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月8日到9日,中俄蒙三国在边境区域展开了一场边防联合演习,这是三国首次举行此类演习,演练的主题只有一句话:“防范打击边境地区恐怖破坏活动”。说白了,就是要把针对中俄能源合作的破坏图谋,提前掐死在摇篮里。
在中俄蒙敲定天然气管道合作之后,三国在军事层面也有了新合作。
本月8日到9日,中俄蒙三国在边境区域展开了一场边防联合演习,这是三国首次举行此类演习,演练的主题只有一句话:“防范打击边境地区恐怖破坏活动”。说白了,就是要把针对中俄能源合作的破坏图谋,提前掐死在摇篮里。
【中俄蒙首次组织边防部队展开联演】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就在不久前,也就是中俄蒙“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敲定之际,美国福克斯新闻的知名主持人杰西·沃特斯公然放话,暗示有人可能会炸毁中俄之间的天然气管道。
这番话听起来很熟悉吧?没错,2022年“北溪”管道就是这样被炸的。
时间倒回到2022年9月26日。那几天,全球能源市场被一条新闻震动:位于丹麦附近海域的北溪1号和2号天然气管道接连被炸,经过调查发现,至少有4处人为破坏的痕迹,而且案发现场还残留有炸药痕迹,参与调查的各方都一致认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蓄意爆炸案。
那么,案件凶手是谁?美国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很快曝出了惊天内幕:这就是美国人干的。他表示在北约演习的掩护下,美国海军潜水员早就埋下了炸药,最后按照拜登的命令引爆。
虽然美国政府立刻否认,但偏偏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拜登就放过狠话:“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北溪2号就不会存在,我们会终结它。”
【美国新闻主播恐吓称将炸毁中俄天然气管道】
这话结合事后发生的事实,几乎等于“自白”。北溪被炸,直接切断了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供应,让德国和整个欧盟深陷能源危机。而受益的一方是谁?美国天然气公司。从最终得利者的角度看,美国即便不是实施爆炸的直接凶手,也是这起爆炸案的推动者。
如今,沃特斯这话说得驾轻就熟,显然是想把北溪被炸的事件在中国边境再上演一遍。
美国为什么会对西伯利亚2号管道项目如此忌惮?
很简单,一方面这打破了美国对俄罗斯的能源围堵;另一方面这意味着中俄合作的进一步密切。根据俄气执行官透露的消息,该管道建成之后,俄罗斯每年向中国输送的天然气将达到500亿立方米,而且合作期限长达30年,另外,价格比俄罗斯卖给欧洲的还低,这等于是为中国提供了一条稳定、廉价、长期的能源大动脉。
【被炸毁的北溪天然气管道】
此前,西方多次威胁中国减少与俄方的合作,但这一项目的敲定,彻底打破了西方这一幻想,换句话说,美国拼了命要孤立俄罗斯,结果却因为中国的加入而功亏一篑。所以,美国人心虚了、着急了,甚至不惜拿出“恐怖袭击”的话术来恐吓。
不过中国从来都不吃威胁这一套。在此背景下,这次中俄蒙联合演练就显得格外有分量。
根据报道,此次中俄蒙三方的边防合作联演,内容很丰富。演练的地点选在三国交界地带,演练内容更是“对症下药”,三方将在中国境内设立联合指挥所,采取“谁境内、谁牵头”的原则,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快速决策。
在这期间,三方可以通过多国情报互通,及时发现潜在威胁。同时模拟敌方破坏分子渗透,进行协同封控、歼灭。正式演练结束后,三方还将围绕边防管控的相关具体课目,展开交流。
整个演练看下来,中俄蒙想要传达的意思很明确:北溪的剧本,绝不会在中国重演。
过去,美国在欧洲炸掉北溪,欧洲虽然愤怒,却不敢正面硬刚。可在中国这里,局面完全不同。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和决心来捍卫自己的安全,美国那一套威胁和讹诈,不管用了。
来源:中国台湾王裕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