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刚刷到德州晚报的一条视频,说是9月10日教师节当天,陕西壶口瀑布景区推出了一项政策:全国教师只要出示教师资格证和身份证,就可以免门票游览。翻看评论区,非但没有迎来一片叫好,反而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争议。
刚刚刷到德州晚报的一条视频,说是9月10日教师节当天,陕西壶口瀑布景区推出了一项政策:全国教师只要出示教师资格证和身份证,就可以免门票游览。翻看评论区,非但没有迎来一片叫好,反而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争议。
有网友调侃说:“这就像是给瞎子送电灯,给聋子送音响——东西是好的,但根本用不上啊!”因为教师节当天,老师们全都在学校上班,哪有空闲专门跑去旅游?一项原本充满善意的优惠,结果变成几乎没人能参与的“工作日狂欢”。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挺尴尬的现实:我们总在教师节这天集中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尊重,各种表彰、优惠、社交媒体上的祝福满天飞,可大多数老师依然得按点上课、批改作业、管班带学生——节日对他们来说,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工作量一点没减少。
老师的辛苦,其实很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他们不仅工作日难以抽身,就连周末也经常被备课、改作业、跟家长沟通填得满满的。“教师节休假”对不少老师来说,简直像个遥不可及的传说。
当然,壶口瀑布景区愿意给教师提供优惠,这份心意是值得肯定的,说明社会没有忘记老师们的付出。但问题是,如果不去真正了解教师的工作节奏和生活现状,再好的政策也可能落了空,变成一种“形式上的关怀”。
真正的尊重,不应该只停留在节日那天的口号和符号上,而应该落到实处。比如,能不能把免票时间延长到周末?或者安排在寒暑假这种人少、老师也有空的时间段?这样不仅老师能实实在在享受到福利,景区也能分流客流、提高效率,岂不是双赢?
更进一步看,这件小事折射出我们整个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理解还存在偏差。我们赞美老师的奉献,却很少认真关心他们的休息;我们重视教育,却容易忽略教育者本人的需求。有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大,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在这种背景下,只在工作日搞优惠,确实有点“隔靴搔痒”。
关爱老师,更需要务实和人性化的行动。比起扎堆在教师节这一天表达敬意,不如平时多思考怎么帮老师减负、怎么提高待遇、怎么改善工作环境。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休息、陪家人、培养兴趣——这比什么门票优惠都来得更实在、更暖心。
当然,企业的善意举动不该被全盘否定。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正是靠这一点一滴的行动积累起来的。但今后类似的福利政策,如果能多调研、多倾听教师的声音,更贴近他们的实际需要,就不会再让好事变成“尴尬事”了。
希望明年的教师节,我们能看到更多老师真正能享受到政策。也许到那时,老师们终于可以拿着免费门票,悠闲地走进景区,看看黄河的壮阔,而不是只能望着优惠通知无奈一笑。只有让老师既得到社会认可,也有时间享受生活,我们才能说:尊师重教,不是一句空话。
内容来自@德州晚报
来源:孩子成长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