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直属机关西马棚幼儿园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巡礼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9 16:03 1

摘要:在时光的叙事里,幼教工作者是静默而深情的书写者。他们以心为泥,以爱为雨,在童真的世界里种下希望,于平凡的日常中照亮未来。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特别推出四川省直属机关西马棚幼儿园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系列报道。

编者按:

在时光的叙事里,幼教工作者是静默而深情的书写者。他们以心为泥,以爱为雨,在童真的世界里种下希望,于平凡的日常中照亮未来。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特别推出四川省直属机关西马棚幼儿园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系列报道。

他们当中有一线教师、保教干事,也有后勤岗位的匠心厨师;有人以二十年坚守诠释“初心如磐”,有人以科研创新践行“育人使命”,有人以炊烟温情守护“舌尖上的童年”。尽管岗位不同、故事各异,但他们共同诠释着“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温度与专业高度。让我们通过这些细腻的笔触,走进他们的教育人生,聆听那些关于爱、责任与成长的动人篇章。

静待花开,爱育新苗——记优秀幼儿教师陈玉婕

在平凡的幼教岗位上,总有人以不凡的坚守与热爱,默默滋养着生命的初芽。四川省直属机关西马棚幼儿园的一级教师陈玉婕,便是这样一位耕耘者。自2015年踏上幼教岗位以来,她以十年光阴诠释“以德立教、以爱育人”的职业信念,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坚守初心,以德立教铸师魂。陈玉婕老师通过故事、游戏、情境互动等形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国、诚信、文明的种子。严守师德规范、廉洁从教,她以言行雅正成为家长信赖、同事尊敬的榜样,曾多次荣获幼儿园“师德标兵”称号。

以爱育心,细微之处见真情。“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这是陈玉婕常挂在嘴边的话。她以极大的耐心与专业敏感度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成长:安抚焦虑的孩子、引导好动的孩子遵守规则、鼓励内向的孩子勇敢表达。她像母亲一样用怀抱温暖哭泣的孩童,也用专业方法记录和分析幼儿行为,因材施教。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她与孩子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与情感联结,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温暖的守护者。

创新实践,教研相长促发展。陈玉婕深知幼教工作需持续创新与反思。她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将实践转化为研究成果:2022年论文《浅析如何依托绘本开展4-5岁幼儿班本课程创生活动》获成都市论文评选一等奖;作为编委出版书籍《于嬉然间幸遇成长-教师研究文汇》;多次在园内早操、环创、教学评赛中荣获一等奖。她还主动承担公开课任务,2024年在青羊区音乐教研活动中主讲《太阳出来喜洋洋》,获得广泛好评。

家园协同,共绘成长同心圆。陈玉婕视家长为教育“同盟军”,通过家长会、陪伴日、线上沟通等多种方式,与家庭保持紧密联系。她组织“亲子绘本分享”“秋日美食”等特色活动,不仅增进亲子关系,更有效提升家园共育质量。家长纷纷表示:“陈老师不仅是孩子的老师,更是我们在育儿路上的引路人。”

十年耕耘,初心未改。陈玉婕以爱心、智慧与坚守,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幼教故事。她如春风化雨,呵护每一株幼苗茁壮成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幼儿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以爱润心,以匠育才——记优秀幼儿教师刘丹丹

在幼教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田野上,四川省直属机关西马棚幼儿园的班长刘丹丹以16年的坚守与热爱,书写了一段平凡而闪光的育人生涯。自2009年投身幼教事业以来,她始终以专业守护童年,以科研赋能教学,以爱心润泽成长,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温暖依靠,家长眼中的可信赖伙伴,更是幼教领域一名不断精进的实践者与引领者。

坚守教育初心,师德高尚润童心。刘丹丹老师坚信“教育的灵魂在于爱”。十六年来,她始终怀揣对幼教事业的赤诚之心,全身心投入到一线保教工作中。她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个体差异,以极大的耐心和智慧关注有特殊需求儿童的成长,悉心引导他们融入集体,在全班营造出充满爱与信任的温暖环境。因其高尚的师德和出色的班级工作,她于2023年荣获“青羊区优秀班主任”称号,成为身边教师学习的榜样。

