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还能更强?聊聊韶音舒适圈OpenFit 2+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9 22:56 1

摘要:新一代韶音舒适圈OpenFit 2+已经在前两天正式发布,因为提前拿到了正式版的机器、加上我整个八月有大半时间都在外面出差,所以我已经对它有了一个非常深度的体验,但是从撰稿的角度来讲,OpenFit 2+留给我的撰写空间并不大——从佩戴、功能性等方面来说,Op

新一代韶音舒适圈OpenFit 2+已经在前两天正式发布,因为提前拿到了正式版的机器、加上我整个八月有大半时间都在外面出差,所以我已经对它有了一个非常深度的体验,但是从撰稿的角度来讲,OpenFit 2+留给我的撰写空间并不大——从佩戴、功能性等方面来说,OpenFit 2本身我认为已经做得几乎完美了,在他们前代产品的稳定性、人体工学、轻量化做的足够好的基础上,还额外开发了“Shokz Ultra Soft Silicone™ 2.0超零度硅胶”材料,它有多亲肤呢,就是亲肤到我好几次忘掉我耳朵上架了副耳机,导致洗澡前脱衣服的时候把它给甩在地上,而在用其它同类型产品时,耳挂多多少少都会带来一些压迫感。此外,全新引入的平板振膜单元,也让OpenFit 2的音质比前代有了长足的进步,而这次在看完发布会与官方的所有材料后,我发现了OpenFit 2+有一些地方是看PPT和详情页难以体现出来的,这里先说一个笼统的结论,在“综合体验”上,OpenFit 2+相比前代来说算是一个查漏补缺式的小幅度升级,但是在音质层面、以及通话音质层面,它这次的升级堪比是牙膏挤爆、超出预期。


韶音的品牌背景、市场体量什么的本文就不作介绍了,它早就已经是一个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国民级品牌,乃至我那些偶尔健个身徒个步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来问过我韶音的耳机怎么样......在我手头保有的品牌送测的耳机里,韶音的骨传导与舒适圈系列都是比HIFI厂家、乃至是比很多手机厂的耳机都更抢手的东西,不出意外的话,年底家庭聚会的时候会有亲朋好友提前“预定”我手里这副OpenFit 2+了。


因为OpenFit 2+的一些外在部分和前代是高度相似的,所以本文不会对它的一些基础参数做过多的详细描写、以描述升级点为主,感兴趣的可以回顾我今年2月7号的那篇推送结合一起食用。


在配色方面,OpenFit 2+有四种,文中的这副是“月银”配色,而我个人对韶音的舒适圈系列里最喜欢的其实是“云白”色的版本,这也是初代OpenFit Air我还留在手里的原因,白的很纯粹、很高级的那种,而我自己的交流群里呼声很高的是“紫棠”色,是那种有人看完图片直接就激情下单的配色。


包装配件就不赘述了,充电盒、耳机腔体的设计与材料与OpenFit 2是完全一致的,但因为加入了无线充电的功能,所以充电盒比上代重了3g,属于即便是两只手一起掂也很难感知的程度。无线充电的位置放在了充电盒的底部,如果你手里有“放躺”式的盘子型无线充电设备,平时用完随手丢在上面即可,而且加上它本身耳机自身有11小时的单体续航能力,所以基本上不存在电量焦虑的问题。


佩戴感受其实是所有开放式耳机、运动耳机的最核心的部分,这方面OpenFit 2+和OpenFit 2确实没有任何区别,但这个事儿确实情有可原,因为我是真想不到它身上还有什么能改进的部分,而且在设计方面也依然是行业里的独一档,“海豚弧™耳挂 ”的精髓在于有粗有细的耳挂、合理的“伸入”角度、贴合各种耳型的容错率,比如它的耳挂在接触眼镜腿的部分是最细的,而且内部仅0.7mm的柔性钛丝能够让耳挂既有一定的韧性、又有足够高的调整空间,这方面也是低端的开放式耳机与舒适圈系列最本质的区别,同质化的模具、偏厚的耳挂、不够亲肤的生硬感,对我这个皮肤敏感、且戴眼镜的人来说,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负担,但我却可以把仅有9.4g的OpenFit 2+就像“焊”在我耳朵上似的一戴一整天。此外,作为一副运动耳机,IP55级的防尘防水,就属于那种只要你人受得了的地方它都能受得了,只要不是长期浸在水里用,都很难在下雨或者暴汗的场景下损伤耳机。


和很多需要触摸操作的TWS相比,我会更喜欢OpenFit 2+上的物理触摸按键,位置非常方便盲操,你也可以在APP里自定义单击、长按、双击等操作方式带来的调节功能,而除了物理按键,它的面板上依然还是保留了长按触控功能,只是默认为关闭状态。关于机身脱离APP使用时的功能操作,韶音在按键布局、反馈手感、和防误触方面都考虑的十分周到。


