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九月的金风拂过镍都大地,三尺讲台上又迎来新一个播种季。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激励引导广大教师崇德尚美、敬学善学,讲好教师身边的故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9月8日,金昌市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讲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当九月的金风拂过镍都大地,三尺讲台上又迎来新一个播种季。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激励引导广大教师崇德尚美、敬学善学,讲好教师身边的故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9月8日,金昌市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在市传媒中心综艺演播大厅盛大开启,汇聚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此刻,我们以教育之名相聚,共同聆听四十一载春风化雨的动人回响。”下午3点整,随着主持人洪亮的声音响起,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八位来自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及特殊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代表逐一登台,分享了他们多年来深耕教育工作一线,以“教育家精神”铸魂育人的感人故事。这些优秀教师代表,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奉献,深刻诠释了“四有”好教师的深刻内涵。
△四位老师正在分享他们的育人故事 金昌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发华摄
在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金昌市第三中学的金欢欢老师率先登台。她宛如一位执着的“追光者”,用二十年的光阴默默诠释着教育家精神。“‘成为光,传递光’一直是我的教育箴言。回望二十年的教育路,我深刻体会到‘追光不止’的分量。”金欢欢老师娓娓道来,讲述了她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和鼓励学生小煜重拾信心、蜕变成才的感人往事。这位学生口中的“金妈妈”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学生们前行的道路,也让在场的教师们深刻领悟到:真正的教育,是一场师生之间相互成就的美好旅程,是用爱与责任去点燃学生内心的希望之火。
来自永昌县第一小学的朱怀堂老师,用二十八年的坚守,书写了一段关于青春与教育的壮丽篇章。从乡村土坯教室的煤炉旁,到城镇标准化校园的智慧课堂中,朱老师的工作环境在变,但那颗扎根教育的赤子之心从未动摇。“1997年我到永昌县新城子镇小学报到时,金昌的乡村教育还停留在‘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群孩子’的状态。那时学校连像样的操场都没有,冬天生炉子取暖,煤灰常常沾满教案本。但正是这样的起点,让我见证了第一次改革的力量。”朱怀堂犹如金昌大地上无数默默耕耘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他们用一生的时间,用日复一日的执着与坚守,践行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特殊教育,是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支。金昌市特殊教育学校的魏弘老师,便是这片角落里的守护者。二十六载特教路,她用爱与信任搭建桥梁,带听障孩子解读指尖语义,帮失语儿童发出第一声呼唤,以音乐唤醒“星星的孩子”。“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来说,课堂是一场需要全神贯注的‘硬仗’。听力有障碍的孩子必须紧盯老师的双手,从每一个翻飞的指尖、每一个细微的手势里解读语义,一句简单的‘你好’,他们可能要重复练习上百次才能掌握。”伴随着魏弘老师的讲述,现场观众无不陷入沉默,有的紧皱眉头,认真听着故事;有的眼眶红润,为特殊儿童的坚强和魏弘老师的付出而感动。
△金昌市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现场 金昌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发华摄
随着八位老师分享完他们的育人故事,活动进入了高潮。所有的宣讲教师重返舞台,他们站在一起,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仿佛金昌教育的坚强脊梁。他们是教育家精神最生动的注脚——一个人可以燃起点点星光,但一群人,就能照亮教育的整片星空。孩子们为八位老师献上节日的花束,这芬芳的礼赞,这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将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成为金昌教育史上一段温馨而动人的回忆。舞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老师们辛勤付出的最高赞誉,也是对他们所展现出教育家精神的深深敬意。
201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从“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的古训,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时代诠释,教育者的初心始终如祁连雪水般澄澈。金昌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聚焦“育师、强师、尊师、惠师”四位一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全市各大中小学幼儿园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激励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新时代“大先生”,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我市逐步形成。
△八位老师手捧鲜花集体合影 金昌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发华摄
八位老师的动人故事,犹如闪亮的星星,串联起教育家精神的光芒图谱。他们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实践,正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生动回答。走下舞台后,朱怀堂老师告诉记者:“能站上这个舞台分享我的教育故事,我深感荣幸。28年的教育生涯让我明白,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未来,我会继续坚守初心,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不辜负‘全国模范教师’这个称号。”
下午4点50分,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走出综艺演播大厅,阳光依旧温暖,微风依旧和煦,许多听众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大家纷纷表示,这次报告会不仅是对身边先进事迹的宣讲,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与思想的洗礼。在现场聆听宣讲的年轻教师何依容说:“听完老师们的故事,我深受触动。他们用坚守与热爱诠释了‘四有’好教师的内涵,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今后,我会以他们为榜样,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为培养更多优秀学子贡献力量。”
时光不恋过往,进取永无止境。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之年,也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赵文虎说:“这次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教育家精神的火炬,将永远在镍都大地上传递。它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继续书写金昌教育的华彩篇章。
记者:张可乐
编辑:魏戈琪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
来源:金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