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长们要教育孩子注重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在外就餐或家庭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以减少病菌传播的风险。
开学第一课
先上安全课
- BACK TO SCHOOL -
又到开学季
同学们也已返校......
快乐美好的校园生活
离不开安全防范
开学第一课,先上安全课
今天
和充充一起来学习
这些食品安全知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
新学期,新学年
开学的“第一课”
让我们一起学习
食品安全知识
为师生把好食品安全关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第一道防线。
1.家长们要教育孩子注重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在外就餐或家庭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以减少病菌传播的风险。
2.鼓励孩子保持日常卫生,勤换衣物、勤洗澡,保持身体清洁,为健康筑起坚实的屏障。
树立良好饮食习惯
家长们应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饮食观念。
1.鼓励孩子以正餐为主,减少零食摄入;培养孩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均衡膳食的好习惯,避免挑食偏食和暴饮暴食。
2.引导孩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肉类、蛋类和奶制品,确保营养全面均衡。
认准安全食品“身份证”
购买食品时,包装上的关键信息就是它的“安全身份证”,大家一定要逐一核对,缺一不可:
1.看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生产日期是食品的“出生时间”,保质期是它的“安全有效期”。一旦超过保质期,食品可能滋生细菌、发生变质,哪怕看起来、闻起来没异常,也绝对不能食用。
2.看配料表:通过配料表能清楚知道食品里含有哪些成分。如果配料表中糖、盐、油的含量靠前,或者有很多看不懂的添加剂,这类食品长期吃容易增加身体负担,建议大家尽量少吃。
3.看生产厂家: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在卫生条件、原材料质量上更有保障,避免购买没有明确生产厂家信息的产品。
拒绝“三无”食品
大家常说的“三无”食品,指的是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食品,这类食品就像“隐形炸弹”,危害很大:
1.它们的生产环境往往脏乱差,可能连基本的卫生条件都不达标;原材料也可能是劣质、过期的,甚至含有有害成分。
2.食用后很容易引发肠胃不适,比如恶心、腹泻,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就像大家常看到的“三无”辣条,有些为了追求口感和颜色,会添加大量色素、香精和防腐剂,长期吃会严重刺激肠胃,影响身体健康。
所以请同学们记住:无论“三无”食品价格多便宜、味道多诱人,都要坚决说“不”,不要让不健康的食物伤害自己。
远离无证摊点诱惑
路边摊的小吃虽然看起来很吸引人,但背后隐藏着不少安全隐患,建议大家谨慎购买:
1.卫生条件差:路边摊的食物大多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沾染灰尘、细菌和过往车辆带来的污染物,而且摊主的手部卫生、工具清洁也难以保证。
2.食材与烹饪不达标:很多路边摊的食材来源不明,可能使用不新鲜的原材料;烹饪时也可能因为火候不够、加热不彻底,导致食物中的细菌没有被完全杀灭。
倡导健康饮水习惯
1.教育孩子养成定时定量饮水的习惯,每日多次少量饮水、主动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2.不喝未经煮沸的生水,优先选择白开水或安全的瓶装饮用水。
食品安全无小事
健康成长记心间
大家要树立“健康饮食、安全第一”的理念
管好自己的“小嘴巴”
提醒身边的同学
身体是成长的基础
饮食安全不能忘
让我们共同努力
让校园远离“问题食品”
用健康的体魄
迎接新学期的每一个挑战
最后
希望大家新学期快乐~
校园食品安全
我们共同守护!
总监制/帅春凌 谢 博 监制/黄 成
审核/蒋 静 责编/严杨莉
来源/综合网路
关注!
来源:知情达理精彩人生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