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妈,你别哭了,咱们想想办法...”林志强看着瘫坐在沙发上的母亲,声音都在颤抖。
“妈,你别哭了,咱们想想办法...”林志强看着瘫坐在沙发上的母亲,声音都在颤抖。
王秀花手里紧紧攥着那份退档通知书,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志强,妈对不起你啊!妈真的对不起你!”
“到底怎么回事?”林志强从母亲手中抢过通知书,上面几行冰冷的字让他整个人都僵住了:“经政审核查,该生不符合我校录取条件,现予以退档处理。”
三天前,林志强还是全县的骄傲,698分的高考成绩让他成为当之无愧的理科状元,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更是让全家人沉浸在前所未有的喜悦中。可是现在,这一切都像泡沫一样破灭了。
林建国从房间里冲出来,脸色铁青:“究竟是什么原因?咱们家清清白白的,为什么不符合录取条件?”
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那个改变一家人命运的真相,就藏在几十年前的一段往事里...
01
2023年6月24日,对于林家来说,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
上午十点,林志强的手机响了。是班主任张老师打来的:“志强,出分了!你考了698分!全县理科第一名!”
电话里张老师的声音都在颤抖,林志强握着手机的手也在发抖。698分,这个数字对于他们这个小县城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爸!妈!我考了698分!全县第一!”林志强冲进客厅,大声喊道。
正在厨房做饭的王秀花听到这话,手里的铲子“啪”地一声掉在了地上。她冲出厨房,眼睛里闪着不敢置信的光芒:“真的?志强,你没听错?”
林建国从沙发上弹起来,一把抓住儿子的肩膀:“多少分?你再说一遍!”
“698分!全县理科状元!”林志强的声音都在发颤。
王秀花一下子坐在地上,捂着脸开始哭泣。这不是伤心的眼泪,而是二十年来压抑在心底的委屈和苦涩终于得到释放的眼泪。
林建国的眼圈也红了。这个在工厂干了二十多年的普通工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能有这样的成就。
“我儿子是状元!我儿子是状元!”王秀花一边哭一边笑,“老林,咱们的苦总算没白吃!”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小区。邻居们纷纷过来祝贺,林家的小房子里挤满了人。
“建国啊,你真是积了德了,生了这么聪明的儿子!”
“志强这孩子从小就不一样,我早就看出来了!”
“王姐,你们一家要发达了!”
面对邻居们的赞美,林建国和王秀花虽然嘴上谦虚着,但心里的骄傲却是藏也藏不住的。
中午,县里的记者就来了。林志强站在自家破旧的门口,手里拿着成绩单,腼腆地笑着。记者拍了很多照片,还做了采访。
“林志强同学,你能告诉我们,是什么支撑你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的吗?”
“我觉得...就是不放弃吧。我爸妈工作很辛苦,我想通过读书改变我们家的生活。”林志强的话很朴实,但让在场的人都很感动。
王秀花在一旁偷偷抹眼泪。她知道,为了供儿子读书,这些年他们一家过得有多不容易。林建国在工厂上夜班,她在超市做收银员,每个月的收入加起来也不到五千块钱。为了给志强买辅导书,王秀花经常是一件衣服穿好几年都舍不得换。
“志强,你有什么大学目标吗?”记者继续问。
“我想考军校,国防科技大学是我的梦想。”林志强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为什么选择军校呢?”
“我从小就崇拜军人,觉得他们很伟大。而且国防科技大学在理工科方面很强,我想学自动化专业。”
记者点点头,继续拍摄。这个新闻很快就会在县里的媒体上播出,林志强也将成为全县人民的骄傲。
晚上,林家的小房子里依然热闹非凡。亲戚朋友们都赶来祝贺,桌子上摆满了菜。这是林家多年来最丰盛的一顿饭。
“志强,你可要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可别忘了咱们这些穷亲戚啊!”二叔举着酒杯说道。
“二叔,您说什么呢,我永远不会忘记大家的。”林志强连忙站起来。
“这孩子,从小就懂事。”三婶在一旁夸赞道,“建国,你和秀花真是教子有方啊!”
