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风拂过农田,玉米秆顶端高高抽出的雄穗摇曳生姿,花粉簌簌飘落,雌穗吐出的丝缨如红绸般点缀其中——这美丽的画面背后,却是玉米一生中最关键的考验。
微风拂过农田,玉米秆顶端高高抽出的雄穗摇曳生姿,花粉簌簌飘落,雌穗吐出的丝缨如红绸般点缀其中——这美丽的画面背后,却是玉米一生中最关键的考验。
走进玉米地,你能感觉到变化。玉米秆正拼命吸收养分,顶端已经悄悄抽出了雄穗。
这可不是小事儿啊!去年隔壁县就有农户没提前防范,白白减产了一成多。 抽穗期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阶段,这会儿管理跟不上,后悔都来不及!
大风要来了,赶紧培土壮根
老话说的好:“风前紧搂根,灾后快扶苗”。这话现在听来特别在理。玉米抽雄的时候最怕大风,秸秆一吹就歪,花粉传播受影响,产量也就跟着往下掉。
现在就得去地里转转,看看哪些地块的苗子弱、根部不稳。特别是小苗弱苗,得赶紧给根部培培土,让根扎得更稳当。
前期雨水多的地方更得小心,玉米根系扎得不深,风一吹倒伏风险比往年高不少。山区梯田和平原灌区浇水多的田要特别注意,这些地方更容易出问题。
水肥管理是关键,一刻不能耽误
抽雄吐丝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这时候哪怕少量补水,对保粒数、增粒重都至关重要。这个时候缺水,可是会影响花粉活力和雌穗发育的。
浇水得讲方法。最好采用滴灌、喷灌或小水沟灌,少量多次,避开中午高温时段。这时候浇水效率高,效果也好。
肥料也得跟上。可以追施尿素20到30公斤,或者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1%尿素水溶液。这样既能壮秆,又能提高抗寒能力。
防好病虫害,就是保住钱袋子
抽穗期玉米抵抗力下降,最容易惹来病虫害。今年要特别关注南方锈病、穗腐病和玉米螟、棉铃虫这些家伙。
防治病害可选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戊唑醇等药剂。防虫害可以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
打药时间要选在上午10点之前或者下午5点之后。这时候药效好,也不容易对玉米造成药害。
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玉米是同株异花作物,天然杂交率很高。抽穗扬花期要是遇到高温干旱或者连续阴雨,会影响授粉受精,导致秃尖、缺粒。
人工辅助授粉能弥补果穗顶部迟出花丝的授粉,克服不利天气因素的影响。一般在玉米植株花丝吐齐后5天内开展效果最好。
有条件的可以用植保无人机,通过气流扰动促进花粉飘散。传统方法也可以在无风的晴天上午,两人拉长绳与行向垂直走动,促使花粉散出。
及时清理田间,改善通风透光
地里的小株、弱株和空秆植株这时候就成了“累赘”。它们不结棒子或者结得很小,还占用空间,消耗肥水,影响健株生长。
把这些植株拔掉,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肥料消耗,利于正常植株的生长发育。拔除的小株弱株可以做为青饲料使用,一点也不浪费。
同时还要注意清理杂草。杂草茂盛的地块要先人工将杂草搂倒,然后再选用合适的除草剂防治。
别看这些措施繁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眼下辛苦几天,秋收时就能多收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粮食,这账怎么算都划算。
农时不等人,天气说变就变。咱种地的就得眼观六路,手底下勤快。现在多流汗,秋收才能笑开颜。
趁着大风还没来,赶紧去地里看看吧!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