锐意创新实践,教研相长结硕果。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刘丹丹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积极将教育实践转化为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她的论文《基于STEAM视角下的小班结构活动课程》荣获2022年成都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另有两篇论文于2023年荣获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论文评选一、二等奖。在课题研究方面,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的课题《大班幼儿环保主题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荣获2024年青羊区小课题研究一等奖,相关实践案例也获得区级奖项,彰显了其扎实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无私奉献勇担当,家园共育促和谐。教育意味着奉献。刘丹丹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理念。即便在孩子急需住院手术的艰难时刻,她依然选择先圆满完成班级毕业典礼的所有工作,将每一位孩子都安然交到家长手中后,才匆匆赶往医院。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责任感深深感动了同事与家长。多年来,她通过专业、坦诚的沟通,与家长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与合作关系,连续多年获得毕业班家长赠送的锦旗,其专业能力也获得高度认可,于2025年被聘为成都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

初心如炬,照亮童梦——记优秀幼儿教师陆苗

在学前教育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四川省直属机关西马棚幼儿园二级教师陆苗以九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幼儿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她将青春奉献给幼教事业,从实习教师逐步成长为园内骨干,用爱心与智慧点亮孩子们的童年,用专业与创新赢得家长和同事的广泛赞誉。

坚定理想信念,践行育人使命。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陆苗老师政治立场坚定,坚持依法从教,认真学习国家《学前教育法》等法规文件,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日常保教工作,展现了青年党员教师的政治觉悟与责任担当。

深耕保教一线,创新育人实践。历经保育岗与教师岗的双重锻炼,陆苗老师始终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构建“观察-设计-实施-反思”的闭环工作模式。她创新开发了《哇!哈哈!》《哈哈,小当家》等养成教育主题班本课程,建立“生活情境体验-行为习惯养成-品德启蒙浸润”三维育人模式。在宜宾市屏山县帮扶支教期间,她开展《百家姓》传统文化课程,通过“姓氏探源-家风传承-民族认同”教学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她主导策划的“与历史童行”“告白一棵树”“轰隆龙龙”等品牌活动,成功打造“闪光小孩”成长品牌,其创设的互动式教育环境获环创评比一等奖,编创的早操方案获评赛一等奖。

潜心教育科研,促进专业成长。陆苗老师始终将教研作为专业发展的核心路径,积极参与各级教研活动。她赴上海、深圳等教育先进地区学习,创新设计“幼儿自主签到系统”,开发“晨间微劳动”特色活动,将前沿理念转化为园本实践成果。其研究成果《基于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孩会议室”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荣获2024年青羊区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2025年荣获四川省心理学会亲子集教游戏设计方案比赛一等奖。她坚持“工作前研学、工作中反思、工作后总结”的工作方法,切实发挥了青年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生力军作用。

廿载坚守,润物无声——记优秀幼儿教师沙小

在幼教战线辛勤耕耘二十个春秋,四川省直属机关西马棚幼儿园班长沙小始终坚守育人初心,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专业与爱心浇灌每一株幼苗。自2005年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以来,她扎根教学一线,从普通教师成长为高级教师、园团支部书记,以出色的政治素养、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幼儿的爱戴、家长的信任和同事的尊敬。

政治坚定,牢记育人使命。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沙小老师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她多次参加管理局组织的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并作为优秀学习代表在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的青年大讲堂中作个人学习思想汇报,展现了新时代幼儿教师的政治觉悟与使命担当。

业务精湛,发挥骨干作用。沙小老师业务能力突出,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她多次参与园内教师培训活动和指导工作,为青年教师培训活动实施出谋划策;她指导过的青年教师已成长为幼儿园重点培养教师和科研骨干。她撰写的《在绘制“游戏小书”中提升儿童游戏经验的初尝试》《心与心沟通家与园并进》等论文荣获第二届“人民幼教杯”全国幼儿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多篇论文、微课题在省市级评选中获奖,曾获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优秀教师”、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优秀幼儿教师”等荣誉称号。