聊声音之前,还得讲一个OpenFit 2+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它的“最大声压级”,这是早些年绝大部分骨传导耳机和后来的开放式耳机的一个短板,那就是如果外界嘈杂,那即便是把音量开到最大也听不清耳机里的声音,而我本人因为耳朵比较大、外耳廓也非常大,所以OpenFit 2+戴在我的耳朵上会感觉它的单元发声口离我的耳道口仍有一定的距离,但其实大部分耳廓尺寸政策的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OpenFit 2+的最大声压级是非常够大的,几乎就是耳边的一个小喇叭的程度,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一定的物理“遮蔽”的作用。而对于比较注意隐私的用户来说,韶音还有一个独家的Direct Pitch™2.0技术,你可以理解为是通过分频与喇叭结构、结合一定算法的方式,起到定向发声、减少向外漏音的作用。



了解过原版OpenFit 2的用户应该知道,韶音创新性地在开放式耳机结构里使用了动圈+平板两种换能器结构,其中一颗韶音定制的21*11mm的超大复合振膜的动圈单元,结合球顶结构,可以带来足够大的冲程、优秀的低频表现,而5.5mm的平板单元则是侧重于瞬态的表现、带来更好的高频延展与解析力表现,而且是双磁路设计,能够保证声音的换能效率与续航表现。平板振膜在大众领域里还不算是一个很普及的东西,但是在我们HIFI发烧友圈子里,它优秀的物理特性已经是人尽皆知了,韶音可以说把两种单元的优势做了良性的结合,并且在体积足够极限的程度下尽可能保证了足够大的单元尺寸,这对声学腔体的设计能力与量产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而在单元硬件不变的前提下,我原以为OpenFit 2+这次音质不会有太大的提升,但实际听完后打了我的脸——我甚至都不需要把OpenFit 2拿过来现场AB,我都能意识到音质有一个巨大的飞跃。


最直观的是中低频的部分,我在写前代的时候说过,我到手后在APP里把“低音增强”给打开了,补足一些低频的量感、以及男声的醇厚度,而OpenFit 2+在标准模式下的低频量感与人声醇厚度都已经非常好了,听陈奕迅时的喉音颗粒感、气息细节比前代丰富了不少,低频虽然量感不可能比得过常规入耳,但声音富有弹性、且做了一定的Delay与残响修饰,是那种很弥散的、有氛围的低频,而不是前代中的偏轻快的低频,在听感上是有质的区别的。此外就是,OpenFit 2+做到了一个即便是HIFI耳机厂家也很难兼顾的点——人声距离感与声场规模之间的平衡,它的人声是明显比前代更贴脸、口型更大的,但是我并没有在声场上听到可闻的劣化,这一点在单动圈式的耳机里也是最难实现的,我个人猜测还是动圈与平板的双结构带来了更大的调整空间。高频方面,OpenFit 2+的高频亮度比较克制,有一定的延展、但是对音色没有什么激进的调教,比较为流行所服务的那种存在感不强、素质尚可、音色稍暗的路线。


这次OpenFit 2+在声音上的最大卖点在于它能够支持杜比音效,到手的时候声音默认是关闭的,需要在APP里手动打开,虽然杜比多声道本身更多的是一个物理概念,但“杜比音效”算法对任何音乐、片源也都是适用的。在打开后,最直观的是高频明显提亮了、横向声场与纵向高度都拉开一大截,人声的颗粒感会更多、而不是标准模式下偏润的状态,符合大部分用户对“通透”的理解,高频的速度感加强,也能够听到更多类似环绕声式的器乐排布,不过负面效果在于如果是从听音乐的角度讲,它的中频有非常重的Delay,人声的部分会有一点类似“重影”的效果,高频稍干了一点。所以基于一副耳机的板载芯片所能承载的算力来说,这个算法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场景是拿来看剧、看电影,会提供更多的“临场感”,比如你会觉得枪声更清脆、汽车的轰鸣声更深沉,人物的对话也更有一种播音感,而在听歌方面则不完全是正面的效果。


另一个最让我意外的地方,其实这次官方在发布会中完全没有提及,那就是它的通话音质。之前我曾经在评测里提过OpenFit 2虽然对环境声的降噪做的还不错,但是收音时的声压级偏小、而且也不算很清楚,而OpenFit 2+有了质的提升,我站在电视机旁边1米的地方播着脱口秀综艺给朋友发语音,他甚至以为我是用嘴对着手机麦克风说的,收音饱满、清晰、背景杂音压制的很好,且不说开放式耳机,哪怕是放在整个TWS耳机领域里都是第一梯队的存在。


我对OpenFit 2+的推荐态度是很明确的,只要你预算够,它就是市面上你能买到的最好的一副开放式耳机,这个最好是多个维度的、全方位的好,因为本身OpenFit 2就已经是一个让我很难挑毛病的产品,这次在增加无线充电、音质提升、增加杜比音效、通话音质大幅度改善以后,它在开放式耳机里的统治力愈发稳固,属于竞品们暂时难忘项背的程度。

来源:李凌佳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