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大葱收获季:菜地“黄金”,农民笑中带泪,谁懂其酸甜苦辣?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21:55 2

摘要:你以为秋天只属于枫叶,其实在山东广饶,秋天更像一锅热腾腾的大葱炒鸡蛋,一头扎进泥巴里。9月5日,李鹊镇前大张村,大葱们被小铲子连根拔起,农民老刘边干边嚷:“葱价要是再掉,咱还不如搁地里当肥!”在场的小孙也不服气:“去年邻村卖葱发了财,今年轮到咱家能翻身吗?”说

你以为秋天只属于枫叶,其实在山东广饶,秋天更像一锅热腾腾的大葱炒鸡蛋,一头扎进泥巴里。9月5日,李鹊镇前大张村,大葱们被小铲子连根拔起,农民老刘边干边嚷:“葱价要是再掉,咱还不如搁地里当肥!”在场的小孙也不服气:“去年邻村卖葱发了财,今年轮到咱家能翻身吗?”说到底,这把葱究竟能炒出几多滋味,咱们真心想问一句:辛苦一秋,换来的是啥?

说起大葱,那可真是山东老铁们餐桌上绕不开的一号位主力选手。别看这绿色杆子一身泥,跟蒜泥拍黄瓜、煎饼卷大葱搭配,简直就是地道北方灵魂伴侣。可在李鹊镇前大张村的大葱地里,葱不只是饭桌的点缀,更是农民账本上的希望——只是,这希望它经常拐弯。

今年的大葱收成怎么样?别问,问就是“不敢细算”。老刘哭笑不得:“亩产二三千斤跑不了,可这价格,见谁都得先赔个不是。”葱卖不出好价,村里人嘴上说着“认命”,但心里那叫一个堵得慌。毕竟,种地一年,图啥呢?不就求个希望有回报、汗水有人认吗?

说白了,大葱是靠天吃饭也是靠行情吃饭。你以为种地是科研,按公式一加一等于二?得了吧,坊间有句话,叫“种地如打牌,运气占八分”。去年的大葱行情火爆,邻村小徐一口气买了新电动车,村人背地里啧啧称羡;今年风向一变,老宋说他家大葱快成“库存垃圾”,迟了怕要烂在地里喂蚯蚓。“去年种的是金条,今年拔出来一地‘青葱债’”,大伙儿感慨,年年做梦发财,年年被现实扇脸。

别说农民爱抱怨,其实哪行哪业都有自己的难。城里人总羡慕农村“自给自足”、空气清新,还能“体验采摘乐趣”。可你让城里资本家光脚下地拔一天葱,保准两小时就想溜。真没谁想天天和土疙瘩亲吻,主要是盼着付出能对得起回报。比如村里头今年还出现不少“葱二代”,小王家娃大学毕业,回来帮父母种田,他说这一头冲进菜地的日子,才知道挣钱真没那么容易。

市场价格,这玩意儿比过山车还刺激。有人前脚刚把大葱拉到集市,后脚手机上一看批发价又跌了五分,回家路上更是心塞一片。“价格如温度,听天由命;收成像彩票,碰运气试试。”农民常自嘲,咱都不是种葱的,咱是市场经济下的小白鼠,天天被行情电一电,刺激醒精神。

说大点,大葱地里的故事,其实折射了中国农民的“菜篮子焦虑”。农产品供大于求,产销脱节,说白了还是信息不对称、话语权太弱。有年头大家一哄而上“葱你发”,隔年风向一转,全成“葱你亏”。有人建议网上直播卖葱,有人学带货主播喊麦:“今日头条正宗大葱,粗得能掰手腕,开袋齁鼻子,买回家炒三碗饭!”可说到底,没有稳稳的收购保护,农民始终得看市场眼色行事。

再说农村青壮年外流,留守老人种田也不易。就拿前大张村举例,收葱高峰期总得请亲戚朋友帮忙,不然地里上万棵大葱,没有个三五把铁锹,压根儿下不了场子。大家埋头苦干,汗珠子往裤腿儿上淌,累得直喘粗气,旁边却有商贩拉长脸讨价还价。你说这滋味,像不像熬夜拼命写论文,最后导师却说“材料一般,改改再交”?

其实,农业的未来要靠现代化、信息化“武装”起来,不然年年种地,年年打水漂。这两年也有些地方搞“科技种葱”,引进新品种、滴灌大棚啥的,说不定哪天广饶的大葱能包揽全国“食葱奥运会”金牌。可农民心里最实在的愿望也不过是一句朴素话——“希望明年有个好收成,价格别再扑街。”

大葱虽然不起眼,但这东西牵扯着成百上千家庭的生计。有人问,大葱这么普通,有啥值得讲?你且看看街头巷尾菜市场,每当葱价骤涨,家家户户都在咒骂收割人心的市场。可价低时呢,没人关心庄稼人的辛苦。农民的酸甜苦辣,就跟剥洋葱似的,层层嵌着生活的悲欣和期待。

扯远点,大葱的命运何尝不是许多人打拼人生的缩影?我们兜里装着梦想,手里攥着现实,到头来还不是得咬牙硬撑,等下一次好运敲门。种大葱的人比谁都懂什么叫“熬”,也比谁都懂什么叫“盼”。

一根大葱的身价忽高忽低,农民们的汗水会不会永远被市场“左右横跳”?咱们总说关注“三农”,可真到葱贱伤农的时候,谁能替他们撑腰、给个底气?纵然有千百个理由让农民忍着不哭,难道不能有一次让他们真心笑着回家吗?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农村电商行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