林建国摆摆手:“哪里是我们教得好,是这孩子自己争气。”
“对对对,志强从小就聪明,老师们都夸他。”王秀花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酒过三巡,大家开始谈论起志强的未来。
“志强要是真的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那可就是咱们县里的第一人了!”
“军校出来的学生,分配工作都不用愁。”
“志强这是要光宗耀祖啊!”
林志强听着大家的夸奖,心里既兴奋又有些忐忑。他知道,自己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也承载着很多人的期待。
深夜,客人们都散去了。林志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698分的成绩让他有信心考上任何一所大学,但他最想去的,还是国防科技大学。
从小到大,林志强就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情感。每次看到电视上那些身着军装的士兵,他都会肃然起敬。特别是那些在科研战线上默默奉献的军人科学家,更是他心中的偶像。
国防科技大学,这所被誉为“军中清华”的学府,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也可以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想到这里,林志强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相信,以自己的成绩,一定能够实现这个梦想。
02
高考成绩公布后的第三天,就要开始填报志愿了。
林志强早早地起床,坐在电脑前研究各个大学的招生简章。国防科技大学的招生要求他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理科生,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50分以上,身体健康,政审合格。
698分的成绩远远超过了录取分数线,身体检查也已经通过,政审...林志强想了想,自己家里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爸爸是工厂工人,妈妈是超市收银员,爷爷早年过世,奶奶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三代都是清清白白的老百姓。
“志强,吃早饭了!”王秀花在厨房里喊道。
“来了!”林志强保存好页面,走向餐厅。
桌子上摆着简单的早餐:白粥、咸菜、煮鸡蛋。这是林家的标准早餐,简单但温馨。
“志强,你想好报哪个学校了吗?”林建国问道。
“国防科技大学,我的第一志愿就是它。”林志强毫不犹豫地说。
王秀花有些担心:“志强,军校会不会很苦啊?”
“妈,我不怕苦。而且国防科技大学是重点大学,出来以后分配工作也不用愁。”
林建国点点头:“志强说得对。咱们家没有什么关系,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军校纪律严,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那政审怎么办?咱们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吗?”王秀花问道。
“学校会统一组织的,我们只要配合就行。”林志强回答。
其实,关于政审,林志强也不是特别了解。他只知道要查三代的政治背景,确保没有问题。但他相信,自己家里肯定没有什么问题。
填报志愿的当天,林志强慎重地在第一志愿栏里填上了“国防科技大学”,专业选择了“自动化”。第二志愿他填了清华大学,第三志愿是北京理工大学。
提交志愿表后,林志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整个七月,林志强都处在焦虑和期待的复杂情绪中。白天,他会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各个大学的录取情况;晚上,他会上网查看录取进度。
“志强,你别太紧张了,以你的成绩,肯定没问题的。”同桌李明安慰他。
“我也觉得应该没问题,但就是忍不住担心。”林志强苦笑道。
“你这是典型的考前焦虑症延续,我爸说很多高分考生都会这样。”李明的父亲是县医院的医生,见多识广。
确实,像林志强这样的高分考生,按理说应该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特别是想到政审这一关。
七月中旬,各个大学开始陆续发放录取通知书。林志强每天都会关注快递信息,但一直没有收到国防科技大学的消息。
“会不会是还没到时间?”王秀花也有些着急。
“应该是吧,军校的录取程序比较复杂,可能要晚一些。”林建国安慰道。
七月二十号,李明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高兴地跑来告诉林志强:“志强,我被北大录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太好了!恭喜你!”林志强真心为朋友感到高兴,但心里的不安也更加强烈了。
“你的通知书应该也快了,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程序比较严格,慢一点很正常。”李明宽慰他。
又过了三天,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但林志强依然没有消息。他开始坐立不安了。
“要不要打电话问问?”王秀花建议。
“再等等吧,可能真的是程序复杂。”林志强强自镇定。
但是,他心里的那种不安感越来越强烈,就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一样。
七月二十五号上午,邮递员来了。但他送来的不是红色的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个普通的信封。
林志强接过信封,看到寄件人是“国防科技大学招生办”,心里“咯噔”一下。录取通知书应该是专门的快递包裹,怎么会是普通信件?