爱心育人,彰显师者仁心。在日常工作中,沙小老师率先垂范,不分大小事,不嫌脏和苦。她特别关注特殊需要儿童,为班里的失聪儿童专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逐步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帮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她四次参加基层帮扶支教工作,从理念、实操等方面指导基层老师们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当园内一名老师的丈夫不幸患上罕见病症时,她立即组织团员青年前往看望,并积极参与募捐活动,同时细心照顾好该老师的孩子,解除其后顾之忧。这种无私关爱让她荣获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爱与专业,守护童年——记优秀幼儿教师王文华

在幼儿教育的园地里,王文华老师用近二十年的坚守诠释着“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用爱做好每一件小事”的职业信念。自2006年踏上幼教岗位以来,她始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不断进取的专业精神,守护着孩子们的快乐童年,助力团队共同成长,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

以爱育爱,细微之处见真情。王文华老师将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都视为教育的重要契机。晨检时,她细心观察每个孩子的精神状态;组织活动时,她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生动有趣;午餐时,她用游戏化的方式引导挑食的幼儿。面对入园焦虑的孩子,她与家长密切沟通,尝试多种方法,历经一学期的努力,终于让哭闹的孩子能够安静参与集体活动、主动举手表达。看到孩子们每天开心入园,放学时兴奋地与家长分享园内生活,是她最满足的时刻。这份细致入微的关爱,让她成为孩子们最信赖的“王老师”。

专业引领,助力团队共成长。王文华老师深知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她坚持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安吉游戏学习并试点实践,将新理念融入课堂。当班级班长待产休假时,她临危受命接手新班级,与三位年轻老师组成新团队。她耐心指导年轻教师和家长沟通技巧,分享“先夸细节,再提建议”的反馈方法,教她们如何化解家长焦虑。在她的指导下,三位年轻教师在半日活动比赛中拿下第一名和两个第二名的好成绩,展现了出色的专业引领能力。

支教帮扶,播撒希望的种子。王文华老师主动赴偏远地区幼儿园支教,以专业与热情为当地幼教事业赋能。她倾听孩子心声创作园歌,组织园歌发布会;针对当地老师教研短板,设计“理论+实操”式教研活动;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带领老师收集松果、落叶等制作教具,打造“山间探索”特色课程。她的工作精准解决当地园所痛点,获得领导高度评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幼教人的责任与担当。

近二十年的耕耘,王文华老师收获了孩子们的拥抱、家长的信任和同事的认可。她将继续保持初心,用更专业的能力、更饱满的热情,守护孩子们的童年,为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十年风雨,耕耘幼教——记优秀幼儿教师向达丽

在幼儿教育的园地里,向达丽老师用十年的坚守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教师的初心与使命。自2013年加入省直机关西马棚幼儿园以来,这位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在平凡的幼教岗位上默默耕耘,用爱心与智慧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赢得了领导、同事、家长的广泛认可和孩子们的深深喜爱。

坚定理想信念,践行育人使命。作为一名老党员,向达丽同志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她积极参加园内组织的政治思想学习和各项活动,政治态度鲜明,在党组织生活中积极发言,结合工作实际谈收获与体会。因其出色的政治表现和师德修养,她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等称号,展现了新时代幼儿教师的政治觉悟与使命担当。

深耕教育教学,促进专业成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向达丽老师始终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幼儿发展规律为核心指导工作实践。她针对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指导策略,细心观察幼儿活动并根据需求做出教学调整和支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她积极参加教师研培活动和幼儿园课题研究,认真学习专业书籍,查阅资料,对所研讨的领域和自身实际进行反思总结,认真打磨教案,在研培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体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总结分享经验,发挥示范作用。向达丽老师善于反思与总结,将工作中的经验与思考以论文与讲座等形式进行分享。她关于数学领域、社会领域的论文分别荣获成都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和“二等奖”,多篇教案、案例分析、观察记录等获得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她还通过专题讲座分享工作经验,多次为本园新入职教师培训《幼儿午睡的组织与护理》讲座,并在南充对口帮扶的幼儿园做《保育有方法成长乐无忧》专题讲座,获得一致好评,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向达丽老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未来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和最高的使命,在新时期的长征路上,继续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而不懈奋斗。

