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为网言网语立规矩!守护汉语纯洁性需要强力规范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16:36 1

摘要:现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1月1日实施。20多年来,社会语言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随互联网而生的网言网语已经深度介入老百姓生活。网络上,有的文字内涵发生转变,比如“汗”表示尴尬、无语,“囧”表达郁闷、无奈,带货主播挂在嘴边的“家人们”说的是顾客。有的词

9月8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值得关注的是,修订草案增加了对网络空间用语用字的规范要求,意在为网言网语立规矩。

现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1月1日实施。20多年来,社会语言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随互联网而生的网言网语已经深度介入老百姓生活。网络上,有的文字内涵发生转变,比如“汗”表示尴尬、无语,“囧”表达郁闷、无奈,带货主播挂在嘴边的“家人们”说的是顾客。有的词被生造出来,比如“世界上另一个我”缩写成“世另我”,“姐妹”谐音成“集美”,夸赞别人厉害说“666”。网言网语的使用范围已经不局限于网络,适用人群也早已不只是网友。原有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用范围不包括网言网语;规范新的语言生态,是语言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不可否认,网言网语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让网络空间氛围更加轻快,但破坏力也显而易见,很多网言网语饱受诟病。比如热词人为制造壁垒,导致不同圈子、不同年龄甚至触网程度不同的人,在沟通时出现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你个老六”等网络词语不仅欠缺汉语的美感和韵味,有的更低俗粗鄙。有些网络语言用谐音、代指、颠倒顺序等方式规避审查,传递不良信息,甚至暗指灰色交易,挑战公序良俗、突破社会底线。更令人忧心的是,孩子辨别能力差,把烂梗当新潮,拿恶趣味当流行,将网言网语用在课堂回答、作业和试卷中,书面化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大减弱。

为规范网络空间用语用字,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语言文明教育,强化对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和管理,坚决遏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2024年10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政策导向很明确,必须堵住烂梗的传播渠道,维护汉语的纯洁性。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订,就是要在更高的法律层面规范网络空间用语用字。草案规定,政府主办的或者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网络文艺节目、网络剧、网络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名称、包装、说明等,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也就是说,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府要带头,在涉及国家形象的场合,用语要尤其规范。

汉语端庄典雅、简约大气,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是国家重要的象征符号,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网络时代,一切瞬息万变,但无论如何,汉语的纯洁与纯粹不能变。守护汉语纯洁性需要法律的强力规范,也需要全体公民的文化自觉。每一名中国人,都应该敬畏汉语,自觉追求汉语品位,共同守护好汉语的纯洁性。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