他颤抖着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薄薄的纸。上面的内容让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林志强同学:经我校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鉴于政审核查中发现的相关问题,现决定对你的录取资格予以取消。特此通知。”
林志强的脑袋“嗡”地一声,眼前一片空白。他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内容,揉了揉眼睛,再次仔细看了看,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志强,怎么了?”王秀花注意到儿子脸色不对。
03
林志强没有说话,只是把信递给了母亲。
王秀花接过信,看了几眼,突然“啊”地叫了一声,瘫坐在沙发上。
“出什么事了?”林建国急忙跑过来。
当他看到那张纸上的内容时,整个人都愣住了。政审不过关?取消录取资格?这怎么可能?
“这一定是搞错了!”林建国大声说道,“咱们家三代贫农,哪有什么政治问题?”
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国防科技大学确实取消了林志强的录取资格,理由是政审不合格。
消息传开后,整个小区都震惊了。
“怎么可能?林家那么老实的人,能有什么政治问题?”
“会不会是搞错了?这种事情也会搞错吗?”
“太可惜了,698分的状元啊,就这样没了。”
邻居们纷纷过来安慰,但更多的是好奇和不解。大家都想知道,林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林建国和王秀花也是一头雾水。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自己家里能有什么政治问题。
“志强,你在学校有没有参加过什么组织?说过什么不该说的话?”王秀花急切地问。
“没有啊,我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哪有时间参加别的?”林志强摇头。
“那会不会是填表的时候出了什么问题?”林建国猜测。
“我按照实际情况填的,没有任何隐瞒。”林志强肯定地说。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苦苦思索着可能的原因,但始终找不到答案。
第二天,林建国决定去县里的武装部了解情况。毕竟,军校的政审是由当地武装部负责的。
在武装部,接待林建国的是一位姓张的干事。
“张干事,我想了解一下我儿子林志强的政审情况。”林建国小心翼翼地说。
张干事查看了一下档案,皱起了眉头:“老林,你儿子的政审确实有问题。”
“什么问题?能告诉我吗?”林建国急切地问。
张干事犹豫了一下:“具体的我不能说太多,但是和你们家的历史有关。”
“历史?什么历史?”林建国更加迷惑了。
“老林,你好好想想,你们家三代人中,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经历?”张干事提醒道。
林建国努力回想着。父亲早年去世,生前是个普通的农民;母亲也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妻子的家庭也很清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张干事,您能不能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我们到底哪里有问题?”林建国几乎是哀求了。
张干事看着林建国痛苦的表情,叹了口气:“老林,我只能告诉你,问题出在你父亲身上。具体的情况,你可以去查查你父亲的档案。”
林建国如遭雷击。父亲?父亲能有什么问题?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啊!
从武装部出来,林建国的脚步沉重无比。他不敢相信,父亲会有什么政治问题。但是,张干事的话又不像是在开玩笑。
回到家,林建国把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妻子和儿子。
“爷爷会有什么问题?”林志强不敢置信,“我记得爷爷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啊。”
“我也觉得不可能。”王秀花摇头,“你爸说过,爷爷一辈子老实巴交的,从来没有参与过什么政治活动。”
但是,武装部的话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04
第三天,林建国来到了村里的档案室。这里保存着村里每个人的详细档案。
管理档案的是村里的老会计王大爷,他在村里工作了四十多年,对每个人的情况都很了解。
“王叔,我想查查我父亲的档案。”林建国说明来意。
王大爷看着林建国,眼神有些复杂:“建国,你查你父亲的档案干什么?”
“我儿子考军校,政审出了问题,武装部说和我父亲有关。”林建国如实说道。
王大爷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建国,有些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为什么要翻出来呢?”
“王叔,到底是什么事情?您能告诉我吗?”林建国急切地问。
王大爷叹了口气,走到档案柜前,翻找了一会儿,拿出了一个厚厚的档案袋。
“建国,你父亲的确有一段特殊的经历。”王大爷缓缓说道。
林建国接过档案袋,双手都在颤抖。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以这种方式了解父亲的过去。
档案袋里的内容让林建国目瞪口呆...
