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8日的晚上,本来只是寻常的一天,可就在深夜,小米内部的一封通报突然传出,把科技圈直接炸翻了。
9月8日的晚上,本来只是寻常的一天,可就在深夜,小米内部的一封通报突然传出,把科技圈直接炸翻了。
通报内容很简短,却足以震动全场: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因为泄露公司机密、涉及利益冲突,被公司直接辞退。
要知道,王腾可不是普通人。
他不仅是小米手机业务的核心干部之一,更是雷军亲自提拔的年轻高管。
就在去年底,他才刚刚升任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正当风头最劲。
所以这次“挥泪斩马谡”,才让人意外到不行。
01王腾的故事,其实算得上励志。
他出生于山东曲阜,这里也是孔子的诞生地。
2016年,29岁的他加入小米,起点就是产品总监,当时的小米正经历瓶颈,急需能冲的人才。王腾性格直爽,做事激进,很快就在产品线上崭露头角。
2020年,他转到Redmi,接手产品团队。
那一年,K40系列的爆红,让他彻底打响名号。
性价比、年轻化、流量爆点......他把Redmi玩得风生水起。
后来,小米把他派到河南分公司做市场,锻炼线下能力。
两年之后,他重返北京总部,直接坐上了Redmi品牌市场部总经理的位置,还顺便成了发言人。
2024年,是他的高光时刻。
2月接替卢伟冰,升任Redmi品牌总经理;5月兼任中国区市场部副总经理;年底更进一步,成为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
短短八年,从一名产品经理到中层干部,他的履历几乎是开挂式。
很多人说,他就是“小米年轻干部的代表”,未来极有可能进入更高层。
但谁也没想到,他会以这样的方式落幕。
02通报出来的当天晚上,王腾很快在微博发文:“很惭愧跟大家说声抱歉,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感谢雷总和公司多年的培养和信任,非常不舍离开。”
这条微博,看得出他是带着遗憾的。
可事情并没有结束。
第二天,网络上出现了各种传言,有人说他拿了外部咨询费,有人说他泄露了汽车和芯片相关的机密。
第三天,舆论一度热闹到不行。
于是,王腾又站出来发声:“没有窃取公司机密出售,没有收人钱财。有失职行为,但没有违法。”
这句话,算是直接和各种“黑料”划清界限。
只是,公众早已把他当成一个话题人物,他说什么,外界也很难完全买账。
更耐人寻味的是,他的微博认证被取消,快手账号显示封禁,抖音账号也设为私密。
昔日小米对外的流量担当,一夜之间在公众平台集体消失。
03很多人疑惑:小米过去不是还容忍过他“爱泄密”的毛病吗?雷军还曾在直播里笑称,“除了滕总动不动泄密被罚款以外,我的口碑还是可以的”。
为什么这次突然翻脸,直接辞退?
答案其实不难理解。
第一,职级太高。
王腾的位置,已经接触到小米最敏感的商业机密。手机新品的定价、渠道的返利、甚至造车项目的战略方向,他几乎都能拿到第一手信息。
这样的人,一旦踩线,影响绝不是小事。
第二,信任透支。
之前的调侃是容忍,可如果问题反复,哪怕只是小范围流出,公司也必须要表态。
尤其是在内部管理逐渐趋严的今天,不能再当“小毛病”对待。
第三,制度升级。
小米现在不只是卖手机,还要造车,还在押注AI,任何泄密,都可能直接传导到资本市场,引发股价波动。
作为上市公司,它必须给投资人和公众一个清晰信号:再亲近的人,只要越线,也要被清理。
所以,“辞退”并不只是对王腾个人的处罚,更是小米用来立规矩的手段。
04在那份通报里,除了“泄密”,还有一个更沉重的词:利益冲突。
所谓利益冲突,说白了就是把公事和私事搅到一起。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和外部合作方谈项目,本该站在公司的立场去争取最优条件,可有人偏偏想着自己能不能顺手捞点好处;
又或者在资源分配上,不看数据、不看价值,而是照顾和自己关系近的伙伴;
甚至直接把手伸向公司利益,把属于集体的蛋糕切走一块,放进自己口袋。
在企业合规体系里,这比单纯的泄密更严重。
泄密有可能是无意的,但利益冲突往往是有意的,它动摇的不是某一条信息,而是整个公司内部运行的公平性。
也正因为如此,小米才会在通报里把“利益冲突”点出来,作为直接辞退的理由。
05王腾被辞退的消息一出,网络瞬间炸开了锅。
有人惋惜:“这可是小米少见的年轻高管,本可以走得更远。”
有人质疑:“到底泄了什么?通报太模糊了。”
也有人调侃:“小米最会营销的人,最后输在了‘泄密’。”
从热度来看,王腾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企业高管,而是一个公众话题。
他的下台,成了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要看懂小米这次的强硬态度,得先明白手机行业的特殊性。
和别的行业相比,手机厂商几乎是“刀尖上跳舞”。
新品更新太快,一旦参数、价格提前泄露,竞争对手就能立刻调整节奏,市场先机转瞬即逝;供应链又极其庞大,小米要对接上百家合作方,一点敏感数据流出去,可能让上下游都陷入被动;
更别说资本市场的放大效应,如今小米正押注汽车和AI,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被投资人解读成重大风险。
所以在这个行业,高管泄密绝不是小差错,而是可能动摇根基的致命伤,这也正是小米选择零容忍的真正原因。
王腾的故事,其实就是一面镜子。
它照出了个人的荣耀与失误,也映射出企业制度的底线与决心。
对所有职场人来说,最该记住的一句话就是:
能力能决定你飞得多高,但能不能站得稳,靠的永远是底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猫眼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