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后25米,余依婷从第七追到第一,现场尖叫声差点把顶棚掀翻。”——这不是电影,是成都2025全锦赛男女4×100混接决赛的真实回放。
“最后25米,余依婷从第七追到第一,现场尖叫声差点把顶棚掀翻。”——这不是电影,是成都2025全锦赛男女4×100混接决赛的真实回放。
很多人以为浙江队稳拿金牌,其实转播画面里他们一度掉到第七,镜头扫过教练席,连见惯大场面的朱志根都攥着秒表没眨眼。
钱心安的仰泳只排第六,谢以忱蛙泳后甚至跌到第七,观众席的叹息声清晰可闻。
转折点出现在沈加豪的蝶泳:51秒81,比他自己上午半决赛快了0.7秒,直接把队伍送到第三。
最后一棒余依婷更离谱——她平时主项是蝶泳,这次临时被摁去自由泳,53秒46的分段比同组所有男选手都快0.2秒。
冲线那一刻,大屏幕先亮成绩,再亮“浙江队”,现场安静半秒,接着爆炸。
赛后混合采访区,余依婷喘得说不出整句,只挤出一句“自由泳原来这么累”。
旁边工作人员补刀:她晚饭只吃了半碗面,怕游不动。
浙江队这次其实没上最强阵,汪顺、徐嘉余全在板凳,名单里15岁的谢以忱和14岁的范亚琦才是重点观察对象。
教练组的原话是“宁可丢金,也要把小孩扔水里练心跳”。
结果小孩们没掉链子。
谢以忱蛙泳1分01秒80,放在去年福冈世锦赛能进前16;范亚琦预赛游出个人PB,比报名成绩快1秒4。
数据冷冰冰,但看台上家长举着手机边录边哭的画面很烫。
汪顺这次没参加接力,但49秒13的百米自预赛头名足够亮眼。
更重磅的是,他刚当选世界泳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任期四年,中国泳军上一次有人进这个圈子还是2013年的吴鹏。
汪顺在群访里说得直白:“不是去开会的,是去吵架的。”他指的新规则是明年起世界泳联强制所有奥运项目预赛上午决赛晚上,亚洲运动员倒时差吃亏。
他说已经收集到日本、韩国选手的联合签名,准备第一次提案就怼这个。
回到浙江队,这次低调练兵背后藏着一条暗线:2025全运会就在大湾区,浙江游泳中心悄悄把高原训练基地从昆明搬到了贵阳,海拔高了300米,血氧数据更好看。
没人知道这套操作最后能换来几块金牌,但现场一位做了十年跟队记者的哥们说:“以前浙江队靠明星,现在他们靠系统,明星只是系统里最亮的那颗钉。”
散场时,观众往外走,大屏幕重放余依婷最后25米反超,尖叫声又响了一次。
有人嘀咕:“这姑娘下次不会直接进奥运名单吧?”旁边立刻有人接话:“浙江队的新人,谁敢说不?”
来源:体育播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