原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林志强的爷爷确实有过一段复杂的经历。虽然后来得到了平反,但在严格的军校政审标准下,这段历史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更关键的是,在填写政审表格时,林建国选择了隐瞒这段历史。他以为这些事情已经过去了,不会再有影响。但他没想到,军校的政审如此严格,任何隐瞒都会被发现。
看完档案,林建国瘫坐在椅子上。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儿子的录取资格会被取消。
“王叔,这...这怎么办?”林建国的声音都在发抖。
王大爷拍了拍他的肩膀:“建国,事情已经这样了,你也别太自责。时代不同了,这些历史问题对一般的工作和生活并没有影响,只是军校的要求比较特殊。”
“可是我儿子的前途...”林建国欲哭无泪。
“孩子这么优秀,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不是只有军校这一条路。”王大爷安慰道。
但是,对于林建国来说,这个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做梦也没想到,父亲的历史会影响到孙子的前途。
林建国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看着妻子和儿子期待的眼神,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老林,怎么样?查到什么了吗?”王秀花急切地问。
林建国沉默了很久,才缓缓说道:“查到了。是我的错。”
“什么意思?”林志强不解。
林建国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讲述从档案中了解到的真相。
原来,林志强的爷爷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曾经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被错误地划为了“异己分子”。虽然在七十年代末就得到了彻底平反,恢复了清白,但这段经历依然留在了档案中。
更重要的是,在填写军校政审表格时,有一栏需要填写“家庭主要成员政治历史情况”。林建国当时认为父亲已经平反了,这段历史就不存在了,所以选择了不填写。
但是,军校的政审非常严格。他们不仅要查当事人的情况,还要详细调查三代人的政治背景。任何隐瞒或不实信息,都会导致政审不通过。
“所以,不是爷爷的问题,而是我隐瞒了这段历史?”林志强艰难地问道。
林建国点点头,眼中满含愧疚:“是的,都是我的错。我以为这些事情都过去了,没想到还会影响到你。”
王秀花听完后,眼泪又流了下来:“老林,你怎么能不说实话呢?这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情啊!”
“我也没想到会这样严格!”林建国痛苦地说,“我以为都平反了,就没有影响了。而且当时填表的时候,我怕写上去会有不好的影响。”
林志强呆呆地坐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他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
“那现在怎么办?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王秀花问道。
林建国摇摇头:“我问过了,军校的政审一旦不通过,就没有申诉的机会。而且我们确实有隐瞒的行为,这是事实。”
客厅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一家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林志强的梦想破灭了,但生活还要继续。现在的问题是,该怎么办?
“志强,你的第二志愿是清华大学,应该也能录取吧?”王秀花试图安慰儿子。
林志强苦笑了一下:“妈,清华大学的录取早就结束了。现在只能等征集志愿了。”
05
征集志愿,就是那些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重新招收学生。但是,以林志强这样的高分,能够征集志愿的学校质量肯定不如他的预期。
“那有什么好学校还有征集志愿吗?”林建国问道。
“我去网上查查看。”林志强打开电脑,开始搜索征集志愿的信息。
经过一番查找,林志强发现,还有几所不错的大学有征集志愿的机会。其中包括一所985大学的自动化专业。
“这个学校怎么样?”王秀花看着屏幕问道。
“也是很好的大学,自动化专业在全国排名前十。”林志强说,“虽然不是我最想去的,但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林建国点点头:“那就报这个吧。志强,爸爸对不起你,但是路还很长,咱们一步步来。”
林志强看着父亲愧疚的表情,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父亲也不是故意的。那个年代的人,对于政治问题都比较敏感,父亲选择隐瞒,也是出于保护家庭的本能。
但是,梦想的破灭依然让他难以接受。从小到大,他就梦想着成为一名军人,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现在,这个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了。
“志强,你别怪你爸爸。他也是为了这个家好。”王秀花看出了儿子的情绪。
“妈,我不怪爸爸。我知道他也不容易。”林志强勉强笑了笑,“而且,这也不全是爸爸的错。爷爷的那段历史,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听到儿子这样说,林建国的眼圈红了。他知道,儿子是在安慰他,不想让他太自责。
当天晚上,林志强填报了征集志愿。第一志愿是那所985大学的自动化专业,第二志愿是另一所211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填完志愿后,一家人都没有了说话的兴致。原本应该是庆祝的时刻,现在却变成了无奈的选择。
三天后,林志强收到了985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自动化专业,这是一个很好的专业,就业前景也很不错。
