风的地方》入围金鹰奖第一轮评选,但在第二轮时便没有了身影。

今年白玉兰视后的角逐中,刘亦菲与宋佳同场竞技,最终奖项花落宋佳。

更微妙的是,在白玉兰最佳女演员提名名单中,主办方特意将刘亦菲的美国国籍标注出来

有业内人士指出,自从2007年之后,白玉兰最佳男女主获得者中就再没出现过外籍演员。

这场C位之争实际上折射出内地娱乐圈长期存在的争论:是以实力论英雄,还是以流量定高低

从商业价值来看,刘亦菲确实具有不俗的号召力。

她手握LV、宝格丽两大高奢代言,从早期以《天龙八部》、《仙剑奇侠传》、《神雕侠侣》爆红后,转战电影圈演出迪士尼电影《花木兰》,近年回归小荧幕又每部都成爆款,国民度极高。

但从奖项实绩来看,封面中的其他女星大多有着过硬的表现:

杨幂得过金鹰节视后;宋佳得过金鸡影后、白玉兰视后和金鹰视后;迪丽热巴、倪妮、马思纯和张小斐分别得过金鹰视后、金鹿视后、金马影后和金鸡影后;文淇、张子枫、李庚希则分别得过金马女配、华表影后和金鸡影后。

相比之下,辛芷蕾的成长之路更像是一场从边缘到中心的逆袭

1986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她在2011年的古装玄幻剧《画皮》中崭露头角,2016年主演的电影《长江图》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并获奖。

2023年,她凭借《初步举证》中的独角戏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不仅如此,她还受到多个时尚品牌的青睐。

辛芷蕾还有多部待播作品,包括《刺杀小说家2》、《她杀》、《金色》和《女神蒙上眼》,这些作品都兼具市场潜力与艺术深度,被业内视为她的“黄金时代开端”。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日报对辛芷蕾“中国演员”自我介绍的点赞,显得格外有意义。

这不仅仅是对一个演员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一种身份认同的褒奖

在国际舞台上,演员的身份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文化的形象。

辛芷蕾一句“中国演员”,凸显了她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这也是为什么她的获奖能够引发如此广泛的共鸣。

相比之下,如果是一位外籍演员站在国际领奖台上,即使能够为中国文化争光,但其代表性和认同感难免会打折扣。

这也正是刘亦菲面临的核心困境之一。

辛芷蕾的成功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她为“野心”正名。

在过去,尤其对女性来说,“野心”往往被视为贬义词,暗示着不安分、不知足。

但辛芷蕾从不回避自己的野心。

她曾在一档节目中直言不讳:“我承认我对金钱有欲望,我想红,我想成为国际巨星。”她甚至表示:“我为自己拥有一张充满欲望的脸,而感到骄傲。”

这种直白表达野心的勇气,在当下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她向所有女性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大胆追求梦想并不可耻,反而值得骄傲

辛芷蕾的获奖不仅仅是个人成就,更是华语影视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扩大和华语作品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演员得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才华。

从巩俐到叶德娴,再到辛芷蕾,三位华人威尼斯影后的出现,勾勒出华语电影人走向世界的轨迹。

这背后是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提升,也是中国电影人不断努力的结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中国演员都既是受益者,也是推动者。

他们的成功会为后来者开辟更宽广的道路,这也是为什么辛芷蕾的获奖具有超越个人的意义。

辛芷蕾的待播片单已有3部电影和2部电视剧,其中《金色》是一部由徐兵执导的武侠剧,讲述一个横遭灭门的女子如何在千难万险中复仇的故事。

刘亦菲则依然拥有顶级的时尚资源和超高国民度。

她在《玫瑰的故事》中的精湛演技也曾让她入围白玉兰奖。

两位演员的不同路径,折射出当代中国影视圈的多元生态。

国际奖项、商业价值、观众口碑——这些评价标准之间既有重合也有差异,而每个演员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真正的认可不仅仅来自于封面上的位置,更来自于每一个观众心中的分量。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一起讨论!

来源:淘乐小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