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画《Go!公主光之美少女》中天之川雏拉 / 闪耀天使(Cure Twinkle)的声优山村响,突然在X(原推特)上发文公开控诉:有人用生成式AI,未经授权盗用了她的声音,并制作了一段角色发表“仇恨言论”的视频。
最近,日本声优圈又被AI搅得天翻地覆。
动画《Go!公主光之美少女》中天之川雏拉 / 闪耀天使(Cure Twinkle)的声优山村响,突然在X(原推特)上发文公开控诉:有人用生成式AI,未经授权盗用了她的声音,并制作了一段角色发表“仇恨言论”的视频。
“怎么听都是我的声音,但我根本没说过那种话!”
“原来有人在私下让AI学习我的声源,然后免费放出来用……”
山村响表示,事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通过事务所联系对方,目前正在处理。
这起风波的起因,是一段在YouTube流传的视频。
视频里,用山村响的AI合成音,让《光之美少女》角色说出一些“极具攻击性”的台词,甚至涉及敏感内容。
粉丝震惊、声优崩溃,评论区直接炸锅:
“这不是闪耀天使说的话啊!”
“你真的喜欢这部作品吗?为什么要做这种视频?”
“恶意整活可以,但别毁人设!”
有人甚至建议直接报警处理,因为这种“AI冒充+仇恨言论”,已经不只是“恶搞”了。
事件一出,日本网友开始热议:
AI合成声音,到底算不算侵权?
核心问题在于:声音本身在现行法律中并不受“著作权”保护。
但如果AI生成的内容涉及以下两种情况,就有可能违法:
冒充声优本人 → 涉及名誉侵害或不正当竞争
用角色声音发表极端言论 → 涉及作品版权方权益
有网友总结得很到位:
“声音可能没法直接告,但让闪耀天使说脏话,这下版权方绝对能动手。”
也就是说,这次如果制作方起诉,可能是基于角色权利侵害,而不是声优个人声音本身。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AI合成声音引发争议。
不同于AI绘图,AI声音的伦理风险更大:
在X和论坛上,评论大致分为两派:
“这是对角色形象的毁灭性打击。”
“AI技术没错,错的是乱用的人。”
“支持山村响维权!”
“声音不是著作物,根本没事。”
“就算是别人的声音,也没写名字啊,告不动。”
“技术无罪,管不住人脑。”
两边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有人翻出日本著作权法30条之4来互怼,场面一度失控。
如果只是个人练习、私下玩玩,AI声音无可厚非。
但一旦牵扯到公开传播、角色形象、商业用途,这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尤其是二次元作品,角色形象是核心资产。
当粉丝用AI生成“角色说违和台词”的视频时,本质上已经越界。
无论哪种,“野生AI”自由生长的时代,很快就会过去。
来源:萌娘ACG研究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