但是,拿到通知书的时候,林志强并没有感到预期中的兴奋。相比于国防科技大学,这个结果虽然也很好,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志强,这也是很好的大学啊!”王秀花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高兴一些。
“嗯,我知道。”林志强点点头,但脸上的笑容很勉强。
林建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知道,儿子心里还是有遗憾的。
消息传出去后,邻居们又纷纷过来祝贺。但是,大家的话语中都带着一些同情和惋惜。
“志强这孩子真是命苦,本来能上更好的学校的。”
“不过这个学校也很不错了,比县里其他孩子强多了。”
“建国,你们也别太难过,孩子还年轻,机会还有很多。”
面对邻居们的安慰,林建国和王秀花只能勉强应付着。他们知道,大家都是好意,但这种同情反而让他们更加难受。
八月中旬,各个大学开始陆续开学。林志强开始准备入学的物品。
“志强,你需要什么东西,妈妈给你买。”王秀花对儿子格外细心。
“妈,不用买太多东西,学校里都有。”林志强不想让父母为他花太多钱。
但是,王秀花坚持给儿子买了最好的行李箱,最好的被褥,还有各种生活用品。她知道,物质上的补偿并不能弥补儿子心理上的遗憾,但这是她唯一能做的。
开学前一天,班主任张老师来到林家看望林志强。
“志强,老师为你感到遗憾,但也为你感到骄傲。”张老师说,“虽然没能去成国防科技大学,但你现在的学校也很好。而且,人生的路很长,这只是一个开始。”
“谢谢老师,我明白的。”林志强回答。
“志强,老师想告诉你一句话: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不管在哪个学校,只要你努力,一样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张老师真诚地说。
这句话让林志强的心里温暖了一些。他知道,老师说得对。学校只是一个平台,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努力。
06
开学当天,林建国和王秀花送林志强到火车站。
“志强,到了学校要好好学习,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王秀花叮嘱道。
“妈,您放心吧,我会的。”林志强抱了抱母亲。
林建国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儿子,爸爸再次向你道歉。但是,爸爸相信你,不管在哪里,你都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爸,您别这样说。这件事情谁都不想发生,但既然发生了,我们就要勇敢面对。”林志强的声音很坚定。
看着儿子坚强的样子,林建国既心疼又欣慰。心疼的是儿子遭受了这样的打击,欣慰的是儿子没有被击垮,依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火车启动了,林志强挥手告别父母。看着火车渐渐远去,王秀花又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秀花,别哭了。孩子这么懂事,咱们应该为他骄傲。”林建国安慰妻子。
“我知道,我就是心疼孩子。”王秀花擦了擦眼泪,“老林,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能再拖孩子的后腿了。”
“嗯,我们一起努力。”林建国坚定地说。
到了大学后,林志强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很有挑战性,老师们也很负责任。虽然这里不是他最初的梦想之地,但林志强依然努力学习着。
室友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大家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志强,你的基础真好,数学物理都这么强。”室友小王羡慕地说。
“还好吧,可能是高中的时候比较认真。”林志强谦虚地回答。
“你是哪里人?高考考了多少分?”另一个室友小李好奇地问。
“我是河南的,考了698分。”林志强如实回答。
“哇,698分!你们省的状元吧?”小王惊讶地说。
“县里的状元。”林志强点点头。
“那你为什么不去清华北大?”小李不解。
这个问题让林志强沉默了一下。他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自己的经历。
“我比较喜欢这个专业。”林志强最终选择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回答。
室友们没有继续追问,但林志强知道,他们肯定觉得有些奇怪。像他这样的高分考生,确实很少会选择这里作为第一志愿。
晚上,林志强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
“志强,学校怎么样?住得还习惯吗?”王秀花关切地问。
“妈,学校很好,老师和同学都很不错。您和爸爸不用担心。”林志强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志强,你要好好学习,争取拿奖学金。”
“我会的,妈。”
挂了电话,林志强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他想起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想起了那身橄榄绿的军装,心中还是有些失落。
但是,生活要继续。林志强知道,他不能一直沉浸在过去的遗憾中。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走好这条路。
第二天开始上课,林志强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自动化专业的课程确实很有挑战性,需要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也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好在林志强的基础很扎实,学起来并不吃力。课堂上,他总是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这位同学的问题很好,说明他对这个概念理解得很深入。”教授经常会这样夸奖林志强。
