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去菜市场转,发现青菜比上个月贵了几毛钱;买杯常喝的奶茶,也悄悄涨了一块钱。身边不少朋友都在念叨:物价慢慢往上走,咱们的工资能跟着动一动吗?尤其是一直拿着月薪两三千的人,更是盼着收入能有个变化。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和咱们钱袋子息息相关的话题。
最近去菜市场转,发现青菜比上个月贵了几毛钱;买杯常喝的奶茶,也悄悄涨了一块钱。身边不少朋友都在念叨:物价慢慢往上走,咱们的工资能跟着动一动吗?尤其是一直拿着月薪两三千的人,更是盼着收入能有个变化。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和咱们钱袋子息息相关的话题。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月薪两三千的工作,为啥还没少见?
一方面是就业市场的情况有点“供大于求”。就拿2024年的数据来说,光是高校毕业生就有1179万,再加上2023年没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大概300万,还有一些行业调整后需要重新找工作的人,加起来差不多2000万人在找工作。可岗位呢?2024年二季度全国招聘职位数比去年同期少了12%。这么多人抢有限的岗位,企业自然不用急着涨工资,月薪两三千的岗位也就一直有不少人愿意做。
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利润空间确实在缩小。有调研机构统计过,中小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从2019年的8%降到了2024年的3%。赚的钱少了,企业就得精打细算控制成本,而人力成本是不小的一笔开销。要是随便涨工资,可能自己都难维持,所以只能先把工资稳定在现有水平,月薪两三千的情况也就很难一下子改变。
再说说物价上涨和工资的关系,是不是物价涨了,工资就一定能涨?
从道理上讲,要是物价能温和上涨,其实是件好事。比如东西卖得稍微贵一点,企业利润能增加些,手里有钱了,才有可能给员工涨工资。员工工资高了,能多买点东西,又能带动企业卖更多产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央行也一直说要让物价“合理回升”,目标是把整体通胀控制在1%-3%的区间,就是想让这个循环转起来。
但现实里,工资能不能涨,还得看企业的实际情况。比如有些做传统加工的厂子,原材料价格涨了,可自己的产品因为竞争激烈,根本不敢涨价,利润反而被压缩了。这种时候,企业连生存都得紧巴巴的,哪有能力给员工涨工资?还有些做外贸的公司,受国际市场影响,订单少了,别说涨工资,能稳住岗位就不错了。
而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情况也很关键。要是某个行业找工作的人多,就算物价涨了,企业也知道“你不做还有人做”,自然不会主动涨工资。但要是像现在的新能源、人工智能这些新兴行业,缺技术人才,企业为了留住人,不仅会给高薪,还会主动涨工资,这就是“供不应求”带来的优势。
其实大家也不用太焦虑,月薪两三千的情况不会一直不变。现在国家一直在推动产业升级,新兴行业会慢慢冒出更多高薪岗位;而且也在出台政策帮中小企业降成本、稳利润,企业日子好过了,员工工资才有上涨的空间。咱们自己也可以多学些技能,比如现在短视频剪辑、直播运营这些岗位需求大,多掌握一门本事,也能多些涨工资的机会。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最近有没有发现身边的物价变化?你所在的行业,今年有涨工资的机会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情况~
来源:斌弟谈理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