科研赋能,创新幼教——记先进教育工作者包丽

在学前教育这片充满创新与活力的领域里,四川省直属机关西马棚幼儿园保教干事包丽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炽热的教育情怀,书写着新时代幼教工作者的精彩篇章。她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是一名硕士研究生,自2016年参加工作以来,包丽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在保育教育、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幼教领域的一名青年骨干。

坚守育人初心,践行党员使命。包丽始终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积极参加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在党组织活动中积极分享教育心得,传递正能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党员教师的政治觉悟与责任担当。

深耕保教实践,创新教学方法。从保育岗到教师岗,再到保教干事,包丽始终坚持“保教结合、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她熟练掌握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活动,多次在早操比赛、环境创设、半日活动等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她主持或主研多项市、区级课题,如《运用游戏小书提高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荣获2023年青羊区教师优秀小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相关课程入选四川省优质课程资源库,体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能力。

科研成果丰硕,发挥引领作用。包丽教育科研能力强,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她的论文《走近儿童的游戏世界——游戏小书解读与运用的实践探索》荣获2024年四川省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案例《构筑共融:大班幼儿班级归属感的培养路径》获得四川省第六届“立德树人”优秀创新案例一等奖。她还多次在省市级培训、论坛活动中作专题分享和公开课展示,参与编写的《慧玩慧思赋能成长》等教材,论文在《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四川教育》等期刊发表,充分展现了其学术影响力和专业引领作用。

作为保教干事,包丽分管婴小班教育教学,策划组织多项大型活动,推动教研活动深入开展。她积极参与“雏鹰计划”,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为提升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作出重要贡献,展现了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潜力。

炊香润童心,匠心暖满园——记先进教育工作者高杰

在四川省直属机关西马棚幼儿园的厨房里,高级厨师高杰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做饭的”到“用心服务的人”的蜕变。自2022年10月担任幼儿园厨师以来,这位曾在武侯首席和香榭丽担任主厨的专业厨师,将星级酒店的烹饪技艺与幼儿营养膳食需求完美结合,用锅碗瓢盆奏响了一曲动人的服务乐章,成为全园师生饮食健康的守护者。

严守安全底线,匠心烹饪每一餐。高杰深知幼儿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始终将“食品安全”作为不可动摇的工作底线。他的工作日常从清晨开始,严格检查每一份食材,确保来源可靠、品质新鲜。洗、切、配、炒、蒸、煮……每一道工序都严格遵循规范,不敢有丝毫马虎。他坚信,勤奋是基石,只有日复一日地踏实工作,才能对得起全园师生的信任。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让他先后荣获2024年营养膳食与烹饪技艺比赛一等奖和2025年厨师技术练兵一等奖。

用心钻研创新,满足多元需求。面对“众口难调”的挑战,高杰不断自我反思和改进。他每天下班后都会在脑子里回顾当天工作:味道是不是咸了?搭配是不是合理?为什么有些菜剩得比较多?这种反思会驱动他主动学习和探索。他利用休息时间看美食节目、研究菜谱、学习营养学知识,不断尝试新的烹饪方法和菜品搭配。他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菜单,在传统菜式中融入新意,努力让每一餐都既美味又健康。

真诚服务师生,收获温暖和认可。高杰主动与师生交流,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哪位老师不能吃辣,哪位同事喜欢重一点的口味,他都默默记在心里,在打菜时尽量照顾到。看到大家品尝食物时满意的笑容,听到一句“师傅,今天这菜真好吃”,就是他一天中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这份用心服务的精神,让他在2024年12月荣获“优秀职工”称号。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需努力。高杰表示,自己将始终怀着一颗感恩和敬畏的心,坚守在灶台前,继续钻研技艺,用心做好每一餐,不辜负大家的信任与厚爱,为让全园师生吃得放心、吃得开心而继续努力。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