很快,林志强就在班里站稳了脚跟。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人际关系也处理得很好,成了班里的学习委员。
一个月后,学校举行了新生才艺表演。林志强虽然不太善于表演,但还是参加了朗诵比赛。
他选择朗诵的是《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当林志强站在台上,用他那清澈而坚定的声音朗诵着这些经典词句时,台下的同学们都被深深感动了。虽然他没有华丽的表演技巧,但那种真诚和坚定的情感却打动了每一个人。
07
最终,林志强获得了朗诵比赛的二等奖。虽然不是第一名,但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志强,你朗诵得真好!”同学们纷纷祝贺他。
“特别是那种感情,很真实,很感人。”一位女同学说道。
听到同学们的夸奖,林志强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发现,虽然没有实现最初的梦想,但在这里,他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成就感。
期中考试时,林志强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当成绩公布时,同学们都对他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志强,你真厉害!能教教我们数学吗?”很多同学都来请教他。
“当然可以,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林志强很乐意帮助同学们。
很快,林志强就成了班里的“小老师”。每当有同学遇到学习上的问题,都会来找他请教。而林志强也总是耐心地为大家答疑解惑。
“志强,你真是我们的学习榜样!”班长对他说。
“哪里哪里,大家都很努力。”林志强谦虚地回答。
虽然没有去成国防科技大学,但林志强在这所大学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开始明白,成功不是只有一种模式,幸福也不是只有一种定义。
大一的第二学期,林志强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生活。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
“志强,你要不要参加我们的科技创新社团?”室友小王邀请他。
“科技创新社团是做什么的?”林志强有些好奇。
“主要是搞一些科技小发明,参加各种比赛。我觉得以你的能力,肯定能做出很好的作品。”
林志强考虑了一下,决定加入。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在科技创新社团里,林志强展现出了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他和团队成员一起设计了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获得了校级科技创新大赛的一等奖。
“志强,你的设计思路真是太棒了!”指导老师对他赞不绝口。
“老师过奖了,这是我们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林志强谦虚地说。
“不,主要还是你的贡献。我建议你继续深入研究这个方向,将来可以考虑读研究生。”
读研究生?林志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老师的建议让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
晚上,林志强给家里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
“志强,你真争气!”王秀花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
“妈,只是一个校级比赛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林志强淡淡地说。
“什么叫没什么大不了的?这说明你有能力!”林建国在电话里激动地说,“志强,爸爸为你骄傲!”
听到父母高兴的声音,林志强的心里也很温暖。他知道,父母这些年为他付出了太多,现在能让他们高兴,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老师建议我考研究生,你们觉得怎么样?”林志强问道。
“好啊!当然好!”王秀花毫不犹豫地说,“志强,你想读就读,家里会支持你的。”
“可是读研究生要花很多钱...”林志强有些担心。
“钱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林建国坚定地说,“爸爸妈妈会想办法的。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
挂了电话,林志强感到心里暖暖的。虽然经历了高考的挫折,但家人的支持让他重新燃起了斗志。
大二开始,林志强更加努力地学习。他不仅要保持优异的成绩,还要为将来的研究生考试做准备。
同时,他也继续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导师的指导下,他的研究项目越来越深入,成果也越来越丰硕。
“志强,你的这个项目很有前景,我建议你申请专利。”导师对他说。
“申请专利?”林志强有些惊讶。
“是的,你的设计很有创新性,完全具备申请专利的条件。”
在导师的帮助下,林志强成功申请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发明专利。当专利证书到手的时候,他激动得差点流出眼泪。
这个专利不仅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也是对他努力的回报。更重要的是,它让林志强重新找到了自信和自豪感。
“志强,你真是太厉害了!”同学们纷纷祝贺他。
“还是要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林志强谦虚地回答。
但是,内心深处,林志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正在走出高考失利的阴霾,正在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来源:秋风侃游戏